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必修模块元素及化合物教学设计的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浅析新课程必修模块元素及化合物教学设计的变化

莫霞

关键词:新课程;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元素及化合物

课程教材中和旧教材中元素及化合物部分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旧教材中一章的内容缩减为现在的一节,并且标题也发生了变化,体现出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新教材的内容看似简单,只是点到为止,但实际上知识的覆盖面十分广泛,并且可扩展的空间很大。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选修中不再出现,必修模块的元素及化合物课程的核心功能和价值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新课程教学要求,新型课程元素及化合物教学设计必须做出相应的变化。

一、新课程必修模块元素及化合物教学设计理念及目标的改变

1.注重让学生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必修模块的元素及化合物课程的核心功能和价值是通过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新课改理念下的元素及化合物的教学应该能够体现物质性质研究的一般方法,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体现出课题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的结合。同时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的掌握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让学生学会用分类观和价态观来指导元素化合物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构成之一是化学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化学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包括知识的获得、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应用三方面。学生建立了分类观和价态观,不但可以让学生对课本涉及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进行分类和系统的学习,还可以通过对未知物质的分类预测其化学性质。同时,分类观和价态观的建立还为学生自主探究物质性质实验设计时,检验试剂的选择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分类观和价态观的建立对学生化学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注重观察法、类比法、归纳总结法等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元素基化合物教学设计中注重观察法、类比法、归纳总结法等自主学习方法的系统学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化学知识,从而保证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运用。同时,通过各种探究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在解决问题中的反思总结能力。化学学习过程的社交能力包括合作与求助,社交能力可以使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向其他人学习以及向他人寻求更多的帮助。

3.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化学教学理念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元素及化合物教学设计应该让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强调知识的自然生成,注重学生知识系统的构建。

二、新课程必修模块元素及化合物教学设计内容的改变

1.构建元素及化合物二维分类图

旧教材元素及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以族为单位,教学的一般顺序先学代表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让后是同族元素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及特性。旧教材更多关注的是每一代表物的性质,及同族元素之间的性质关系。新课程必修模块元素及化合物的内容只有常见的几种元素,这几种元素的教学除了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化学元素以外,更重要的功能是让学生通过认识这些物质掌握物质探究的一般规律。然而学生自主探究碰到的首要问题是对物质性质的预测,如果没有掌握性质预测的方向和一般规律,会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无法开展。预测物质性质的方法之一就是对物质对多角度交叉的进行分类,根据物质类别的通性进行性质预测。因此元素及化合物教学设计内容之一是让学生构建元素及化合物二维分类图,使学生性质预测有方向可循,同时让学生掌握同种元素不同化物之间的转化。

例如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教学设计中可让学生阅读课本列举的含硫物质,并把相应的物质填入如下的二维图表,从而为建立硫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从价态、分类两方面预测二氧化硫性质预测打下基础,

2.元素及化合物教学设计内容要注意为教材中知识能力的层级性

化学旧教材一直是按照单一的知识线索编排的。例如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是以族为单位编排,先是常见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进而归纳元素周期律再以其指导新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学习,而且元素及化合物在高中化学中占的比例相当大。新教材元素及化合物的教学分两个层级,必修1通过元素及化合物性质探究让学生掌握常见几种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这部分的教学设计重点是构建同种元素内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在并在教学中逐步让学生掌握物质性质探究的一般方法。必修2中元素周期表一章书教学也涉及到元素及化合物素及化合物的教学,这时候的元素及化合物教学设计重点是让学生构建同周期,同族元素间的性质关系。新课程要求老师一改“一步到位”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明确教材出现的几种元素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认识功能和价值,抓住核心的学科思想方法,,从学生认识发展出发,,对所学知识的进行整合,让学生学会掌握应用物质性质探究一般方法。教师只有把握好几种元素知识能力的层级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能用最合理的时间以最有意义的方式学习最有价值的内容

3.元素及化合物教学设计内容要体现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设计

旧教材元素及化合物教学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以老师为活动中心。主要表现为老师讲物质性质学生记。教师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2)课堂实验以教师演示为主,先讲性质后验证,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和创新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得不到应有的塑造和升华。

新课程元素及化合物教学设计内容必须打破这种现状,体现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要注意的启发探究式的教学程序,对问题的设计注意提出问题的层次性、逻辑性、递进性。在教学中能否使学生受到启发积极思考,关键在于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之后,通过对问题的假设或猜想→实验与观察→讨论与归纳→拓展与应用,培养学生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观察、记忆、表达、自主学习能力等。元素基化合物教学的设计,要注意还原知识形成的本来面目,以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以便向学生渗透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并注重学生对结论的自悟与发现,以改变传统教法中直接机械讲授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对问题的评析,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体现出自主合作的学习思想,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大量的实验素材,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化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给学生一双化学的眼睛,去观察认识探索化学的世界。

三、新课程必修模块元素及化合物教学设计的误区

误区一:担心学生高考成绩或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过多补充其它元素及化合物的内容

元素及化合物部分由旧教材的的五大族六个章节变成新教材的几节内容。老师们观念上一时转不过来就会不自觉的把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的教学都往高考上靠。这样做法往往会导致由于知识难点的集中和知识深度的增加,往往挫伤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同时,直接激发了课时不足的矛盾,在规定的学段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新课程下的元素及化合物的教学设计应该为学生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指明具体的方法与策略。学生一旦掌握了这样的研究策略,学会研究策略化,将能很好的实现迁移。如学生能把这种学习策略迁移到所有元素化合物(如铝及化合物、硫及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等)的学习中,将会整体提高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效率。

误区二:,实验探究就是拼桌子,分小组,热热闹闹做实验,小组代表报结果

如果物质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如果只是流于上述形式,那么必然会出现“学生探究乐了,考试砸了”的局面。真正的探究活动要精心设计,要把问题落到实处。因此元素及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不仅关注过程,同样也要关注结果。元素及化合物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完成对探究过程的总结、归纳与完善。而且对于内容的整合,不仅是知识层面的归纳,而且还应该有方法上的提炼和情感上的升华。没有探究后的总结、完善与归纳,学生将无法整合知识,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不完整的知识结构,不仅不利于知识的记忆,而且在应用时还无法有效的提取、迁移。所以,在元素化合物教学的最后环节,还应该对学习过程与结构进行整合。如在二氧化硫性质教学中针对二氧化硫氧化还原性探究的教学可进行如下教学设计:1、如何研究一种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2、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的方法证明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3、+4价的硫的物质具有怎样的性质?4、如何实现不同价态的硫之间的转化等问题。这样不仅很好地对不同价的硫的化合物性质的认识与整合,而且对如何开展物质性质的研究进行了提炼与升华。此外,还可以设计利用二氧化硫与各含硫物质的转化关系寻找酸雨的治理办法的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对各种价态的含硫物质之间转化的现实意义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化学知识的价值与意义。

误区三: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没有考虑学生知识和能力现状

化学教师是学了多年化学的人,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在脑子里已经系统化,在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会犯一厢情愿的毛病。为此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首要进行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思维习惯,实验操作能力等等,然后根据不同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设计方案及设问方式。例如,同样是二氧化硫性质预测的设问,对于能力强已掌握一定物质研究方法的学生可以这样设问“请根据我们所了解的物质性质分析方法预测二氧化硫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对于能力稍差的可以这样设问:“请根据SO2物质类别和硫的化合价的角度预测测SO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对能力更差需要步步引导的学生,可以把上述问题分成分类预测和价态预测两个问题,分类预测可先提示二氧化碳的性质再让学生根据SO2的物质分类进行预测。价态预测可先复习氧化还原理论然后针对二氧化硫中硫的价态预测其性质。总之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一定要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通过整合知识,优化设计方案,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分层次的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第七中学

邮政编码:5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