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低血糖的原因分析与临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1

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低血糖的原因分析与临床护理

周井惠

周井惠

(贵州省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550002)

【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低血糖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在我院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137例患者,观察10-15天,分析其低血糖的发生原因,提出护理措施。结果无并发症、疾病知识了解程度高、35-45岁患者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并发症个数、疾病认知程度、年龄是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需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2型糖尿病;低血糖;胰岛素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9-0226-01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在临床治疗中,胰岛素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但患者的低糖血症也越来越多。有学者研究发现,低糖血症的发生与患者饮食不当、胰岛素过量、运动过度等存在密切的关系[1-2]。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在我院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137例患者,分析低糖血症与患者个体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在我院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137例患者。其中,男65例,女72例;年龄40-72岁,平均(58.63±12.37)岁。

1.2纳入标准

(1)患者不存在心功能不全、严重肝肾疾病、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2)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了解并同意此次研究。

1.3方法

1.3.1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在餐前、睡前分别注射普通胰岛素和甘舒霖N。

1.3.2分组方法(1)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2)根据患者并发症的数量,分为无并发症组、1个并发症组、2个并发症组、≥3个并发症组;(3)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总分100分,分为高(≥85分)、中(65-84分)、低(<65分)。

1.4低血糖诊断标准

患者空腹血糖<3.9mmol/L,或餐后2h血糖<4.4mmol/L。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版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本研究的数据;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分组对比采用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年龄组低血糖的发生情况

据统计结果显示,40-49岁组和50-59岁组患者的人均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60-69岁组和≥70岁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3讨论

3.1低血糖症状原因分析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目前已广泛采用胰岛素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血糖症状随之增多,主要有以下几种:肾上腺素能症状,包括心慌、颤抖、饥饿感等;意识障碍[3]。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年龄较大、疾病认知水平低、并发症多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高。老年人年龄较大,身体各器官组织功能退化,且大多伴随多种并发症,再加上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极易发生低血糖[4]。

3.2低血糖的临床护理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第一,合理用药。对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时,根据患者的运动量、饮食、体重等情况来确定用药剂量,做到用药个性化。第二,严密监测患者血糖变化。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对于低血糖反应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患者,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鉴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三,加强糖尿病知识宣教。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通过播放DVD、宣传栏、知识手册方式来加强宣教,促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比如自救措施、注意事项等。第四,饮食和运动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强饮食指导,促使每日三餐饮食量与药物剂量保持一致,避免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在运动方面,指导患者保持适量运动,不可运动过度,以免引起低血糖。此外,对于存在严重脑、心、肾等并发症患者,需叮嘱患者不宜运动。

参考文献:

[1]牟华英.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低血糖发生原因分析[J].中国医刊,2014,49(04):66-67.

[2]胡君.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致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0):108-109.

[3]李萍.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分析及对策[J].亚太传统医药,2010,6(08):122-124.

[4]李静.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3,11(1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