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战秦琼”——兼论巧错的修辞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1

“关公战秦琼”——兼论巧错的修辞方法

杨世贵

杨世贵甘肃省秦安县陇城中学(741615)

在日常交际与生活中,无论说话或写文章,人们都希望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得真实、准确,让对方或别人能够准确完整地接受和理解。但有意识地把两件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让它们发生联系,则是一种不多见的现象。

即如“关公战秦琼”,当你这样说或写的时候,别人往往会以为你在有意识地说笑话或者开开玩笑,不然会认为你毫无历史知识而在信口胡诌!殊不知这里却是使用了“巧错”的修辞手法。它是说话人讲述事情的时候,故意巧妙地将事情说错,将道理讲错的一种修辞手法。

巧错的修辞手法有三种表现形式:①事实上的巧错;②道理上的巧错;③想象上的巧错。如“关公战秦琼”,以前曾是一段有名的相声的标题。

关公、秦琼二人都武艺超群,但前者是三国时期的人,后者是唐代人,让这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厮杀,这是作者故意作出的错误安排。“武艺超群”,是巧错之所以能够成立的可信部分。这种修辞方法要突出一个“巧”字,即巧妙地运用错误。上例“关公战秦琼”属“事实上的巧错”。

道理上的巧错,是指故意在说理中出现漏洞或错误,或论证不周严,或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

例如:“我们这些说相声的,……现在呢?我们成了‘知识分子’。我也住进高级知识分子的住房。诸位,你瞧,我象个高级知识分子吗?(全场笑)。高级知识分子有我这么瘦的吗?(全场大笑)。……”

(1985.11.3日《天津日报·马三立登上大学讲台》)

相声演员马三立说的“高级知识分子有我这么瘦的吗”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想象上的巧错,则是由想象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或失误而形成的。

例如:“我在幼年没有练习写东西的时候,非常惊异那些作家,他们怎么能写那么多,私下想他们能有多大的脑袋呀!能存这么多的东西!我以为作家脑袋里一定有许多小说,如象那档案室一样,这个抽屉打开就拉同一篇小说来,拉出一篇小说来之后,这个抽屉就变成空的了。然后过几天又把那个抽屉拉开,又拉出一篇小说来,……”

(王蒙《漫谈短篇小说的创作》)

年幼无知的孩子,认为作家写小说犹如打开档案室里的抽屉一样,可以拉出一篇篇小说来。这是以拉开档案室里的一个个抽屉为现实依据的一种想象。

巧错能产生喜剧效果,给人以幽默和滑稽之感。它之所以能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就在于两种事物联系或结合的奇特:不该联系的事物联系了,不该结合的事物结合了,而且联系和结合中又出现了偏差和失误。这些奇特的失误中都具有喜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