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种子中毒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曼陀罗种子中毒1例

汪翠萍李肖荣

汪翠萍李肖荣(安徽省当涂县解放军第八六医院精神科243100)

一、病例

男性患者,72岁,入院当日凌晨3时突发情绪烦躁、语无伦次伴有耳闻人语,说看见衣服里有虫子,称袜子是鸟而作驱赶动作,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变得迟钝,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既往体质健康。查体:脉搏94次/分血压170/110mmHg,意识轻度模糊,兴奋不安,双手频繁的摸索,面色潮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mm,双侧瞳孔直接反射、调节反射稍迟钝,精神检查:反应迟钝,近记忆力障碍,有错构、错觉、视幻觉、听幻觉,思维散漫,情感、精神运动呈不协调性兴奋。予安定镇静、生理盐水促排、营养神经对症治疗,第二日下午意识恢复,反应稍显迟钝,情感、精神运动稍呈不协调性兴奋,幻觉、错觉、错构消失,思维恢复正常,主诉排尿不畅。第三日脉搏72次/分,血压140/90mmHg,精神症状完全消失,面色潮红明显好转,排尿恢复正常,对入院经过无记忆。追溯病史——在发病前两日连续服食用5斤白酒泡制曼陀罗种子(约2克重)的药酒,每日两顿,每次约半两。入院时头颅MR: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胆碱酯酶14529U/L(正常参考值4300~10500U/L)。根据以上,明确诊断1、曼陀罗中毒2、脑梗死,1周后复查胆碱酯酶15622U/L。9日后病情完全恢复出院。

二、讨论

(一)、陀罗(daturastramonium)又名洋金花,金株有毒,以种子含毒量最高,主要成分为莨菪碱及阿托品[1]。曼陀罗中毒一般在食后0.5—2小时出现症状,早期症状为口、咽发干,吞咽困难,声嘶,脉快,瞳孔散大,皮肤干燥潮红等,继而可出现谵忘、幻觉、躁动、抽搐、意识障碍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常于12—24小时出现昏睡。呼吸浅慢、血压下降以至发生休克、昏迷和呼吸麻痹等危重征象[2]。中毒的程度与年龄、服药方式及个体耐受性有关。

(二)、本病例因听信民间偏方,使用曼陀罗种子泡制药酒饮用,连续饮用2日后出现神志轻度模糊、烦操不安、记忆障碍、错觉、幻觉伴有皮肤潮红、心跳增快、血压升高,在诊断未明的情况下,未予洗胃治疗,未使用拟胆碱药物,经生理盐水促排泄及安定镇静等对症经治疗后48小时病情恢复,应判断为曼陀罗轻度中毒。

(三)、曼陀罗作为中药,常用量为0.3~0.6g,煎服;研末服用,每日90~150mg。因使用者难以掌握剂量,极易因用药过量而致中毒。成人食果三枚即可中毒;小儿内服3~8粒种子即可发生曼陀罗中毒。本病例为老年男性,用2克曼陀罗种子(约50粒种子)泡制5斤白酒,口服2日计2两药酒出现轻度中毒症状,因此认为中毒剂量因毒性进入的途径及年龄、健康状况而异。

(四)、观察本例,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胆碱酯酶数值在治疗后未呈相应的下降,因此认为曼陀罗中毒的病情恢复程度与胆碱酯酶数值可呈分离状态,病情的恢复的指标不应单以胆碱酯酶的数值来判断。

(五)、患者入院时血压升高,头颅MR提示腔隙性梗塞,但其病情程度不能解释临床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明确定位体征。因此在诊断时应当详细了解病史,以资明确诊断,不要被辅助检查的结果迷惑,忽视导致发病的真正病因,而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敦玲.曼陀罗中毒休克误诊1例报告[J]中国实用医学,2010.12(2):101-102.

[2]严硕.成功救治曼陀罗中毒1例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5(3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