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行车要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2

城市道路行车要领

何桂发(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成教部321015)

【关键词】行车;要领;城市道路【中图分类号】U4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9646(2009)01-0036-0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及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尤其在城市,交通拥挤堵塞以及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增加,环境污染的加剧,是我国城市面临的极期严重的“城市病”之一,机动车驾驶员了解城市道路的交通特点,掌握城市道路的行车要领,对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道路交通特点分析

由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所组成的混合交通是我国城市交通的一大特点。非职业驾驶员骤增,与职业驾驶员相比,在驾驶技巧和交通动态处理上还有一定差距。部分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安全素质、法律观念的淡薄影响了正常的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中最不安全的因素。城市主要市区道路和商业中心车辆停放难,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混乱和堵塞的局面,使道路交通系统的交通能力和运行效率明显降低。占路摆摊,违章建筑等违法占用道路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主干道路和一般道路的交通能力和交通量不协调等影响了道路的交通能力和机动车的行驶速度。

2.城市道路行车要领

2.1熟知车道划分与行车规则。

车道划分与行车规则主要有四种情况:

(1)在没有划分车道的道路。一般有两种:一是无漆化标线的道路,机动车一般居中偏右行驶,非机动紧靠道路右侧行驶,行人靠路边行走;二是只划有中心线的道路,机动车应靠中心线右侧行驶,非机动车则靠道路右边行驶。

(2)在划有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道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别在各自的车道内享有通行权,并按车道内顺序行进。在通常情况下,不允许车辆超过中心线或压线行驶,因故借道行驶的,不得妨碍该车道正常行驶的车辆。

(3)在划有小型车道、大型载货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道路。各种车辆只准在规定的车道内行驶,不准跨线或压线行驶。

(4)在划有专用车道的道路。专用车道只准许规定的车辆通行,其它车辆不得进入专用车道内行驶。

2.2掌握摩托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动态特点。

摩托车、非机动车具有质量轻、灵活方便的特点,但稳定性差、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经常出现突然猛拐、斜穿道路或掉头以及逆向行驶等,容易导致交通混乱和发生交通事故,增加驾驶员处理交通情况的难度。

行人是构成道路交通的重要要素之一,是城市道路的主要交通参与者。行人的流量与时间、地点关系密切,表现出很强的时间性和区域性,因年龄、性别的不同,反应速度、动作灵敏性等表现差异较大。如儿童活泼好动,不知道车辆的危险性,老年人行动缓慢、耳目不灵,遇到车辆时不知所措等。

2.3合理控制行车速度与行车间距。

目前交通法规规定的城市最高时速,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行驶的极限车速,也是为国内主要车型的经济速度而制定的。在城市道路行车,尽可能地保持车辆行驶流畅,顺应本车道交通流的速度,并注意后方车辆的情况,否则,容易引发后车冒险超车冲动或恶意超车,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应保持适应交通流的速度行驶。通过繁华交叉路口、行人稠密地段、铁路和街道交叉地点、转弯、掉头、上下桥,遇风、雨、雪、雾、积水、结冰等气侯,发生刮水器损坏等情况时,车速不得超过15km/h。

行车间距分纵向行车间距和横向行车间距。在不同的交通情况下行车,不论是跟随前车行驶,还是超越前车以及会车、让车,必须控制好与他车的行车间距,才能避免追尾、刮碰等事故的发生。在干燥的路面上,一般规定:纵向行车间距大于车速表读数减15的差值,或采用“时间简易控制法”,即保持自己的车辆与前车有2-3s的行驶距离;横向行车间距要求车辆之间或车辆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保持1m以上,随着车速的提高,横向行车间距也应适当增加。另外,还应根据道路情况和气候条件随时调整行车间距。

2.4通过交叉路口行车要点。

交叉路口的交通情况复杂、判断也比较难,是名类交通事故多发地点,驾驶员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同时,还应谨慎驾驶,掌握其行车要点。

(1)交叉路口直行。应注意:

①要以较慢速度行驶,不能随意变更车道和大幅度变速;

②要确认是否有正在横穿和想要横穿道路的行人;

③要观察对面是否有左转弯的车辆,特别要注意被大型汽车挡住的车辆和行人;

④当车辆直行时容易认为自己有优先通行权,而忽视对面来车可能抢先左转弯所带来的危险。在没有信号灯的交叉路口,还应该及早判断相交道路中哪条道路是优先道路、宽度大的道路等,即使自己的车辆有先行权,也应该适当降低速度,千万不能大意。

(2)交叉路口右转。应注意:

①将车辆靠向道路右侧行使;

②用后视镜和眼睛直接观察确认本车的右后方情况;

③确认右转方向行人的动态;四是观察对面是否有先行左转弯的车辆,然后沿右侧慢速转弯通过。

(3)交叉路口左转。应注意:

①将车辆靠向道路左侧行使等待;

②确认左转方向行人的动态;

③靠近交叉路口中心内侧慢速转弯通过。

(4)复杂交叉路口的通行。要充分认识到复杂交叉路口通行的危险性,以安全的速度和方法通过,在通过视线不好的交叉路口时,要尽量让对方看见自己的车辆,必须降低速度通行。

2.5通过环岛、立交桥行车要点。

环岛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点,通过时必须按照规定谨慎驾驶。在距环岛50-100m处减速慢行,根据环岛的交通情况适时控制速度;接近环岛时,观察左侧已在环岛内行驶车辆的动态,适时汇入车流,必要时减速或停车让行;驶离环岛前,打开右转向灯,注意观察右侧车辆、行人的动态,在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车道的环岛中(内侧为快车道、外侧为慢车道),由内侧驶离环岛前,必须提前打开右转向灯并变更到外侧车道,然后再驶出环岛,严禁直接从内侧车道驶出环岛;驶出环岛正常行驶后关闭转向灯。

立交桥形式多种多样,行驶时稍不注意或仅凭以往经验,常常会走错路。通过立交桥时,需要注意:

①接近立交桥时,应适当减速并注意观察交通标志,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准确地确认出口的方向;

②车辆直行通过立交桥时,按原方向从桥上或桥下行驶,应注意给驶出或驶入的车辆让出右侧车道;

③车辆右转弯时,应按照交通标志、标线的指示减速行驶;

④车辆左转时,必须驶过跨线桥才能转弯,打开右转向灯右转,两次右转或一次右转再一次左转后,便达到左转的目的;

⑤通过立交桥时,必须按照规定速度或限速标志的规定行驶。

2.6正确变更车道技法。

在城市道路行车,经常要变更车道行驶,如躲避障碍物、超车、让车、驶入导向车道、汇入车流量大的路段等。

(1)躲避障碍物。当前方有停止的汽车等障碍物时,务必看清对向来车的速度和距离,判断是先行还是等待(降低速度或停车),如果对向来车接近时,应降低速度或停车,让对向来车优先通行。变更车道时往往伴随着危险,如果不能确认安全就不要强行通过。

(2)超车、让车、驶入导向车道。车辆向左变更车道时,注意左后方车辆的速度和距离,判断是加速变更车道还是减速变更车道;车辆向右变更车道时,要充分利用内、外后视镜或直接观察确认右后方安全后,再向右侧转向,并注意与右侧自行车等保持安全的间距,以免发生刮碰事故。

(3)汇入车流量大的路段。打开转向灯变更车道时,有时也需要用手示意,然后观察后续车辆的反应,若后车速度降低则应尽快提速并变更车道,若后车速度不降低则应减速让其先行;变更车道后,在不影响自己操作的前提下,应该举手表示感谢。

2.7车辆停放要点。

根据道路和交通情况,正确地停放车辆,是日常停车所必备的技能。车辆停放分临时停车和车辆停放。

(1)临时停车。首先确认没有禁止车辆停放的标志,在道路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选择平坦、坚实、不影响交通的安全地点,按顺行的方向靠路边停放,驾驶员不准离开车辆,妨碍交通时须迅速驶离。临时停车注意事项:停车后要保持车身和车轮正直,右侧车轮与路肩的距离不能超过30cm;顺序停车距离保持2m以上,不得逆向停车或并列停放;发生故障停车时,应及时移至安全地点,避免妨碍交通,若车辆无法移动,应在后方设置故障车警告标志,夜间及雨、雾、雪天,停车要打开示宽灯和尾灯;停车后,直接或利用后视镜观察周围情况,确认安全后再打开车门,以免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2)车辆停放。应当关闭点火开关,拉紧驻车制动器,锁好车门。按停放位标线分为横向停车和纵向停车,无论哪种方式停放,都要以车辆进出安全、方便为原则。

3.结论

城市道路交通复杂,遇到的情况千变万化,驾驶员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城市道路行车要领,提高驾驶操作水平,才能确保行车安全,杜绝和减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编《安全驾驶从这里开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

[2]支树模、席金波主编《汽车道路驾驶禁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