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性肺气肿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对慢性肺气肿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

姚撑秀齐银娟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人民医院陕西宝鸡722200)

【摘要】目的:对应用规范化康复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肺气肿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肺气肿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规范化康复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肺气肿症状消失时间、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慢性肺气肿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规范化康复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肺气肿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规范化康复护理;慢性肺气肿;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9-0110-02

慢性肺气肿疾病的病程时间相对较长,根治存在较大的难度,会对广大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本次对应用规范化康复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肺气肿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5月~2016年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肺气肿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慢性肺气肿病史1~19年,平均病史(6.3±1.5)年;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本次肺气肿发病至入院接受治疗时间1~8天,平均发病时间(3.1±0.6)天;患者体重40~73kg,平均体重(54.2±7.7)kg;患者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60.4±7.4)岁;观察组患者慢性肺气肿病史1~16年,平均病史(6.2±1.9)年;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5例;本次肺气肿发病至入院接受治疗时间1~7天,平均发病时间(3.0±0.4)天;患者体重40~77kg,平均体重(54.1±7.3)kg;患者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0.8±7.6)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规范化康复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具体措施包括:(1)锻炼:①腹式呼吸:首先帮助患者取直立位,两手自然的置于腹、胸的前方位置,在吸气的时候胸部应该尽量使腹部鼓起,而胸部保持不动状态,在呼气的时候应该能够感到腹部有明显的内陷,时间应该尽量的延长,呼吸比水平控制在1:2。②吹哨呼吸:呼气用嘴,吸气用鼻,保证做到呼深吸缓,避免过于用力,每分钟呼吸次数控制在8次左右,每次锻炼持续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每天进行2次锻炼。③指导一些病情程度较为稳定的患者实施适当的步行训练,而对于一些活动受限的患者,则可以帮助其进行床旁站立、床旁行走训练,训练的具体强度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而定。(2)饮食:加大蛋白摄入,在营养充足的同时应该充分重视色、味,使患者的食欲得到明显提高,酸、辣食物的摄入量应该进行严格的控制。(3)心理: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利用心理调查方式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解,缓解不良情绪,在交流过程中言语应该保证准确、沉稳。主动耐心的倾听患者诉求,使其情绪能够得到充分的宣泄,并给予适当的安抚,表示同情及感同身受,帮助其树立信心[2、3]。

1.3满意度评价方法

在慢性肺气肿疾病治疗结束,患者出院的当天,对护理满意度进行不记名打分调查,100分为满分。超过60分为基本满意,超过80分为满意,不足60分为不满意[4]。

1.4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肺气肿症状消失时间、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对慢性肺气肿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几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5数据处理方法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的时候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

2.结果

2.1肺气肿症状消失时间、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9.67±1.58)d肺气肿疾病症状消失,治疗后(12.40±3.46)d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该组治疗方案共实施(16.69±3.05)d;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6.03±1.24)d肺气肿疾病症状消失,治疗后(9.75±2.43)d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该组治疗方案共实施(13.34±3.70)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对慢性肺气肿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对慢性肺气肿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5.6%;观察组患者对慢性肺气肿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慢性肺气肿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老年疾病,长期吸烟是导致该疾病发病的最主要原因。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终末细支气管在一定程度上发生阻塞,或肺泡发生破裂,导致呼吸膜总面积明显减少,组织供氧量出现严重不足,从而发生憋气[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慢性肺气肿疾病患者治疗期间实施规范化康复护理,可以使症状消失时间和疾病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从而提高广大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拉近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王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3):183-184.

[2]赵丽萍.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性肺气肿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235-236.

[3]吕雪丽,韩名娟,朱海燕,等.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4):104-105.

[4]林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老年性肺气肿并呼吸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5):13-14.

[5]邵凤娣,罗伟芳,赖锦礼.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舒适护理[J].当代医学,2012,18(1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