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唐甜甜

四川华西医院龙泉医院心血管内科6101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0月12日至2017年8月5日我院72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干预,在此操作下,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心理状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27±2.03)分、(26.39±3.45)分,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概率(100.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中,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况及护理质量,利于良好护患关系构建。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

心血管内科具有病情重、病种多等特点,涉及心绞痛、冠心病等多种危急重症,患者大多需要长时间治疗,病程及恢复期较长,加之生理疼痛、功能障碍等影响,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故而,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临床发现,常规护理模式效果并不显著。本文旨在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取2016年10月12日至2017年8月5日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72例),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均分为两组(完全随机原则)。对照组:年龄平均(55.16±4.03)岁,男女比20∶16(共36例),病程(2.37±0.69)年;在受教育程度方面,15例为初中及以下,14例为高中,7例为大学及以上。观察组:年龄平均(55.38±4.21)岁,男女比22∶14(共36例),病程(2.51±0.78)年;在受教育程度方面,17例为初中及以下,13例为高中,6例为大学及以上。两组上述资料比对差别微弱,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干预,遵医嘱实施各项操作,嘱咐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加强基础护理,确保病房温湿度适宜、干净卫生,科学使用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具体在于:①健康教育,入院时,主动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告知其疾病相关知识,如发生发展、治疗原则及预后等,重点强调注意事项及遵医嘱的重要意义,耐心解答患者心中疑问,消除其认知误区及顾虑,以自身专业性获取其信任,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病情稳定时,可指导患者适当进行体育运动,便于增强抵抗力、缓解情绪,活动量以患者耐受为准。②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消除其紧张陌生感,为其介绍心内科常用器械、制度等,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避免不良应激,密切注意患者语言、行为变化,评估其心理状况,根据不同文化程度、个性等,采取针对性疏导,以音乐疗法、注意力转移等方式,疏导其不良情绪,培养兴趣爱好,如手工、看书等,为其展示成功案例,提高其治疗信心,采取同伴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经验交流平台,以积极性高者为组长,带动其他患者,分享疾病保健知识,邀请治疗成功者现身说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病情。③家庭支持,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告知其心血管知识、疾病成功率、经济支出等,进一步提高家属治疗信心,予以患者真诚关怀,促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共同面对疾病。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心理状态及患者满意度。心理状态以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最高均为100分,得分越低表示情况越佳。患者满意度以我院自制问卷调查,涉及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2.0软件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总满意概率),高度对比价值表示为二者之间P<0.05。

2结果

2.1两组心理状况对比

两组干预前心理状况对比性不强,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别为(24.27±2.03)分、(26.39±3.45)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

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数据(100.00%)显然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近几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生概率不断增高,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大部分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因病情等因素,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不仅影响患者依从性,阻碍原有疾病的治疗,还会对预后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故而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意义重大。本文观察组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消除患者认知误区,便于保证患者配合度,并重点强调遵医嘱对疾病发展的意义,引起其重视,同时,针对不同文化程度及个性患者,采取针对性疏导,以音乐疗法、同伴护理等模式,增强其治疗信心,进一步消除不良应激,其次,做好家属思想工作,促使患者获得家庭支持,利于缓解焦虑、孤独等情绪。结果可见,两组干预前心理状况不具对比价值,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27±2.03)分、(26.39±3.45)分,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数据(100.00%)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显然,观察组所用方式更具优势,患者不良心理得到显著改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生活质量改善,系统性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认知,促使其更深入了解疾病,进而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消除心理负担,采用多种交流方式,保证沟通的有效性,避免传统护理模式的单一、被动等不足,进一步提高预后效果。

4结论

本研究结果中显示,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常规护理仅注重患者心理,而并未在心理方面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心血管内科患者经历病痛折磨,并且病程长,因此或多或少会包含一些负面情绪,除了在生理方面照顾患者外,加用一系列的心理干预措施,可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对患者的治疗有利。本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了心理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其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改善了患者负面情绪,因此患者更加配合,并且治疗期间心情更加放松,主观感受更加舒适,因此提高了生活质量,并且心理护理干预作为现阶段热门的护理方法,还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其与心理学以及其它学科的结合成果令人期待。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其可明显改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较常规护理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丽霞,邓小玲,陈远梅,邓凤有.护理干预提高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9):149-151.

[2]钱露.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2):212.

[3]宋红艳.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9):1142-1143.

[4]韩凤波.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7):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