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拓展应注意的问题

/ 1

教学拓展应注意的问题

山东省临朐实验中学李庆华马凤

拓展教学是语文教师水平的体现,好的拓展,一方面建立在自身积累的基础上,一方面建立在教学创意上。目前,在新课程背景下,拓展就如同自主学习一样,成了时髦话题,似乎是无处不拓展、无时不拓展,甚至忽视了拓展的目的,为拓展而拓展。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是否应把握以下几点:

1、拓展的时机把握。当前拓展主要在课堂上,在课堂的后半段,由某一点开始引申,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实际上,有些拓展完全可以放在课前。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应重视预习,重视预习学案的设计,因此完全可以就某些方面在预习时进行拓展,课堂上讨论点拨即可。

2、拓展的形式把握。拓展可以有多种方式,适合的就是好的。没有什么固定程式,让学生写一写是拓展,讲一讲也是拓展。要注意的是不需要在形式上追求热烈、活泼,还是朴实一点好。

3、拓展的方式把握。拓展的途径相当多,针对文本特点,有针对性的拓展是重要原则。比如,可以通过对比联想进行拓展,既可以加深印象,又可以比较全面。可以补充背景材料进行拓展。可以抓住悬念、结尾进行拓展。还可以通过仿写、改写、续写等方式拓展。

比如,拓展中对比的应用。“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样的主题,一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甚至在同一作家的笔下,往往会风格不同。教学中,可以选择相同或相似主题的作品,指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思考,以此进行拓展,学生往往更容易地领会主题。

(1)同一题材,风格对比的拓展

同样是写离别的,在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可以抓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所流露的感情联系对比同题材的其他作品。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放;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采用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深入领会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在教学时,有意识的将某些有着相似主题的课文进行对照分析,以更好帮助学生理解并深化文本的主题思想。

(2)同一作者,作品对比的拓展

这样拓展,往往会使学生留下比较全面而深刻的印象。如苏轼。一般都认为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往往忽视其婉约的一面,因此学习苏轼作品时,不妨补充他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小轩窗,正梳妆”,体会其用情之深。还可以联系其《水调歌头》等等,甚至补充他的书法、绘画、政论、为官等多方面的材料。

(3)同一主题,手法对比拓展

比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劝谏的艺术时,就可以与《触龙说赵太后》进行比读,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在比较中,研究教材,搜集资料,探究问题,表达观点,既开阔了视野,又训练了思维和表达能力。

总之,拓展是教学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每一堂都拓展。拓展教学做得怎样,与老师的积累有很大关系。只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实用,就一定能做好教学中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