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得法生活中激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1

阅读中得法生活中激活

赵巍

赵巍(大同市山橡学校,山西大同037005)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中存在着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的主线,另一条是“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正是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完成的,而真正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却不尽其然。

问题一:现今的作文教学疏忽了学生情绪情感因素的挖掘、激活与培养,教学和手段单一,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写,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已在教师与学生心中根深蒂固,老师的思维完全代替了学生的想法,学生始终无法参与到课堂中来,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热情,降低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在写作中产生了依赖性,对于周围的一切可以成文的风景却熟视无睹。

问题二:由于应试教育因素做祟,成绩成了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致使学生呆在教室里的时间过长,成天“两耳不闻窗外事”,再加上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导致学生没有生活素材的积累,因而作文时无话可说,无感可发,无情可抒。

问题三:学生阅读多,积累多,但拿到作文题不知道如何下手写,明明有话想说,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想写出来,却不知道用什么词语表达等,像这样作文中属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又不少。

这些平日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却并未引起日常作文教学的重视,致使学生在作文时苦于难作无米之炊,使得每次的习作草草了事,而改变这一现状的方法必须从教与学两方面共同入手,加强师生之间教学的默契,同时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张扬个性,从而从阅读中得法,得益于写作。

一、在阅读中学习

(一)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创造和谐教学环境的有效途径。教师的得意之笔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第一场雪》一文是写三年自然灾害时,巧遇的一场瑞雪,喜爱之情,赞美之情,企盼之情溢于言表,而此时的学生生活正赶上了冬季的流行性感冒及禽流感,气候的干燥促使学生急欲能下一场雪,与作者的思想产生了共鸣,对文章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想要在课堂上尽可能淡化作文概念,模糊“作文”负累,使“作文”两字在学生心中不再沉重,教师就必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去发现、研究,去追忆、再现,去想象、推断,去剖析、感悟,让学生明白不是为作文而作文,目的在于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二)设疑。在学生议论纷纷、兴趣正浓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机会,为学生设卡、设疑,激发学生释疑解难的冲动,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将所思表达出来,正是口头作文及语言组织能力的最好机会。

(三)读文,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提高,只有读文后与作者的语言进行比较,才能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模仿作者的精妙之笔,从而促进自身的学习与提升。

(四)总结方法,引发深思。教学的艺术在于发现隐藏在语言文字下的本质的东西,上升为理论,提升为“放之回海皆准的规律”。如《鸟的天堂》潜在内涵,正是作者对其喜爱及赞美之情。

二、在作文中体现

(一)走进生活。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拿学习《第一场雪》而言,学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抓住这一契机,进行小练笔,即是对雪的一种描写,也是生活中对雪的一种企盼。

(二)观察中积累。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是知识,也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而这些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将其运用到作文,也只有观察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写出与众不同、文质兼美的文章。毕竟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经历也各不相同,只有属自己的生活才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立意。

(三)学中求进步,比中求提高。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积累知识,积累方法,学习名家的风范,学习名家的文笔。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语言各具特色,写法各有千秋,只有认真学习,不断练笔,比较再学习,才能学习各种精妙,寻求写作中的进步。

(四)师生共评,促进提高。只有不断评价,找出不足,才能不断提高。而教师的评价在习作中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学生拿到作文最关心的是教师的评语,但这看似完整的评改是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从始到终都以教师的意志为中心,易使学生的习作产生偏向性。以教师的角度去评价,有时会高出生原有之基础,为促使学生能“择其善者而学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故在每次习作之后班级中形成优、良两类评价组,让后进生去学习优等生的用笔、遣词、造句,让优等生发现后进生的不足,提出问题之所在,促进提高,形成班内优良均衡之分。而后,教师再去评价,既起导向之用,又能正视那些教师认为微不足道的习惯性错误,从而提高班内学生的整体水平。

文贵新,质贵真。只有在学中练,在练中求发展,才是学文、作文之道,也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积累经验,下笔成文,文质兼美、感情真挚,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