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1

指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董建忠文艳艳

董建忠文艳艳(甘肃兰州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骨科甘肃兰州730080)

外伤性手指皮肤缺损,尤其是残端骨外露很常见,常伴有骨、关节、肌腱等深层组织损伤或外露,通常需皮瓣移位,甚至残端骨短缩,才能完成创面的覆盖。2008年5月~2011年10月,我们应用带指背神经筋膜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2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18~50岁,平均28岁。手指近中节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2cm×1.5cm~2.5cm×2.0cm,末节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0cm×1.5cm~1.2cm×2.0cm,为切割伤、压砸伤、机器致伤,同时伴有肌腱或骨外露。

1.2手术方法采用臂丛或指神经阻滞麻醉,上臂上气囊止血带。(1)带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设计:根据创面情况在伤指近节指背或中节指背设计四边大于创面0.1cm的皮瓣。首先确定皮瓣的蒂部,以指间关节掌横纹与侧中线的交点处为血管蒂旋转点,以指动脉背侧远端穿支为蒂的指神经背侧支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宽0.5cm的筋膜蒂为血管蒂,长度为1.0cm~1.2cm。轴线为以原点向近端引出与指侧方中线成30°~40°角的射线,指间关节背侧支及其周围宽0.5cm的筋膜蒂为血管蒂,长度为1.0cm~1.2cm。示、中指损伤皮瓣设计于手指的尺侧,环、小指设计于桡侧,但均以损伤程度较轻的一侧为先。指动脉背侧远端穿支为蒂的指神经背侧支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范围:近端可达掌骨头远端,远端可达远侧指间关节近端,两侧均不能超过手指侧中线。创缘的近端与旋转点之间的距离即为血管蒂的长度;(2)皮瓣切取:按设计线于近端切开,在伸肌腱膜浅面游离,保留薄层腱膜,将皮瓣与深部组织缝合一针,按此层面切开皮瓣四周并游离,边切取边缝合固定数针以防止皮瓣与基底营养血管分离。指背静脉近端予以结扎,远端带入皮瓣内。游离血管蒂应携带约0.5cm宽的筋膜组织,远端指背静脉应尽可能包含于蒂部以增加皮瓣学运。皮瓣全部掀起后,松止血带,观察皮瓣血运,如血运良好,则将皮瓣与创缘作间断缝合。切取皮瓣时,注意携带指神经背侧支,术中与指神经作端端吻合,有利于皮瓣的感觉恢复。供区创面取前臂全厚层皮片植皮,打包加压包扎。

2结果

术后2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5例,随访时间4~12个月。皮瓣感觉恢复S25例,S38例,S42例;皮瓣色泽红润、质地柔软、不臃肿,无色素沉着,手指指间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供区植皮无明显瘢痕挛缩。

3讨论

3.1以指动脉背侧支远端穿支为蒂的指神经背侧支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优点:(1)供血动脉尽管细小,但较为恒定,变异较少,构成岛状皮瓣便于应用;(2)手术操作层次较浅,视野清晰,不用解剖血管蒂,对供区外形、功能影响较小;(3)皮瓣与指掌面皮肤在厚度、质地和颜色等方面都极相似,术后效果好;(4)不牺牲主干血管,创伤小;(5)皮瓣感觉可恢复。缺点:(1)供区在暴露部位,手指近节或中节背侧留有明显的瘢痕;(2)植皮区偶有轻度挛缩,颜色外观不佳。

3.2术中注意事项:(1)因皮瓣的供血动脉为微小动脉,术中可同时切取宽约0.5cm至1.0cm的筋膜蒂,同时注意保护指动脉关节支血管,皮瓣蒂部设计时一般切取至指间关节以近约0.3cm,以该处为旋转点;(2)注意蒂部切口的缝合,将皮瓣的蒂部设计成三角尖皮瓣,移位时嵌入蒂部可减少皮肤缝合张力,有利于皮瓣的供血及静脉回流;(3)皮瓣切取范围不要超过指间关节关节横纹,否则会引起术后关节功能的障碍;(4)皮瓣游离后,放于原位,送止血带后观察皮瓣血运;(5)供区采用全厚层皮片植皮,术后对手指功能影响较少。

参考文献

[1]宋建良,李松春,范希玲,等.皮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及指部损伤.中华手外科杂志,1994,10:233-235.

[2]芮永军,徐建光,顾玉东.以上肢浅表皮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中华手外科杂志,1997,13:226-230.

[3]芮永军,寿奎水,徐建光,等.以手部皮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中华手外科杂志,1998,14:70-71.

[4]张世明,王保山,曹艳,等.远端蒂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腹创伤缺损.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331-334.

[5]柴益民,林崇正,邱郧永,等.带皮穿支血管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中华整形外杂志,2006,22: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