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原因及可靠运行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原因及可靠运行措施

申财强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市永年区供电分公司河北邯郸057150

摘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有效运行和全面控制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出现重大问题的稳定性,降低各类隐患和事故造成的风险和损失,制止更严重后果的产生,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必须重视对继电保护的分析与研究本文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的运行、设备、开关故障作为分析对象,提出了实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有效处理的措施,希望能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功能实现有所借鉴。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解决办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成功运用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使得未来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具有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点。

我国继电保护学科、技术、继电器制造和人才队伍培养从无到有,在小活吸收国外先进继电保护设备和运行技术的基础上,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队伍。经过60年的发展和探索,我国已经建成了继电保护研究、设计、加工制造、运行维护和教学的完整体系。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分析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事故预警作用,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应该具有可靠性、快速性、灵敏性、选择性等特性,进而起到快速、有效的电力系统保护作用,促进人们生产生活平稳进行。此外,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的启动阶段、判断阶段、闭锁阶段中通过控制元件的状态进行故障防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不稳定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电网结构因素以及安全管理等,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不稳定的原因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有助于帮助电力系统主管或维修人员及时解决问题,进一步推动电力系统稳定性,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大众。

1.1人为因素

继电系统的安装、维修以及日常检查等都离不开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支持,这就使得继电保护维修人员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处于关键地位。继电保护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态度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稳定性。继电保护维修人员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维修环节认真检查,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才能保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稳定性。此外,高科技等新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大范围使用,对继电保护维修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继电保护维修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巩固自我,促进电力系统的平稳健康发展。

1.2设备因素

继电保护装置自身质量及保障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的软件设备也是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1)继电保护装置包含断路器、通信设备、绝缘装置、交流电压切换箱等,共同作用与继电保护装置的数据输入、逻辑分析、数据转化等环节,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起着关键作用。电路老化、故障等问题出现在断路器、通信设备、绝缘装置、交流电压切换箱等继电保护装置中将直接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从而引起电路不稳定。

(2)电力系统的软件设备作为继电保护装置的指令发出源,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作用。电力系统的软件设备直接影响继电保护系统的数据输入、数据分析、数据转化等数字化流程。只有保障电力系统的软件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继电保护装置正确、有效的运行。

1.3电网结构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用电量不断增加。电网结构作为决定电网输电量的重要结构,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电网结构后期的拓展性。此外,电网建设初期应充分考虑人们日常用电的高峰期需求量,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的稳定。

1.4安全管理因素

安全管理因素是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电网管理模式落后、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安全管理因素都容易造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题。只有加强管理模式的先进性,而且电网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维修等,才能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二、提高继电保护可靠运行的措施

2.1设计和优化

设计人员在进行继电系统软件设计的时候,通常使用备用切换以及多数表决等方式,它们能够有效改善继电保护的可用性,对提高可用性指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也能够让误动率有所下降。另外,多数表决方式将可靠性固定在规定范围内,从而不断提高该指标。备用切换方式能够对可用度指标进行改变,然而这种方式对于其他方面并没有明确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还必须要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方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继电保护系统的优化设计应该要在提高可靠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装置数量,以节省资金,实现资金的最小化。在进行实际运行的时候,设计人员应该将系统可靠性指标放在首位,依靠该规定进行设计。

2.2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过程中,指标计算与继电保护系统两者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其中包括:装置的发展、使用、评价和改善等。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能够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况进行确定。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则主要是指,系统装置在规定范围内出现了动作故障的时候,应该对该动作进行及时制止,避免误动作的产生。要进一步合理正确地评价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工作人员必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对工作率指标进行科学计算,并将计算结果纳入到故障动作范围中。另一方面,要对工作率进行细分。正常情况下,高效的工作率主要由两个方面来组成,分别是正确的动作率和不正确的动作率。通过这两种划分,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二次回路的切换。由于辅助装置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辅助装置的可靠性,注意对新器件的引进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束语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继电保护技术带来了质的飞跃。继电保护从原理到硬件结构均日趋成熟,满足了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然而,多年来的运行经验表明,继电保护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保护误动、拒动现象时有发生,大面积停电风险依然存在。因此全面审视继电保护系统的状态及其风险,深化运行理论及技术,对于提高继电保护系统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