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如何渗透学法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阅读教学如何渗透学法指导

代旭芹

代旭芹山东省平度市仁兆镇冷戈庄中学26670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那么语文教学怎样做才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获得学习语文的能力。

以阅读教学为例,如何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把研究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作为出发点,把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作为归宿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把教和学结合起来,用学法决定教法,教法渗透学法,即把学法指导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多做具体方法的操作设计,解决某一问题,应用什么样的方法,应给学生多做出示范。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得益,最终获得良好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一、讲授指导法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知识、规律和方法,教师应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让学生照这方法去实践。例如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方法有:摘用中心句概括法、层意归并概括法、取主舍次概括法等。在教学中,一一向学生做具体介绍,指导学生在概括段意训练中,对号入座。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就会逐步形成技能。

二、示范指导法

有的学法,光讲授解决不了问题,一定要教师作出示范,学生才能效法。例如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有关语速、停顿、语气、重音等朗读方法,教师在讲授的基础上示范后,再让学生去模仿,就会大大提高学生感情朗读的水平。

三、提示指导法

这种学法指导,是要教师在教学中的适当时间加一点拨、提示,让学生便于抓住要领,使问题迎刃而解。例如,教会学生用扩充课题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就可用提示指导法。譬如教学《我的母亲》一文,就可以用“一个……的母亲”进行提示,让学生在朗读课文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母亲”一词前面加一个什么样的形容词合适?根据课文中哪些段落的内容来这样加的?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回答补充,学生对“母亲”的形象就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教学:这样的一个母亲,“我”对她有哪些称呼?她对“我”有哪些影响?“我”对她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学生就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四、思路指导法

学习方法很大一部分属于思维方法,所以理清思路,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很重要的。例如指导学生如何解释词语,可教给学生这样的思路:先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而后在文章中根据上下文理解,看看在文章中用的是字面意思,还是在字面意思上做了延伸。以“学贯中西”一词为例,一篇文章讲一个老学者学贯中西,要求学生解释“学贯中西”,一词,就字面意思来理解:“学”是学问,“贯”是融会贯通,“中”是中国,“西”是西方,合起来就是说老学者中西方的学问都懂,也就是知识渊博的意思。文章用的是字面意思。再以“画蛇添足”为例,其字面意思就是蛇没有脚,画上脚就显得多余了。理解了字面意思再理解其比喻义就容易多了,就是比喻作多余的事情反而会弄巧成拙。这样久而久之的练习,学生也就学会了解释词语的方法,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渗透指导法

“自学能力是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形成的”。重视实践,在指导学习过程中渗透学法,是重要的学法指导方法之一。学习方法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学习步骤,二是学习技巧。教学中就要注意渗透这两方面的内容。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就可用渗透教学法教给学生分析句段的含义,进而达到领会文章含义的方法。课文的第一段是描写皇帝非常喜欢穿着打扮。先引导学生理解了这一段表面意思,再引导学生思考:皇帝为什么这么喜欢打扮?说明了什么?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得到第一段的含义:说明皇帝非常虚伪、奢侈、腐化。接着教师再让学生按照“先理解句段表面意思,再想想这是为什么,然后体会句段含义”的步骤方法,去理解课文中其它含义深刻的句段。

六、归纳指导法

学生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得到的学法比较零散。学不同的文章得到不同的方法,今天一点,明天一点,不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就会边学边丢,荡然无存。例如指导学生分段,有按时间顺序分段法、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法、按地点变换分段法、按空间顺序分段法等,这些方法不可能在学习一篇文章中全部获得。所以到一定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分段的方法,使学生得到的学法系统完整,以后运用起来,可得心应手。

七、对比指导法

良好的学法指导,学生不一定都能自觉接受。有时将正反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指导,让学生自己明辨择用。例如背诵,一种是死背法,即死记硬背,不仅花时间多,而且效率低;一种是活背法,即依照文章结构背诵,或借助想象背诵,或“化整为零再化零为整”背诵等。两种背法同时教给学生,实践检验,方法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对比法可教育学生,抛弃死背,运用活背。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没有固定的模式。进行学法指导,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教材特点而定,只有灵活运用,才能达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