探索新医疗体制下医院预算管理的发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探索新医疗体制下医院预算管理的发展策略

王增家

(章丘市人民医院财务科;山东章丘250200)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新医疗体制下医院预算管理的发展策略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医院预算管理发展现状为根据,从医院预算管理、新医疗体制下医院预算管理的发展措施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医院预算管理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新医疗体制;医院预算;预算管理

在医院财务工作中预算管有着重要作用,可较好提高财务工作运行效率。随着新经济市场环境的形成,新医疗体制为医院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在对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以及提升组织质量等特征作用下,医院预算管理受到人们广泛重视。其中新医疗体制对医院预算管理具有全新的需求,因此在新医疗体制下应对其全面认知与了解,落实相关规范、完善相应制定,促进医院预算管理快速发展。

一、医院预算管理

在财务层面来讲,医院预算管理共具有两种结构,首先以政府为出发点,政府相关部门结合医院实际需求为公立医院进行拨款,其主要为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大的发展资金,同时这一发展资金属于财政预算支出中的一种。新医疗体制中明确的加强预算管理力度就是以政府为入手点。也就是在我国医疗行业发展期间,预算资金的主要控制与使用人为医院,不是相应的管理人员。其次以医院财务体系为着手点,以当前医疗行业发展实际情况为核心制定的经济支出收入方案。虽然另一种医院预算管理结构与第一种结构具有较大的差距,但其主要管理人员都属于医院,这种结构中医院即属于发展资金的主要管理人员,也是发展资金的主要使用人员。

在医院发展方向战略引导下对其预算管理进行制定与审核,促使医院管理力度的快速提升,真正的对所有医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同时还可在四方面对医院预算管理进行全面的认知与了解:其一,在医院内部控制中预算管理极为重要。其可科学记录医院实际运行期间形成的所有费用,并合理规划配置医疗资源,充分提高医院管理力度与运行质量。其二,在实施医院预算管理期间,可充分提升所有医护人员的工作兴趣。在对其进行实施期间,可较好防止医护人员出现各种盲目性行为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自身任务完成积极性。其三,在医院预算管理落实过程中,可使医院运行质量与效率充分提升,真正的促进最大经济收益的实现。在实际预算管理期间,若可确保预算管理流程具有较强的流畅性,则可较好的保证医院运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四,虽然医院预算管理为管理模式的一种,但不能适用与各种管理组织活动。想要真正的促进医院经济可持续发展,不能仅利用医院运算管理,以此相关医院管理人员应对医院预算管理具有较强的认知,充分了解与掌握其具有的缺点与优点。

二、新医疗体制下医院预算管理的发展措施

(一)强化医院预算管理认知力度

医院预算管理在整个财务工作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其与医院运行期间各种支出收入计划具有较强的联系性,从公立医院角度进行分析,公里医院应在正相关责任部门制定的范围中进行相应的经济活动,而民营医院则应在充分满足经济收益的同时,对自身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相应的约束。公立与民营医院虽在自身性质上具有较大的差距,但医院预算管理内容却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在客观因素影响下,当前我国许多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科室与相关管理人员对于医院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存在相应的误区,因此医院可利用各种会议等将预算管理观点、审计检测措施、落实流程等让所有医护人员充分了解与掌握,进而正确的认识到医院预算管理的主要意义。另一方面,还应对医护人员积极性进行提升,强化医院预算管理宣传力度,培养医护人员形成良好的医院预算管理思维逻辑,提高各部门与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情况,在这种环境下才可真正的促进医院预算管理的发展与完善。

(二)创建预算管理数据平台

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在各行业中得带了广泛的使用。同时医疗专业细分的作用下,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社会环境,医院应提高对互联网技术的重视程度,将其与医院预算管理充分融合。成本预算管理、资金设备管理以及资源管理等都应与预算管理数据平台相融合。另一方面,医院还应结合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医院预算管理软件,并为预算管理数据信息的主要载体,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医院是运营的潜力,并在医院预算管理力度提升的基础上,使得医院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监测工作与预算编制的实施

医院应严格遵依据新医疗体制相关需求创建完善的医院预算管理部门,并结合实际需求与情况对预算管理组织结构与制度等进行创新与优化。可在领导人员指引下创建相应的运算管理委员机构,使医院预算管理在实际规划、审核以及调整期间具有较强的秩序性。在预算编制期间还应对医院预算实际内容进行审核与评估,使其具有较强的完整性,促进医院实际发展与预算内容充分融合。同时还应提高对新医疗体制的认知力度,对医院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与优化,确保医院实际发展与预算还礼具有较强的统一性,还可对预算监督质量进行提高,对各部门进行相应的约束,根据预算审计措施制定激励惩罚制度。

(四)管理人员提高监督力度

医院的稳定运行需要相关管理人员的不懈努力同时其也是稳定运行的主要基础,因此管理人员应对运算管理进行科学的监管。管理人员并明确医院预算审计依据与关键点,使医院运用方向、经济发展目标与预算管理内容等具有较强的统一性。在为医院预算审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的同时,还可使医院预算管理具有较强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同时管理人员还应提高各部门与科室之间的交流沟通质量,将部门任务完成率与科室负责人员绩效评估科学化连接,并严格执行激励制度。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应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医护人员积极性进行提升,结合相关需求制定完善的规范体系,强化医院预算管理监管力度,设计完善的审计制度,以此为基础促进医院预算管理工作快速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医院实际运营期间预算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地位,同时新医疗体制对医院预算管理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应通过管理人员提高监督力度、监测工作与预算编制的实施以及强化医院预算管理认知力度等促使,促进医院预算管理在新医疗团体制下快速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医院经济收益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秦艳.论新制度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强化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7).

[2]柯江.探索新医疗体制下医院预算管理的发展策略[J].中国总会计师,2016,(02).

[3]郝桂荣.江苏省中医院的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