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机械教学改革措施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关于中职机械教学改革措施的探讨

欧俊

欧俊(广西梧州市城市建设技工学校广西梧州543002)

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职机械专业承担着为我国培养基础机械技工人才的重任,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相当大,许多地区中职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供不应求,企业里很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差不多,还有一些企业主动和学校合作,希望能培养各类企业需要的机械专业人才。这种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对中职学校机械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解决了企业用工的需求,同时也让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文化进入了校园,推动了中职学校机械专业的发展。可是,由于中职学校的现状、教育体制的束缚等,要求中职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就中职机械专业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一、目前中职机械教学的现状

1.师资力量缺乏

高新技术的发展,引起了高新技术人力资源的紧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的流动日益市场化,优秀的机电一体化人才纷纷被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吸引,引起了机电类师资数量的紧缺。另一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新兴的技术产业,对教育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原有的教员面临知识更新、年龄老化等问题。

2.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存在问题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校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时的教学方法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暗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对话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游戏式教学等纷纷涌现,并日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但在教学法的运用上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际性,即要将课程内容的繁、难、旧、深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突破和解决,以适应学生个体差异与社会职业需要,展示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时代性、适应性,让学生科学地、轻松地掌握知识。

3.现有多媒体课件对素材的整合与制作不够合理

据我们对我校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课件制作与运用的调查发现,至今有许多教师缺乏制作课件的能力,有的教师会用多媒体课件,但怎样用好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想得较少;还有的教师尚未接触多媒体课件,更不能制作课件。如何加快中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教学,如何提高中职教师学会课件制作技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4.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手段不灵活,不能根据课程的性质灵活选用,而且缺乏一些反映机电专业先进技术的课程。现有的课程设置也缺乏弹性,没有设置一定比例的选修课,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不同岗位的需求。课程门数较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冲击了实践教学,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中职机械教学的改革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应加强对现有教师进行机械技能强化培训,同时可以有计划地从大型厂矿企业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积极为他们开展教学素质培训,帮助他们尽快过好教学关,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搞好机械教育奠定师资基础。中职学校应从企业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加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从而提高机械专业的教学水平,缩小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要求的差距。

2.加大实践教学环节

(1)购买或录制大型现代化制造企业的高性能加工装备、先进制造过程和生产管理方面的录像或光盘,可以使学生对工程实践有直观形象的认识,对现代制造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有更深的了解;尤其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工程实践在制造业中的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借助计算机和高档图形软件(如Solidworks、Pro/Engineer),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数控机床及其编程仿真系统,如JIBIC公司的CNC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上模拟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操作、编程和加工过程、故障检测;利用LAB、LABVIEW软件,开发虚拟仪器,虚拟仿真系统。

(3)植入多媒体技术,开展CAI工程实践教学,对实践教学中的操作步骤、要领与技巧,以及实践中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微观组织、结构变化、形成过程等以动画形式直观体现出来,以提高教学的起点和授课信息量,提高教学的质量。

(4)探索合作教育的模式,把单一的培养模式改变成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合作教育是一种将校内学习和校外工作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通过与本地区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基地,或将学生送到企业实践锻炼一段时间,或每学年设置为三学期制,其中两学期在校内学习,一学期在校外进行实践工作,目的是为了加强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毕业后顺利就业提供机会。

3.课堂管理要严格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职业学校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我校成立了督导考评小组,定时定期对师生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及时公布考核结果。学生从实习、实训到实验都订有一整套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对我校实施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提供了有力条件。

4.科学合理设置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机械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很多,课程设置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性格、心理及生理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机械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的任务可以由学校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高的优秀教师负责,因为他们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等具有较多的了解,还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在机械教学中,教师有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设置,便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5.有效合理地应用现代教学手段

运用计算机的动画制作技术,可将一些难以想象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机械运动过程和工作原理制成多媒体课件,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巧妙地将现有教具与多媒体课件结合使用,使那些难以想象的机械运动过程和工作原理演示出来。清晰的图象、机器的虚拟装配、机构的运动仿真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力,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平面连杆机构部分教学时,在传统教学中我们通常是用自制的铰链四杆机构在课堂上边演示、边作图、边讲解。虽然这种方法也能直观地表达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但讲到其基本性质、急回运动、极限位置、死点位置及机构的演化时就力不从心了,原因是从老师手里所演示的机构及黑板上的板画反映不出机构的运动特性、受力情况、机构的演化过程;特别是导杆机构各种类型的杆件的相对运动更难以表达。而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轻松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总之,职业教育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而经济建设的运行在于企业和市场,机械专业作为中职学校众多专业之一,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要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所培养的人才才能受到企业和市场的欢迎。若中职学校的机械专业在改革和发展的策略上紧跟时代的步伐,保持与市场的一致性,或领跑在企业用工需求之前,那么整个机械专业的发展势头必然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熊云雷机械教学方法创新分析[J].湖南农机,2012,10。

[2]郑琦芳媒体展示教学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教学方法),2012,(4)。

[3]梁平对中职机械教学改革策略的分析[J].考试周刊,2012,14。

[4]何婕中职机械教学改革策略分析[J].读与写杂志,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