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ICU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吴薇

吴薇

(福建省立医院重症三科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ICU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转入SICU病房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并总结分析导致ICU综合征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男性、高龄、文化素质低、性格内向、经济条件差、疾病耐受性差、监护时间长等是造成ICU综合征出现的主要原因。结论:做好ICU患者的护理,主要是结合上述因素做事前护理,通过提高患者认知、改善环境等方式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改善。

【关键词】ICU综合征;护理;精神疾病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240-02

ICU综合征也称监护室综合征,是指患者在ICU病房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精神障碍,同时兼具其他临床综合症状。ICU重症监护室是随着现代医疗科技发展而新兴起的现代医疗护理技术。患者进入ICU后,会因为环境、病情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出现精神紧张等情况。为减少ICU综合征的出现及改善患者病情,本文对转入我院SICU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ICU综合征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转入SICU病房的412名患者,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发生ICU综合征患者73例。

1.2方法

将上述412份材料分为未发生和发生ICU综合征两组,并对这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性格、经济收入、疾病耐受性、监护时间进行统计,并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

通过统计显示,发生ICU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主要有:

第一,高龄。通过统计发现,发生ICU综合征多为高龄患者。高龄患者在生理机能方面出现一定的减退,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弱,导致其对外界应急反应能力下降。由此可能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从而出现精神紧张等问题。

第二,性别。通过统计发现,性别间未产生明显的差异,但男性患ICU综合征的人数要高于女性,这可能与农村女性的耐受性强有一定关系。

第三,性格。通过统计发现,ICU患者多数性格较内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导致其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增加了ICU综合征的发生几率。

第四,文化。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处理能力。通过统计显示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更容易发生ICU综合征。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在调节自身心态、家庭压力等方面更具优势。

第五,经济承受能力。不同的经济能力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的经济负担。经济情况较差的患者,更易产生对抗、不配合治疗等行为。

第六,个人耐受能力。不同患者耐受能力不同,对伤口疼痛、缺氧、孤独、睡眠不足等承受能力有高有低,耐受性好的患者更容易适应监护室环境,相反,耐受性差的患者则容易出现ICU综合征。

第七,监护时间。通过统计发现,在监护室的时间越长,产生ICU综合征的概率也就越大。

3.讨论

近年来,随着ICU病房的普及,发生ICU综合征的患者明显增加,给医护人员工作带来不少困扰。ICU综合症是指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如何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ICU综合征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ICU?综合征的护理对策。

第一,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早期评估精神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掌握呼吸机的应用指征,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

第二,积极改善重症监护室环境。通过保持病室内部环境的清洁、舒适、安静,使患者能保持平衡的心态。医疗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监护的时候,尽量保持安静,以免影响患者情绪;监护仪报警时,要沉着镇定,反应迅速,尽快消除报警音,避免造成紧张气氛;夜间应减暗灯光,使用壁灯;妥善安排治疗操作时间,避免频繁打扰患者;尽量使患者白天清醒,夜晚睡眠;可结合病情,让患者看报纸、听广播等,为患者营造一种轻松良好的治疗环境。

第三,提高自身护理技能。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处理;向患者说明使用这些仪器的安全性和必要性,使患者在看到这些仪器之后不会出现不安等情绪;提高穿刺技术,如避免在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时反复穿刺,造成患者的痛苦和恐惧感。

第四,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患者出现ICU综合征,其主要原因在于对疾病缺乏认识。贝克认知疗法的理论认为,人的情感与行为由其认知过程所决定,错误的认知引起错误的判断和推论,导致病态的情感和行为。因此,当患者在进入到重症监护病房后,应通过平和的语言向其传递相关的疾病知识,使其对该疾病有所了解,更好的调节心理。

第五,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护理。适当允许家属探视,可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程度,增加患者自信心,减轻患者孤独感和对遗弃及分离的恐惧。家属不仅仅是单独的探视者,更应该成为医护人员的合作伙伴。因此,根据治疗护理的具体情况,适度地开放ICU探视,从而通过家属给予患者更多心理上的安慰。

第六,做好舒适护理。患者在很多时候都具有疼痛感,大部分术后患者的疼痛比护士想象的严重。通过给患者提供安全而有效的疼痛处理信息可增加治疗的顺应性,增强临床效果,减少焦虑感,增加满意度。同时结合医嘱,适当给予止痛药物,从而真正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第七,做好进入ICU前的访视。该环节通常被忽视,但做好该环节,对促进与患者有效沟通具有重要意义。可对清醒患者介绍重症监护室的环境及工作特点,并告知患者离开ICU的条件。对于因带呼吸机或气管切开无法言语交流的患者,要使用手势、写字板、实物照、会话卡等保证与患者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及时满足患者需要,同时可掌握其生理及心理动态,增强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同时针对那些内向的患者,更要结合不同的性格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从而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

第八,采用音乐综合疗法。该方法作为当前新颖有效的疗法,具有缓解疼痛和紧张的作用。结合患者喜好,通过温馨音乐的播放,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减轻相关压力,达到宣泄情感的目的。

总之,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可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有效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秦向明,黄捍群,icu综合征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4020-4021.

[2]张晶晶,张志刚,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icu综合征的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7):55-57.

[3]王丽华,李庆印,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教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