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心理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心理治疗

国洪桥

(霸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河北霸州065700)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7-0270-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及糖尿病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大概10%的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足溃疡,1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将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足溃疡或坏疽,14%~24%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需要截肢,在非外伤性下肢截肢患者中,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所占比例超过一半,而且愈合困难,住院时间长,花费大,预后差,致死致残率较高,是仅次于冠心病位居第二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痛苦,同时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甚至丧失治疗信心,我科在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内分泌科、外科、骨科及其他相关科室组成糖尿病足溃疡治疗小组,针对每一名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不仅减轻患者对疾病的焦虑与恐惧,而且也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6年9月住院期间诊断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36例,诊断参照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标准,按照Wagner分级标准,足溃疡Wagner分级评定为1~3级。其中1级(肢端皮肤有开放性病灶,血庖、水疱、鸡眼或胼胝、冻伤或烫伤及其他皮肤损伤所引起的皮肤浅表溃疡)25例,2级(感染已侵犯深部肌肉组织,常有蜂窝织炎、多发性脓肿及窦道形成,或感染沿肌间隙造成足背贯通性溃疡,脓性分泌物较多,但肌腱韧带尚未破坏)6例,3级(肌腱韧带组织破坏,蜂窝织炎融合成大脓腔,但是骨质尚未破坏)5例;溃疡分别位于足跟、跖趾、踝部及胫前等处。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49岁~77岁,平均年龄55.1岁,糖尿病病程11~25年。

1.2方法

分为常规治疗和心理治疗。

1.2.1常规治疗:积极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下肢循环、营养神经。具体为积极控制血糖、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全身代谢紊乱。(1)抗感染:选择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同时,做足溃疡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然后选择敏感抗生素,控制全身和溃疡局部感染,减少溃疡蔓延扩大和毒血症、败血症的发生。(2)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应用扩血管、抗凝等药物,改善患者下肢微循环,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改善肢体缺血、缺氧,使大血管和微循环再疏通,使溃疡局部供血有良好改善,并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改善神经损伤。(3)足溃疡局部采用我科自制“生肌愈溃膏”换药处理,用“生肌愈溃膏”,涂于溃疡面,疮面涂药膏厚3mm,用药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一次。

“生肌愈溃膏”是我科从2010年开始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用“乌梢蛇、珍珠粉、冰片、麝香按比例加用蜂蜜”配制而成的,并于2013年10月经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立项《生肌愈溃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课题编号:201329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麝香主含麝香酮、雄素酮、5β-雄素酮、胆甾醇物质、氨基酸、脂肪、蛋白质等,能够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尚有镇痛功效,对炎症病理发展过程中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期、白细胞游走期和肉芽形成期这三个阶段均有影响,其抗炎作用可与氢化可的松相比;乌梢蛇含骨胶原,蛋白质、脂肪、17种氨基酸、果糖1,6-二磷酸酯酶,具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作用,能增强抗体生成量,增强吞噬细胞活力,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珍珠粉含有18种人体所需氨基酸,包括脯氨酸、丝氨酸、胱氨酸、甘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等,它们通过参与机体代谢,促进人体细胞再生,促进新生细胞合成,并通过参与细胞DNA的代谢,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创面组织老化增生;冰片具有抗菌、抗炎、止痛作用,并能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还可以促进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蜂蜜含葡萄糖、果糖的混合物、少量的蔗糖、挥发油、蜡质、有机酸、花粉粒及微量的泛酸、烟酸、乙酰胆碱和维生素A、D、E及大量碳水化合物,并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能抗菌、进行免疫调节,并能促进机体受伤组织的复原,使表皮组织生长愈合。通过临床实践表明,“生肌愈溃膏”具有抗菌、抗炎、镇痛、促进细胞再生、促进创面愈合、进行免疫调节的作用。

1.2.2心理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对糖尿病足溃疡缺乏了解而易产生焦虑、恐怖、抑郁等心理障碍,我们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和病人沟通,做好每一名患者的心理治疗,为病人排解压力,培养病人积极向上的心态,战胜疾病的信心。(1)个别心理治疗:这是一种普遍应用的心理治疗方式,临床医师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个别谈话形式进行的心理治疗,交谈的目的在于临床医师了解疾病发生的过程与特点,帮助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掌握自己疾病的情况,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接受临床医师提出的治疗措施,并与临床医师员合作,与疾病作斗争[1]。(2)集体心理治疗:这是临床医师把有同类问题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组织起来进行的心理治疗。我们把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数个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组成。集体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讲课、活动与讨论。根据病人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因素及观点,深入浅出地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讲解有关的症状表现、病因、治疗和预后等。使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了解问题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消除顾虑,建立信心[2]。个别心理治疗与集体心理治疗还可以结合起来,集体心理治疗着重同类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共同的问题,个别心理治疗侧重解决病人的具体问题。(3)家庭心理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病程长,迁延不愈,面临家庭成员长期护理产生的不耐烦情绪、以及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患者易产生抑郁、焦虑心理,严重影响睡眠、饮食,从而影响血糖水平,加重糖尿病足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我们根据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采取家庭会谈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气氛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家庭成员共同努力使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适应家庭生活[3]。

3.总结

随着糖尿病患者逐年上升,糖尿病足患病率呈较快上升趋势,即便是及时采用目前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仍有1/4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需要接受足部截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因长期生病,并面对致残率高、截肢的危险和经济负担,加之患者对糖尿病足溃疡缺乏认识,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对血糖、食欲和睡眠均造成不良影响[4]。由于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进而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论是心理治疗还是心理咨询在国内外都十分普及并且日益被社会认可,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护理、预防涉及多学科、全方位。我们通过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问题进行有效、细致的心理治疗,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及内心的焦虑,使患者提高了治疗的顺应性及认知水平,对挽救患者下肢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糖尿病足溃疡治愈率,减少致残率,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静,何春秀.心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难治性溃疡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04:597+599.

[2]逯海波,褚月颉,郝兆虎,郑志魁,丁群,孟树优,王鹏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心理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03:420-422.

[3]卢柳霞,徐红,陈彩凤.疼痛应激干预护理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08:11-13.

[4]谢纳新,谢丹,聂晓旭.32例老年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05: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