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骨折患者骨密度影响的Meta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3

中医药对骨折患者骨密度影响的Meta分析

谢洪端(通讯作者)郑宇韬张时亮谢文彬陈川

连江县医院骨科福建连江350500

【摘要】目的:评价中医药对骨折患者骨密度的治疗作用。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

BIOSIS,Oviddatabases与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并提取资料,统计软件采用RevMan5.1.0。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总计899例(其中中医药疗法组461人,其它疗法组438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后骨折患者的骨密度有所改善(MD=0.10,95%CI:0.04至0.16,P=0.001;heterogeneityX2=67.58,P<0.00001,I2=88%)。治疗前中医药治疗组与其它方法治疗组的骨密度无明显差异(MD=-0.01,95%CI:-0.02至0.01,P=0.54;heterogeneityP=0.85,I2=0%);而治疗后,中医药治疗组的骨密度比其它方法治疗组明显改善(MD=0.07,95%CI:0.03至0.11,P=0.001;heterogeneityP=0.0003,I2=73%)。结论:骨折患者使用中医药能够提高骨密度,对预防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作用,临床上可以根据中医理论合理使用中医药。

【关键词】中医药;骨密度;骨折;骨质疏松;Meta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308-03

1.前言

骨折患者多因患肢制动、创伤反应、手术刺激及术后早期不能负重活动等因素出现局部或全身骨量丧失及减少。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骨折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例数也逐年增加[1-2]。许多药物对骨质疏松具有治疗作用,然而药物的高效持久作用却难以保证[3]。而中药能够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具有重要的作用[4],一般认为中药能够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从而能增强骨密度[5-7]。过去十年,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了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作用,然而很少文献对这些研究做出定量的合并,因而其研究结果的评价缺乏独立性。因而,本文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中医药对骨折患者骨密度影响进行汇总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价中医药对骨折患者骨密度的治疗作用,以便指导临床实践。

2.资料和方法

2.1文献检索分别以“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TraditionalChineseDrug”、“TCM”、“TCD”、“TCMandTCDtherapy”、“bonemineraldensity”、“bonedensity”、“BMD”和“中医疗法”、“中药疗法”、“中医药疗法”、“骨密度”及“骨矿含量”等为检索词,以英语和汉语为检索语种,运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BIOSIS,Oviddatabases与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1990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20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预防)骨折后骨质疏松的临床对照实验文献,然后通过各种方法查找文献原文。

2.2纳入与排除标准

2.2.1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骨折患者的骨密度;②研究设计:对照试验;③干预措施:治疗组采用中医药疗法,对照组采用其他疗法;④结局测量指标:骨密度。

2.2.2排除标准①摘要、信件及会议记录;②末提取到足够的资料用于数据合并;③原始文献试验设计不严谨。

2.3资料提取采用双人平行摘录方法,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复习所有文章的标题,如果文章的标题显示这篇文献有可能符合入选标准,即找到该文的摘要并复习,然后选择潜在合格的文献。对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阅读全文以最终确定是否符合纳入要求。两位评价者交叉核对试验结果,对有分歧而难以确定是否纳入的试验通过讨论或由第三位评价者决定其是否纳入。对入选文献摘录作者姓名、患者数量、治疗方案、用药时间、文献出版时间、Jadad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的骨密度。

2.4偏倚风险评估和文献质量评价偏倚风险评估按照Cochrane手册概述的干预系统评价,其按照以下三大类研究进行[8]:是(低偏倚风险):所有符合标准;不清楚(中度偏倚危险):一个或多个关键部分满足;否(高偏倚风险):一个或不符合以上标准。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估每一个随机对照试验。任何分歧通过讨论和协商解决。

文献质量评价根据改良后的Jadad评分标准,主要对随机序列的产生、随机化隐藏、是否实施盲法、是否描述退出或失访例数及原因来进行质量评价。正确地描述了随机序列产生的方法计2分,提到随机试验但未描述随机分配方法计1分;恰当地进行了随机化隐藏计2分,提到随机化隐藏计1分;正确描述双盲方法的计2分,提到使用“双盲”计1分;描述了撤出或退出的数目和理由计1分,未描述撤出或退出的数目或理由计0分。Jadad量表满分为7分,3分及以下属于低质量研究,4分及以上的研究可认为质量较高。根据检索结果统计可知,6篇文献质量较高,13篇文献为低质量[9]。

2.5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输入数据时实行双人核对以确保准确无误。计数资料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RR)表示,计量资料用权重的均值(weightedmeandifference,WMD)表示,两者均用95%的可信区间(confudenceinterval,CI)表达。当实验结果出现显著的异质性时,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effectsmodel),反之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smodel)。如果发现异质性的存在,一定要检查该研究的总体、治疗方法、结果的测量以及方法学,以确定异质性的来源。对无法进行定量合成或者极低事件发生率的测量指标,则通过描述予以定性评价。绘制漏斗图以检验所纳入文献是否存在发表偏倚。

3.结果

3.1检索结果与纳入文献的量评价通过检索前文提到的数据库,一共检索出235篇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通过阅读题目、摘要及全文,9篇文献符合符合纳入标准。其中中医药疗法组461人,其它疗法组438人。但是,符合纳入标准的9篇文献都为中文文献。(表1)

文献质量评价根据改良后的Jadad评分标准,总分为7分,其中3分及以下为低质量文献,4分及以上文献可认为高质量文献。偏倚风险评估为中等,具体结果如图示(图1-2)。

3.2指标分析结果

3.2.1数据统计与结果比较中医药治疗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比较:9篇文献报道了治疗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异质性检验X2=67.58,P<0.00001,I2=88%,表明各研究间无同质性(P>0.10,I2<50%),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前与治疗后的骨密度有显著性意义(MD=0.10,95%CI:0.04至0.16),P=0.001)。在森林图中,结合MD值,合并后菱形位于中线右侧,说明中医药治疗后骨密度有所改善。

(图3)

中医药治疗组与其它方法治疗组的骨密度比较:9篇文献报道了中医药治疗组与其它方法治疗组的骨密度,研究表明治疗前中医药治疗组与其它方法治疗组的骨密度无明显差异(MD=-0.01,95%CI:-0.02至0.01,P=0.54;heterogeneityP=0.85,I2=0%)。而治疗后,中医药治疗组的骨密度比其它方法治疗组明显改善(MD=0.07,95%CI:0.03至0.11,P=0.001;

heterogeneityP=0.0003,I2=73%)。(图4)

3.3发表性偏倚的识别本Meta分析在检索、文献选择及数据提取过程中均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但是文献质量仍相对较低,因而对漏斗图检出偏倚的效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漏斗图综合分析,漏斗图基本对称,无明显异常点,判断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

4.总结

本文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9篇对照实验进行汇总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组与其它方法治疗组在治疗前骨密度无明显差异,骨折患者经中医药治疗后骨密度有所改善,而且治疗后中医药治疗组的骨密度比其它方法治疗组明显改善。

骨折及出现的骨质疏松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文献已经报道多种不同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其中中医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是从我们检索过程发现中医药的治疗与预防作用却很少被西方社会做报道。由于中医药是一种很有效的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的一种方案,所以我们还是对符合要求的中文文献进行了汇总分析。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性命之根,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滋养而坚固有力;如果肾精亏虚,骨髓生化乏源,那么就会出现骨质疏松。因而骨折后期多主张使用补肾药物以预防骨质疏松。

本Meta分析也存在一些缺陷,归结原因为:首先,所纳入的研究数有9篇,但是其中的8篇文献质量低于4分,且整体的研究样本数偏少,因此其统计效能有待提高;其次,有些文献的临床试验数据未充分报告,使提取的有效统计量有效,且随访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存在研究方法学上的某些不足;再者,不同实验所使用的中医药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统计结果,因而临床异质性可能偏大。

综上所述,虽然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总体而言,骨折患者使用中医药能够提高骨密度,对预防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作用,临床上可以根据中医理论合理使用中医药。

【参考文献】

[1]AminTT.OsteoporosisamongolderSaudis:riskoffracturesandunmetneeds[J].ArchOsteoporos,2013,

8(1):118-121.

[2]HobbyB,LeeMA.Managingatrophicnonunioninthegeriatricpopulation:incidence,distribution,andcauses[J].OrthopClinNorthAm,2013,44

(2):251-256.

[3]ZillerV.Persistenceandcomplianceofmedicationsusedinthetreatmentofosteoporosis--analysisusingalargescale,representative,longitudinalGermandatabase[J].IntJClinPharmacolTher,2012,50(5):315-322.

[4]何建新.补肾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6):83-84.

[5]彭建,谢文彬.补肾健骨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42-44.

[6]石捷.补肾健骨汤治疗原发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5):679-680.

[7]刘振武.补肾益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69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4):521-522.

[8]李志辉.骨康方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机理[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2.

[9]黄雪石.骨疏康颗粒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疗效指标影响[J].中外医疗,2010,11: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