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2

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

骆军卫

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

骆军卫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广州510540)

【摘要】我国的设计与设计教育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刻。随着社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思考设计教育问题,培养出设计行业需要的实用人才,新型的设计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教育;现状;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9646(2009)02-0089-02

笔者从事艺术设计工作及艺术教育多年,关注设计行业的现状及设计教育的问题,以自己切身体验谈谈对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些思考。

1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11设计学科和专业定位不够明确。近几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到目前为止已超过1000所高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办学规模急剧扩张,带来学科定位不清晰、教学不规范、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教育思想和方法比较陈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存在着严重的脱节,不能适应市场需要,没有及时了解到社会和设计行业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专业人才。在此情形下,如何理顺艺术设计教育的定位、持续不断地发展,依然是我们不能懈怠的重大课题。

12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不够健全。在教育体制方面,设计教育一直是以纯艺术的美术教育和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为基础,长期以来“重艺轻技”,尤其是严重缺乏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的技术实践教育,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设计教育中“大一统的设计教育模式”,已经造成中国设计教育体系在21世纪的经济竞争中的新一轮落后,只要看看亚洲的日本及新兴工业国家韩国、新加坡、泰国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的设计教育和制造产业的同步发展的成功案例,就足以证明我们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所在,对于设计教育体系,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模式依然是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典型案例现代设计教育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包豪斯学院开始起步,一直是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技术教育在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长期缺失,应该值得认真反思。

13缺乏实际设计工作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的滞后,缺乏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对设计的理解非常概念化,其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明显不够,尤其是设计的执行能力较弱。艺术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管是环境艺术设计,还是视觉传达设计,不管是产品设计,还是服装设计,每一领域都要求毕业生能够面对实际工作任务,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而恰恰我们的设计教育中的设计实践教学是最薄弱的环节,绝大部分院系(专业)的教学更多的是理论教学,使设计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缺乏具体的实习实训场所,不能使学生了解行业的真正需求和得到有效的训练。学生毕业后感到不能及时进入角色,有许多实际设计能力是工作中必需的,但在学校里没有得到训练和培养,使高校的设计艺术教育和设计公司相脱节,难以为设计行业提供合格的人才。

14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落后,教学手段缺乏创新。由于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而且都是在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思维模式下逐渐建立起来的,所以一直以来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思维与模式都是沿用原来工艺美术教育的现成格式,讲究按部就班,讲究循规蹈矩,规范化的课程,固定性的教学方法,抹杀了教与学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缺少持续创新能力,而且设计与市场相距甚远。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已严重滞后市场的需要,以致于学生毕业不得边干边学,而缺乏市场的开拓设计能力。真正的设计专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纸上谈兵、脱离实践的“理论设计”或“模拟式设计”的状态中,特别是设计技能的实践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场所,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设计大学的水平,也低于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设计大学的水平。

2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思路

21顺应市场,明确定位。现代设计教育必须和设计市场相适应,了解和研究设计市场的现状,尤其是设计行业人才的需求。通过了解,我们看到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广的,那么我们艺术设计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不要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更重要的是明确设计行业真正需求。设计教育如何与社会接轨,这也是国内设计院校的改革重点之一。如今,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模式要求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断完善和深入,以强化在校生的艺术创作与专业技术能力。我们要面对市场需求,面向市场,及社会所需,进行专业及学科定位,取消全国“大一统”的专业设置与办学模式,重新思考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设置。设计教育内容和结构都应改变固步自封的模式,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做较大的改革。总之培养社会和行业市场需要的人才是硬道理。

22突出实践,强化技能。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要求动手能力很强的一个专业,专业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设计执行能力,致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毕业后马上适应市场。设计教学要和社会结合,设计创意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市场调查,设计制作中要了解熟悉相关材料、技术,工艺,比如说,印刷品设计要考虑印刷的成本和能否达到印刷效果,考虑设计所直接面对的受众群,考虑到工业化生产所具备的条件等等,同时,带领学生去设计公司、策划公司参观、交流,了解公司的设计流程以及成品制作,只有在这样的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设计执行的具体细则,才能让学生在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工作需要。设计院校只有参与设计市场、突出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才能培养出时代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人才。

23打破传统,注重创新。设计的核心在于永无止境的创新意识,设计作品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艺术设计教育中创造思维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要打破思维的概念化和程式化,既要考虑形式美,又要考虑它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避免出现了“中看不中用”的主观设计。创新思维是一种扩散性的学习方式,要求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不断创新,并在学习中掌握自我决策的能力和独立分析的能力。新的设计教育体系则应更加追求对设计创新的系统方法和思想的应用,从宏观、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认识设计和进行多种思维训练,如逆向思维、放射性思维、多角度思维、诱导创意训练等。每一种训练手段都能充分调动想像力。每一种思维方法都能创造独特的思路。创新思维则以开发创造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开阔视野,发挥想象,这就需要我们以创新培养能力为主,由“满堂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