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低温脱硫脱硝工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联合低温脱硫脱硝工艺研究

郑建农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31

摘要: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控制有害的NOx排放势在必行。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纷纷对NOx的排放进行了控制。

关键词:联合低温;脱硫脱硝工艺

引言

我国工业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够整体经济发展迅速同时,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硫化物,传统的脱硫脱硝方法一般均是将脱硫和脱硝分成两个步骤来处理,也就是需要使用两套设备。这样投资成本过高,并且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余热和亚硝酸盐,这类物质很难得到重复利用,处理成本均较高。

1低温脱硫脱硝工艺浅析

低温烟气脱硫脱硝除氨一体化工艺,适用于烟气温度大于180℃,SO2含量小于150mg/Nm3的焦炉烟道废气脱硫脱硝,根据流态化原理在脱硝之前先干法脱硫,采用焦化厂蒸氨工段产生的剩余氨水蒸发出来的氨气作为还原剂,利用布袋-除氨催化剂复合结构作为除尘及脱硝手段,高效脱硫脱硝的同时,可控制氨逃逸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①一体化脱硫脱硝除氨效率高;②脱硝方式独特,设备结构形式先进;③清灰简单;④节省能源,降低运行费用及一次投资;⑤充分回收利用煤气净化工艺中的剩余氨水;⑥充分回收利用余热。

2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SCR技术,干法应用成熟的是“选择催化还原脱销技术”,即SCR技术。这种技术是还原剂(NH3、尿素)在五氧化二钴和三氧化钨催化剂作用下,选择性地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气。反应温度需控制在350℃~400℃,防止温度过低的情况下,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氨产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硫酸氢铵,导致催化剂的孔结构被堵塞。假如将SCR脱硝设备后置于锅炉之后,烟气中含有的大量二氧化硫等会引起催化剂中毒,高浓度的飞灰又会引起催化剂的堵塞和腐蚀。若采用湿式脱硫和NH3选择催化还原技术脱硝的组合,脱硫脱硝效率达90%以上,但该技术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昂贵。(2)水吸收法水吸收法化学反应动力小,液气比太大,实际应用中,采用高效传质效率的填料塔对氮氧化物的吸收率高也只有64%,不宜直接采用。(3)酸吸收法酸吸收法是利用稀硝酸作为吸收剂,吸收氮氧化物的动力大,效果好。烟气中NO在氮氧化物成分中占比达95%,NO化学性质是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但其可溶于硝酸。而高价态的NO2、N2O5等可溶于水生成HNO2和HNO3。但由于硝酸本身也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用于锅炉烟气治理对设备和操作造成很大的困难。(4)碱液吸收法碱液吸收法是湿法工艺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之一,其操作费用低廉。这种方法常用的吸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液和废气中氮氧化物反应后产生的副产物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经济效益明显。通过碱液吸收法工程实例可知:在同样的吸收条件下,吸收效率与填料的表面积、孔隙率成正比。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对氮氧化物都能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实际应用中应控制氢氧化钠浓度,好控制在30%以下,以免溶液中氢氧化钠未消耗完就出现碳酸钠结晶,引起管道和设备堵塞。(5)尿素+添加剂溶液脱销法尿素+添加剂溶液脱销法去除氮氧化物的原理为:氮氧化物在液相中的主要存在方式为HNO3和HNO2,电离后形成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生成的亚硝酸根离子与尿酸CO(NH2)2反应后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达到脱销的效果。

3工艺特点

(1)先脱硝后脱硫,工艺节能,脱硝采用适合焦炉烟气特性的低温脱硝催化剂,避免采用高温脱硝工艺及先脱硫后脱硝路线的二次能源消耗问题。合理利用焦炉烟气温度梯度,利用再热器将脱硫后的低温烟气与脱硝后烟气进行热量交换,对将脱硫后低温烟气进行升温排放,解决焦炉烟囱热备问题,实现了节能减排的双重功效。(2)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该工艺运行时间已超过一年,从运行数据来看,该工艺对污染物具有很好的脱除效果,NOx及SO2去除率可达到85%及以上,主要污染物外排浓度可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4联合低温脱硫脱硝工艺研究

基于以上研究,在湿法脱硫脱硝的基础上同时,改进吸收设备、吸收介质,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节能环保、充分利用余热和废气处理效率高的联合低温脱硫脱硝系统。废气首先进入旋流板吸收塔,经洗涤去除当中的灰尘、部分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硫,并将烟气温度降低至50℃以下;洗涤后的热水自流至热水池,再经热水输送泵送入冷却水塔,冷却水塔冷却过程中带走部分水分,并将溶液温度降低,降温后流入冷却水池,饱和液因温度的降低及水分的减少在冷却水池底析出晶体,打捞去除;冷却液再经泵送入旋流塔继续洗涤。旋流塔将洗涤去除烟气中的灰尘,给高温烟气降温,以便后续反应的进行;初步去除氮氧化物及硫化物;利用高温烟气加热饱和吸收液,使饱和吸收液蒸发,从而利用余热处理利用后的吸收液。经旋流塔初步洗涤并降温的废气,送入孔板波纹填料吸收塔与碱性溶液充分接触吸收,生成硝酸盐及亚硫酸盐;生成的亚硫酸盐再次被利用来促进氮氧化物吸收,将部分二氧化氮还原为氮气,自身氧化成硫酸盐;合格废气经引风机放空;反应后的碱性溶液自流回碱液池,再经泵重新送回孔板波纹填料吸收塔,不断循环;一段时间后吸收剂利用完全后,将形成的浓盐液送入热水池,加入蒸发浓缩的循环,从而使整个吸收系统不向外排放废液。

5本方法的优点

(1)充分利用尾气余热处理使用后的浓溶液,解决了吸收液处理问题;(2)氮氧化物与二氧化硫联合处理,减少治理系统间设备的数量;(3)二氧化硫吸收后形成的亚硫酸盐被充分利用,用以还原氮氧化物,减少吸收剂使用量,投资及运行费用较少。

6发展低成本、高效率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石灰石-石膏湿法是目前国内大型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脱硫的主流技术,为控制脱硫浆液中Cl-浓度或平衡其他离子浓度,必须定期排出部分经过石膏水力旋流站浓缩所得的溢流液,即脱硫废水,因废水中含有烟气中吸收过来并逐步浓缩的大量溶解盐、固体悬浮物及少量氟离子、重金属离子等有害污染物,不能直接排放。据中国能源报报道,目前国内只有少数火电厂真正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真正实施“零排放”技术的只有二十余家燃煤电厂。目前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加药凝聚澄清去除固体悬浮物、氟离子、重金属离子等有害污染物、调整pH、降低COD。这种常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有限,但由于环境排放标准、技术处理手段、投资等多方面的因素,目前的脱硫废水处理未对废水中的大量溶解盐含量进行处理。不降低含盐量的外排脱硫废水对水体的直接危害将更加严重。

结语

工程实践证明,采用旋流板塔-孔板波纹填料吸收塔工艺,利用联合低温脱硫脱硝技术对于锅炉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并配合碱液吸收,可使系统内的废气达到较大去除效率。该技术不仅工艺运行稳定,操作管理简便,产物还可再生循环使用,实现以废治废的目的,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极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罗传奎,李俊华,郝吉明.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控制技术[J].工业催化,2005,(13):416-419.

[2]王莉,吴忠标.湿法脱硝技术在燃煤烟气净化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10):73-77.

[3]张银铃,王中合,郗云鸿,等.湿法脱硝治理氮氧化物的研究现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4,29(3):96-98.

[4]沈伯雄,梁材,郭宾彬,等.烟气低温SCR脱硝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电力科技与环保,2006,22(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