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鼻咽腺样体肥大的术后护理

/ 1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鼻咽腺样体肥大的术后护理

简结英梁妙仙梁秀玲

简结英梁妙仙梁秀玲(广东江门新希望眼科医院529100)

【关键词】鼻咽腺样体肥大;鼾症;低温等离子;护理

腺样体亦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内环的组成部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6~7岁发育至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在成人则基本消失。若仍增生肥大,且引起相应症状者,称腺样体肥大,为一病理现象[1]。腺样体肥大是诱发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主要病因。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鼻塞、流涕、睡眠打鼾,儿童可见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上切牙突出,致咬合不良、唇厚,出现腺样体面容[2]。我院耳鼻喉科2008年4月~2011年06月对30例腺样体肥大患者进行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30例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15~42岁,平均23岁。病程5个月~10年。全部患者术前均经鼻内镜检查为腺样体肥大。临床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听力下降、鼻塞、流涕。耳听力下降者经声导抗及乳突CT检查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鼻塞、流涕者CT检查确诊慢性鼻窦炎。

1.2手术方法

患者取半坐卧位,颜面部及口腔消毒后,铺巾,1%丁卡因及0.1%肾上腺素充分收缩鼻腔及鼻黏膜后,在腺样体周围注射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取0°鼻内镜及鼻用吸引管吸尽腺样体表面及后鼻孔处的分泌物,取Reflex45型射频电极自腺样体侧缘向中部推压式斜行刺入腺样体组织内,深度为10mm,设切割能量为1~3级,每次持续10~15s,进行打孔消融治疗。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并随时向医生反馈,防止患者发生术中虚脱或窒息。

2效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术后经过严密观察及护理,无发生出血、窒息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均消失;慢性鼻窦炎鼻塞、流涕及分泌性中耳炎等症状消失,咽鼓管症状基本恢复正常,声导抗检测“A”或“As”型曲线图。随访通过鼻内窥镜检查:鼻咽腺样体肥大无复发。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入院评估及疾病宣教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及个人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相关疾病知识,做好各项检查前的解释及指引工作,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及恐惧。术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术前应保持鼻腔通畅,每天用0.5%麻黄素滴鼻液3~4次滴鼻。

3.1.2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为初次手术,对手术操作过程、术中是否疼痛及存在的风险、并对术后效果不十分清楚等等,多数患者可能会有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因此护士应在手术前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沟通交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结合病情以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其疾病相关的基本医学知识,讲解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消除对手术的顾虑,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3]。

3.1.3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常规准备,排除手术禁忌证,术前一晚剪鼻毛、刮胡须,禁食8h、禁饮6h,术晨测生命体征,遵医嘱术前用药。

3.2术后护理

3.2.1卧位

手术后采取半坐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术后伤口渗血或出血而引起误吸及窒息的发生,及时去除口腔内的分泌物。

3.2.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心电监护,密切观测生命体征,注意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尤其夜间睡眠时有无呼吸道阻塞加重,有无三凹体征,及时通知医生采取处理措施。

3.2.3观察出血情况

鼻咽部血管丰富,容易出血,术后嘱患者口腔内有分泌物、血液时,要轻轻吐出勿咽下,以便于观察伤口出血情况;有少许痰中带血属于正常现象,应交待患者及家属勿过分紧张;如吐出大量鲜血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2.4饮食护理

后5h后进冷半流质饮食,如:稀粥、汤面、蛋羹等。3d后进食软食,避免吃粗硬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多漱口、讲话、伸舌,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鼻咽粘连。

4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能彻底有效地消除鼻咽腺样体肥大,它具有安全、手术简单、操作时间短、术中病人痛苦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微创的理想治疗术式。在护理上重点为病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以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护理,科学地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加强健康宣教,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本组30例患者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纪维纲,姜小兵.双极射频等离子舌根缩容术[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6(7):363-364.

[2]宋桂兰,韩鹰鹏,任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J].吉林医学,2003,24(2):163.

[3]戎佩莲.鼻内镜下腺样体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7):4073-2.

(收稿日期:201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