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落实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刘改莲

陕西省洛川县安民初级中学727400

“高效课堂”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学生实际、突出教学效果的课堂。这种课堂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几年来,我将“学、疑、释、展、检”五字模式作为探索研究“高效课堂”的重心,在课改的征途上阔步前行。

一、“五字”新模式的产生及含义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快乐,这是“高效课堂”产生的理论基础。我们研究高效课堂,探索出了适合我校的“五字实效课堂模式”。“五字”新模式包括“学——疑——释——展——检”五个模块,即”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合作释疑,展示提高,检测反馈“。

“学习”,学生带着目标任务自主学习,可在课前,可在课中,可以单独学习,可以结对学习。“质疑”,学生走进教材完成教学目标,提出疑难问题。“释疑”,学生将问题带进小组进行探讨研究,解决不了的汇总出来全班合作解决,保证合作学习的针对性。“展示”,教师分配好各组展示的任务,提出展示的要求,在展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展示中学会合作与竞争、提高学习效率。“检测”,教师备课时要预设好检测试题,试题要突出当堂课的目标和重点,或者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持怀疑的知识点,以掌握课堂效果。

二、“五字”新模式过程的落实

教育思想是老师立身之本、创造之源,所以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教育思想。真正的、实在的教改理念是:还学生的展示舞台,调动学生的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辅之以教师的引导,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美化思想。

1.深挖文本。研读文本是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是教师和作者的心灵碰撞,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文本进行智慧化的处理和挖掘是教师必须做的工作。教师先要搞清楚知识的前后衔接,然后掩卷深思:教材编排的意图是什么?针对我们学生的知识积累重点应该怎么确定?学生学习时有无兴趣?没有兴趣如何激趣?难点在哪里?怎样才能化解难点?应该达到怎样的三维目标?

2.教案编写突出实用。编写教案是教师熟悉教材、学生的过程,是统揽教材,统摄学生,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融为一体的过程。教案的编写以实用、实效为原则。环节要齐全,特别是要将检测试题、补充资料、教学反思、板书等写进去。目的的预设:目标切分为三维目标(还得明确当节目标);少而精,一节或者一课只求一得;表述简练,具体可操作。教案备好后,再备适合学生的“学案”。它是以学生为主,以方便“学”为出发点,是学生自学的指导手册。学案要做到两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3.课堂操作。上课是文本、学生、教师进行心灵碰撞、实现大融汇的过程。

4.课堂流程。简洁地导课出示目标;自学完成目标,提出疑问;合作探究释疑;展示提高;检测反馈;弥补不足。

5.学生作用的发挥。学生是真正的主人,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合作释疑,成果展示,读、写、说、做、演等一切机会均有。在小组内,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与,让学生学习的愿望燃到最旺,让学生竞争的信心倍增,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

6.教师作用的体现。教师在课堂中离开了讲台,走入学生中,巡视、参与、倾听、指导,语言降到了最少,机会也少到极致,其作用有四个:组织作用,引导作用,评价作用,检测作用。组织课堂,管理课堂,随着学生的情绪和知识的掌握情况,掌控进展,组织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扩展延伸,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评价学生展示的精彩度,评价学生学习的方法,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点;“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不讲之前不讲。

7.课堂展示。展示正是学生将所理解、掌握的知识提高、深化、转化为能力的环节。展示不拘形式,有大展示(全班同学上黑板)、小展示(一部分同学参与或组内活动),还可边预习边展示,背、写、演、做多方式灵活进行。要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关注所有学生,特别是中下游学生,达到检查强化的目的,激发比、学、赶、帮、超的兴致和愿望。提出展示要求:位置合适,关注同学,用普通话,声音洪亮,表述完整;书写大方、整洁、美观。对学生的展示教师启发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一评价知识,二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评价行为习惯和动作体态语言。

8.课堂检测。检测是了解掌握课堂教情学情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一般在开课前或者开课后,开课前是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巩固情况,上课完毕的检测是为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检测题的预设要突出当堂课的重点,或者教师对学生持怀疑的知识,不宜过多。检测结果可以当堂处理,也可以课后处理。

9.坚持反思。教学反思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是对教学方法的分析,是对教学手段的改进,是观念更新的进步。坚持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尽快成长。每堂课结束,教师可从自身作用的发挥、学生作用的体现、课堂的实效等角度总结经验,寻找不足,提高课堂的质量。

“高效课堂”是课改中滋生出的一朵奇葩,我进行“五字”新模式的实践和探索,只是嗅到了它的一缕芬芳。我一定会用辛勤的努力和智慧的汗水,让“高效课堂”开出“高效”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