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CT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CT研究

柳浩李湘胜李琴谢东海姚汉兵

柳浩李湘胜李琴谢东海姚汉兵(长沙市第四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目的研究CT测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41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依据AHI视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以同期本院住院部中无睡眠打鼾、无白天嗜睡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研究组CT扫描结果对比两组与研究组内CT扫描结果差异性。结果CT扫描研究组上呼吸道平面狭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上呼吸道容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内上呼吸道狭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CT扫描可以确定大部分OSAHS患者上呼吸道的解剖性狭窄部位,对于OSAHS患者的术前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OSAHSCT定位诊断

【中图分类号】R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4-0086-02

OSAHS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上呼吸道解剖性狭窄和局部软组织的易塌陷增强是其主要的原因[1]。为使手术治疗具有更好的针对性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有必要在术前对患者上呼吸道的狭窄或阻塞部位做出正确的定位[2]。本院对OSAHS采取CT扫描以了解其上呼吸道狭窄情况,阳性检出率效果满意,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长沙市第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9月-2012年3月住院的41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其中男40例,女1例;年龄为26~61岁,平均39.7岁;病程为0.5~28年;体重指数(BMI)为22.8~41.8,平均29.2。根据AHI把研究组分为轻、中、重度三组,AHI5~20次/h为轻度组,AHI21~40次/h为中度组,AHI>40次/h为重度组[3];轻度组7例,中度组11例,重度组23例。以同期在本院住院的非OSAHS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为19~62岁,平均37.1岁;BMI为21.3~25.2,平均22.7。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具有统计学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CT扫描方法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清醒状态下上呼吸道螺旋CT扫描。采用SiemensSensation64层螺旋CT,扫描条件:240kV,100mV,螺距1~1.5,层厚1~2mm,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头颈部取伸屈中间位,从鼻咽顶到声门之间的区域进行螺旋扫描,扫描过程中患者保持平静呼吸,勿做吞咽动作。扫描完毕后应用多平面重组进行上呼吸道三维重建,应用CT图像工作站测量各项指标。

上呼吸道分区参考李树华等[2]的分区方法,以软腭游离缘、悬雍垂、会厌尖游离缘为标志将上呼吸道分为软腭后区、悬雍垂区、舌后区和会厌区。各部分气道各取一个平面测量:软腭平面取硬腭下缘0.5cm平面,悬雍垂平面取悬雍垂根部下0.5cm平面,舌根平面取会厌游离缘上1.0cm平面,会厌平面取会厌尖游离缘下0.5cm平面。上呼吸道容积指从后鼻孔后缘到声门水平之间上呼吸道的容积。测量指标包括:上呼吸道各平面横截面积,上呼吸道容积。

1.2.2上呼吸道狭窄诊断标准参考李树华[4]测量出的国内健康成年人上呼吸道各平面横截面积的下限值,小于该平面下限值的为该平面狭窄。软腭平面横截面积下限值男性为93.78mm3,女性为85.07mm3;悬雍垂平面横截面积下限值男性为124.76mm3,女性为116.24mm3;舌根平面横截面积下限值男性为180.68mm3,女性为166.73mm3;会厌平面横截面积下限值男性为216.28mm3,女性为199.17mm3。

1.2.3数据应用SPSS11.0forwindows软件处理。根据资料及设计类型的不同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比率的χ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CT扫描结果

研究组患者CT扫描详细结果见表1。

表141例OSAHS患者CT扫描狭窄部位及例数狭窄部位病例数占比

2.2CT扫描上呼吸道狭窄阳性结果

研究组中CT扫描狭窄阳性率为92.7%,而对照组狭窄阳性率为0%。采用两独立样本比率的χ2检验,统计结果示P<0.05,研究者和对照组的CT扫描狭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表2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呼吸道平面狭窄出现率的比较n(%)

组别狭窄例数无狭窄例数

研究组38(92.68)3(7.32)

对照组021(100)

χ234.75634.756

p<0.05<0.05

2.3CT扫描上呼吸道容积结果

研究组中上呼吸道容积的平均值为26969.13mm3,对照组平均上呼吸道容积为36457.78mm3,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上呼吸道容积有显著差异性(见表3)。

表3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呼吸道容积比较

组别例数平均上呼吸道容积(mm3)

研究组4126969.13

对照组2136457.78

p<0.01

2.4研究组内上呼吸道容积对比

研究组中根据AHI分为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和重度OSAHS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间统计结果均P>0.05,各组间平均上呼吸道容积无显著差异(见表4)。

表4研究组各组间上呼吸道容积的比较

组别例数平均上呼吸道容积(mm3)

轻度OSAHS组729211.43

中度OSAHS组1124217.27

重度OSAHS组2328037.83

p>0.05

3.讨论

目前虽然有多种方法可以对OSAHS患者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部位做出提示,但临床上仍需要简单易行且有效的经常方法。CT扫描可以精确的测定上呼吸的各平面的横截面积。既往的研究证明,健康人和OSAHS患者的上呼吸道横截面积存在明显差异。

本研究中41例OSAHS患者行上呼吸道CT扫描,38例患者发现单个或多个平面存在狭窄,其中悬雍垂平面为上呼吸道最常见的狭窄平面。29.3%(12/41)的患者存在多个平面狭窄,多为悬雍垂平面及其周围平面的狭窄。本研究中,CT扫描的阳性率达92.7%,有3例患者未发现上呼吸道狭窄平面。这是由于OSAHS患者和健康人上呼吸道各横截面积存在较大的交叉区域所致,因此不能根据OSAHS患者上呼吸道CT扫描测量结果对上呼吸道是否存在解剖性狭窄做出判断。我们的研究中,正常对照组上呼吸道CT扫描无狭窄平面出现,研究组和正常对照组狭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中CT扫描未发现狭窄的患者中,其中2例为轻度OSAHS患者,1例为重度OSAHS患者。上述3例患者的OSAHS发病主要是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塌陷造成的,CT扫描未发现上气道狭窄的患者可能与引起OSAHS的其他病因有关。通常认为清醒时发现的阻塞部位较睡眠时发现的少,清醒状态下平静呼吸时CT扫描测量所提示的上呼吸道狭窄部位基本就是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时上呼吸道发生阻塞的部位。不同状态下OSAHS患者上呼吸道狭窄部位一致,在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时上呼吸道狭窄平面较清醒时明显变小或闭锁。因此可以认为,CT扫描可以发现大部分OSAHS患者上呼吸道解剖性狭窄部位,而CT扫描测量中无明显狭窄平面的OSAHS患者OSAHS发病的原因可能和上呼吸道顺应性增加有关。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结果表明CT扫描正常人与OSAHS患者的上呼吸道狭窄率及上呼吸道容积均有明显差异,说明CT对于OSAHS的诊断及术前上呼吸道狭窄定位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潘黎明,严建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口咽腔大小的相关分析.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13(3):113-115.

[2]徐袁瑾,卢晓峰,张志愿,等.上气道压力测定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定位诊断中的价值.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4,2(3):155-157.

[3]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依据和疗效评定标准及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适应证(杭州).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37(6):403-404.

[4]李树华,曲胜,董莘,等.正常成人上呼吸道CT测量及其意义.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2,20(6):44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