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咳血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肺结核咳血护理

孙晓霞刘艳张秀丽

孙晓霞刘艳张秀丽(黑龙江哈尔滨市胸科医院150056)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120-02

【摘要】咯血是支气管、肺部疾病常见症状,咯血常易引起患者重视而及时就诊。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道或肺部组织出血经口腔咳出者。根据咯血量的多少,可分为痰中带血,小量、中量、大量咯血。大量咯血可引起窒息,如及时抢救,能挽救患者生命。咯血主要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等。当肺部结核病变进展,侵蚀邻近血管时则可发生咯血,咯血量因累及的血管大小及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而不同,空洞性病变较易发生咯血。此外,某些心血管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急性肺水肿,以及血液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引起咯血。

【关键词】肺结核咳血护理措施

护理评估

(一)临床症状评估及观察

1.排除上呼吸道出血排除鼻出血,后鼻腔、咽部出血,有时在睡眠时不自觉坠入气道而于清晨咳出,此类出血一般量少、色黑。多于清晨发生。

2.咯血量的评估咯血量的多少与疾病严重程度不完全一致,少量间断咯血,不致造成严重后果,但可能是严重疾病或肿瘤的早期信号。一次大量咯血,可因窒息致死。

(1)痰血或血染痰:痰中带血丝或点状血块,但以痰为主,视为“痰血”。血染痰是指痰被血染成红色,以血为主。

(2)小量咯血:一次或24小时内咯血量在100ml以内者。

(3)中量咯血:一次咯血量在100ml以上,或24小时内咯血量在300ml以内者,反复、多次少量咯血,持续数日。

(4)大咯血:一次咯血量在200ml以上,或24小时内咯血量在600ml以上者。

3.咯血多为鲜红色,含有泡沫或痰液,不易凝固,呈碱性。

4.呼吸、神志等情况变化咯血时注意患者呼吸次数、深度、节律、有无呼吸困难,两侧呼吸音有无改变。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脉搏、心律、神志等情况变化。

5.伴随身心状况咯血前患者情绪常不稳定,坐卧不安、胸闷等。一旦咯血,不论咯血多少,患者神情紧张,呼吸、心跳增快;反复咯血者常烦躁不安、焦虑,甚至恐慌,咯血一时不易制止,促使病情加重。

6.窒息表现大咯血时患者出现情绪紧张、面色灰暗、胸闷气促、咯血不畅,往往是窒息先兆,应引起警惕。

(二)辅助检查评估

1.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如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出凝血时间、血细胞比容检测等,以判断出血量及出血原因。

(2)痰液检查:如痰细菌学、结核菌检查、脱落细胞检查等,阳性结果可帮助诊断。

2.X线检查可提供诊断依据。

3.支气管镜检查可以观察病变、确定出血部位、清除积血、做活检。

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

1.有窒息的危险。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气体交换受损。

4.知识缺乏。

5.焦虑/恐惧。

6.潜在并发症感染、肺不张。

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

安慰患者,放松情绪。当发现患者咯血时,医护人员应守候在其床旁。向患者解释咯血的有关问题,使之有安全感。大咯血时,患者常欲借助屏气以减少出血,易由此诱发喉头痉挛,血液引流不畅形成血块,造成呼吸道阻塞而发生窒息。因此,应向咯血患者说明屏气非但无助于止血,且对机体不利,应尽量将血轻轻咯出,放松身心,配合治疗。

(二)一般护理

1.卧床休息病室内应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交谈,以减少肺部活动度。一般静卧休息能使小量咯血自行停止。大量咯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翻动,协助患者取患侧卧位,有利于健侧通气,对肺结核患者可防止病灶扩散。

2.饮食护理大量咯血者暂禁食,小量咯血者宜进少量温凉的流质饮食,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多饮水及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排便通畅。

(三)用药护理

1.止血药物的应用与护理咯血量较大的患者常用垂体后叶素5~10U加入40ml10%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推注,或用10~20U加入250ml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该药有收缩血管和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故冠心病、高血压、妊娠者禁用。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需注意观察有无恶心、便意、心悸、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

2.镇静剂的应用及护理对烦躁不安者常应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5~l0mg肌内注射,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大咯血伴剧烈咳嗽时,常用可待因口服或皮下注射。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慎用。

(四)窒息的预防和抢救配合

1.窒息的预防咯血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咯血量,定时监测呼吸、血压、脉搏,了解双肺呼吸音的变化等。应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劝告患者身心放松,不宜屏气,防止声门痉挛。禁用呼吸抑制剂、镇咳剂,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及呼吸中枢,使血块不能咳出而发生窒息。准备好抢救用品如吸痰器、鼻导管、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包等。对年老体弱、咳嗽无力、心肺功能不良者应注意有无窒息先兆,若一旦出现应立即用手指套上纱布将咽喉、鼻部血块清除;如效果不明显,可使用张口器将舌牵出,清除积血,或用导管将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液吸出;严重者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吸尽积血,保持呼吸道通畅。

2.窒息的抢救配合立即置患者于头低足高位,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清除口、鼻腔内血凝块,或迅速用鼻导管接吸引器插入气管内抽吸,以清除呼吸道内积血。必要时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镜直视下吸取血块。气管血块清除后,若患者自主呼吸未恢复,应行人工呼吸,给高流量吸氧或按医嘱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同时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气分析和凝血机制,警惕再窒息的可能。

3.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深浅度及发绀的情况。根据病情给予不同流量氧气吸入,并观察用氧效果。同时了解患者血气指标。

健康教育

1.避免呼吸道感染和刺激。多饮水,禁食辛辣的食物,戒烟、酒。

2.补充营养,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3.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冬季外出时戴好口罩。

4.咯血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刘轩.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2010年12卷17期.

[2]崔金花,李海涛.肺结核误诊3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10卷15期.

[3]周秋云,吴涓.浅谈肺结核患者的药学监护.中国药业2010年19卷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