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模特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2

服装模特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于淼(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2

关键词:服装模特;现状;发展趋势

一、我国服装模特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的模特业起步比较晚,但发展是突飞猛进的。1979年,皮尔·卡丹先生率领其本国模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时装表演,将“时装模特”的概念引入中国,1980年新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上海时装表演队成立。

模特行业的发展对整个服装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服装的款式花样不断创新,模特的专业性更强。短短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服装模特行业从零开始,迅速赶上世界发展潮流,我国的模特在世界大赛上获奖,已经是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女孩子报名参加各类模特大赛,成就了自己的模特梦。

当今中国的模特职业可以分为三类:(1)职业模特。这是模特职业中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最高的一部分。对职业模特在表演中,步伐、旋转、亮相的动作要领;舞台上的神态、乐感、氛围、韵味的控制;模特的展示意识、镜头意识、心理状态的掌握和调整,直接关系到设计师专场发布会的水平与档次。(2)平面广告模特。影视、摄影广告,印刷品及形象代言人,是平面广告模特展现风采的领域。按照国际惯例和我国模特职业发展现状,用模特替代名人做广告是大势所趋。(3)成衣模特。模特职业最能体现平民化的是成衣模特。成衣模特(如橱窗模特)频频在超市、商场亮相表演,起到促销、专用,甚至量体裁衣的作用。成衣模特表演在国际上,被视为服装业发展的重头戏。

在目前的中国,模特业已不仅局限于简单的表演,也成了时尚的代言人。他们还渗透到与此相关的各个行业,其中包括化妆品、汽车、电子、通信及影视等诸多范畴。至此,模特业可以施展的空间越来越广阔,名副其实地成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行业。

二、中国服装模特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在中国模特业走向世界、进军国际T型舞台的前进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类显性问题。其中包括:在模特的选拔过程中审美标准的单一化向多元化、多取向性的转变;规范化的独立管理运作方式有待于加强的问题等。

1.时尚意识不足

对于“时尚”这一概念的领悟,从模特选拔的标准,在思想、意识、观念上就有不同。模特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俊男靓女,不能局限于用传统的审美观来看待、挑选模特。应由原来单一的审美标准向多元化、多取向方向转变。由此可见,新的时尚意识,我们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需要用新的观念、变化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来对待、挖掘和发现人才。

2.规范化的独立运作管理方式有待加强

中国模特经纪公司在运作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些差距,缺乏能与国际接轨而又适合中国国情的规范化章程。模特行业的国际通行方式是,经济公司在独立运作的同时拥有自己的行业规范和指导。今天,国外的模特产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规模,能够实现年产值达到数十亿美元的产业规模。而我们仍然沿用过去的传统和观念,导致了从模特培训、模特包装、模特经纪到模特商业化运营上的某些概念错误。中国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把各种优势综合利用起来,把耳边优异的人才潜质和丰富的资源发掘得更加淋漓尽致,是每个模特经纪公司的经营者需要认真思考和加以解决的问题。

3.模特的自身素质须待提高

模特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模特的自身素质普遍不高。以我国的教育方式来看,走艺术道路的模特行业似乎应该顺理成章地将文化课列为弱项,致使一些模特对基本的历史文化常识,都不怎么清楚。在一些模特大赛中,不乏因为答错或答不出一些常识性问题而贻笑大方的例子。另外,模特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每年有许多少男少女为了实现自己的明星梦、富贵梦走上这条道路。他们只知道服装模特就是时尚的代表,美的先驱者,却没有真正领悟到这个行业的神圣职责,会被一些微不足道的利益所诱惑。对此,模特必须努力掌握各种技能知识,增加内涵,从而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服装模特发展趋势

1.全面提高模特素质,充分发展模特市场,迈向国际

2002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第四批国家职业标准,其中包括了关于颁发“服装模特职业技能标准(试行)”的通知等。国家有关职业标准客观地反映了现阶段模特业发展水平,提出了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对服装模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做了明确规定,充分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更加适应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劳动就业工作的需要。先前模特只有名模和普通模特之分,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规范模特管理,造成模特市场竞争混乱。为服装模特统一制定职业标准,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这对进一步提高服装模特的综合素质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模特在身高上吃了亏。但据分析,在国内众多模特当中,高个子,身材比例好者并不乏其人。天生身体条件的比较与国外相比差距甚微,关键是后天学习上的落后,在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方面的差距.使人在感觉上差了一些专业味道。还有人认为,中国服装没有真正的国际品牌也是中国名模没有走向国际的劣势。但是,随着东方元素在设计领域的溶入,模特业也将是一个受益群体。中华民族具有东方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国际影响.东方魅力之所以能够贯彻到生活态度、居家布置乃至流行时尚中,全仰赖于东方文化的热潮在国际舞台的推波助澜和流行的多元化、开放性。东方的一点绚烂、一点神秘、一点莫测、都带着震世的惊叹来到世界舞台上,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推动流行的强劲动力。在时尚世界里,东方主题曾经一而再、再而三的点化欧洲顶级时装设计师,幻化为不同的色彩、图案、材质和搭配方式,并且从边缘成为趋势,变成主流.从20世纪初到今日,东方热在西方以至世界,已经一个世纪。所以,在模特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服装设计师要融合东西方的设计理念,设计出即具有民族特色,又能为世界接纳的名牌产品。通过社会、行业、公司、设计师、模特、群体及个人共同奋斗,必将促进服装业、模特业的多姿多彩、繁荣昌盛。

2.优化时装模特业发展环境,搭建时装模特展示与交流平台。

优化时装模特业发展环境,需要许多相关产业的支持,如文化业、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展览业、出版业、模特业等,没有这些产业的有效支持,协调配合,无法使服装业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成熟的时尚中心必定是时尚信息发布中心。模特经纪公司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模特业的发展。时装表演作为“时装发布”的重要形式不仅是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直接影响服饰流行和衣着消费。通过支持各类机构每年举办国际服装博览会、国际设计师大赛、名模大赛等高档次、高水平的展会赛事,为时装模特的发展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拓展产业优化途径,推动时装模特业与服装产业发展的相互交融和相互促进。

3.建立院校专业培养、经纪公司运作机制,制订相关管理章程,促进时装模特业规范化发展

一方面,加快院校模特专业的培养力度,提升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商业化运作机制,规范模特经纪公司的发展,整合业内资源。这是加快时装模特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依托高等院校专业培养模特,进行系统的时装表演学科训练与人文社科类知识的学习,重视内在的修养与气质的培养。同时也要依托高等院校进行模特经纪人的再培训与研修,提高模特经纪人的职业素质。通过大型活动推举模特、通过著名品牌带红模特等等,改变通过模特大赛推星的单一途径。在相关行业管理机构的指导下(如中国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建立一套规范化章程,制订由经纪人、客户和模特共同遵守的原则,规范模特市场。

参考文献:

[1]吴卫刚,关洁.时装模特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埃弗雷特(美).服装表演导航[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