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康胜超

康胜超(洛阳市伊川县人民医院骨科471000)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中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和Y性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依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双钢板组和Y型钢板组,每组30例。双钢板组给予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Y型钢板组给予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评估后,双钢板组优良率为86.67%,Y型钢板组优良率为73.33%,双钢板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Y型钢板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双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Y型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例中双钢板组尺神经症状例较Y型钢板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中,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和Y性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均满意,并发症率也均较低,两种方法比较,双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具有优越性,可作为首选方法,但该方法可能对尺神经干扰性较大,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双钢板Y型钢板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099-02

成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多临床表现复杂,具有移位大、整复难、周边组织易损伤等特点,所以对于该类型骨折的治疗是医学上的挑战,现今医生上多建议以手术治疗为主[1]。为探讨手术治疗成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的60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依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双钢板组和Y型钢板组,每组30例。双钢板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5-71岁,平均(40.5±4.6)岁。骨折部位:左侧14例,右侧16例。骨折AO/ASIF分型:C1骨折5例,C2骨折11例,C3骨折14例。损伤原因:摔伤17例,撞击伤10例,砸伤3例;Y型钢板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8-74岁,平均(42.4±5.7)岁。骨折部位:左侧17例,右侧13例。骨折AO/ASIF分型:C1骨折4例,C2骨折10例,C3骨折16例。损伤原因:摔伤15例,撞击伤12例,砸伤3例。所有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骨折部位、AO/ASIF分型、损伤原因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切开复位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只在内固定上不同。双钢板组内固定方法:患者臂丛麻醉,切开复位后给予双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内侧用3.5mm、1/3管型钢板,后外侧用3.5mm重建钢板,两块钢板呈垂直方向放置固定。Y型钢板组内固定方法:患者臂丛麻醉,切开复位后给予Y型钢板内固定。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和相应的功能锻炼。

1.3疗效观察

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准为:按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分[2]:(1)优:屈肘或伸肘活动度丧失在15°以内,肘关节无症状;(2)良:肘关节活动度40°-120°,肘关节有主观症状;(3)可:肘关节活动度50°-110°,肘关节有症状;(4)差:肘关节活动度小于50°,关节功能受限。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骨不连、骨化性肌炎、尺神经症状、内固定松动等。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评估后,双钢板组优良率为86.67%;Y型钢板组优良率为73.33%。双钢板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Y型钢板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组别病例优良可差优良率

双钢板组3011(36.67)15(50.00)3(10.00)1(3.33)26(86.67)#

Y型钢板组309(30.00)13(43.33)6(20.00)2(6.67)22(73.33)

注:和Y型钢板组对比,双钢板组#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双钢板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Y型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尺神经症状3例,较Y型钢板组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病例感染骨不连骨化性肌炎内固定松动尺神经症状并发症发生率[n(%)]

双钢板组3000013#4(13.33)#

Y型钢板组30111003(10.00)

注:和Y型钢板组对比,双钢板组#P<0.05

3讨论

肱骨是上肢的重要骨骼,在人体上肢功能的发挥上起非常关键的作用。肱骨骨折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困难性,特别是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更是骨折治疗中的难题。该骨折类型的传统治疗方法弊端较多,非手术方法不能完整复位碎骨块使关节面恢复平整,并且复位后的骨骼很容易再移位,另外长期的肘关节制动会使患者关节疼痛,愈合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肘关节功能的恢复[3]。

手术方法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难题,切开复位能达到较好的复位效果,能很好的处理游离的碎骨片,避免了这些骨块压迫肱动脉和尺桡神经的危险。坚强的内固定很好的解决了骨折再移位的问题,加快了恢复速度,减少了畸形愈合,而且能较早的使患者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大大的促进了肘关节功能的恢复[4]。手术治疗中的内固定方法较多,有双接骨板、Y型接骨板、克氏针结合钢丝、单接骨板等。本研究选择了双钢板内固定和Y型钢板内固定为代表进行探究分析。双钢板内固定具有优越的刚度和抗疲劳强度,对于粉碎性骨折和不能获得骨折块间加压的患者尤其适用。Y型钢板内固定能够较好的抗前后应力及扭转力,也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内固定,且该方法不一定行尺神经游离或前置能较好的保护尺神经[5]。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两组60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运用手术治疗后,均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两种内固定方法比较双钢板组优良率为86.67%,Y型钢板组优良率为73.33%,双钢板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Y型钢板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方面来看,双钢板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Y型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发症率均较低;另外治疗后双钢板组尺神经症状3例,较Y型钢板组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双钢板内固定对尺神经的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具有优越的临床疗效,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和Y性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均满意。两种方法比较,双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具有优越性,可作为首选方法,但该方法可能对尺神经干扰性较大,本研究例数较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叶明,肖东民,陈建明等.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6):2284-2285.

[2]桑斗.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7):70-71.

[3]朱跃明,王建东,沈伦强等.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1,08(1):23-26.

[4]叶勇健,史井超.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2):189-190.

[5]台会平,郭士方,薛文等.双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4):1051-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