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鉴定错误的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血型鉴定错误的原因分析

陈岩

陈岩(抚顺市中医院113000)

【摘要】正确的ABO血型鉴定是临床安全输血的关键,错误的血型鉴定会危及患者生命。对工作中血型鉴定错误的原因与结果加以分析,用以保证输血安全。

血型是人体的遗传性状,是人体各种细胞和各种体液的抗原抗体差异。每位患者在输血前要做血型鉴定,正确的ABO血型鉴定是临床安全输血的关键,而错误的血型鉴定,血液一旦输成,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回顾多年来工作中遇到17例造成血型鉴定错误的原因与结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假阴性是错误重要原因之一

假阴性就是应该凝集而未凝集,原因如下:

1.1标准血清效价太低血清效价不符合标准,亲和力不强,保存方法不当或储存时间太长而效价不高。

1.2被检红细胞敏感度降低如新生儿红细胞血型抗原形成不足,老年人红细胞敏感度下降。

1.3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反应不明显。

1.4溶血反应标准血清灭活不全,导致溶血。溶血后红细胞过少或消失,观察不仔细,误将溶血看成不凝集。

1.5溶解性抗原或血型物质的中和作用未经洗涤的红细胞悬液中,带有血浆中的血型物质。特别是轻度溶血时,部分溶解红细胞释放大量溶解性抗原,可将血清中相对应抗体中和,导致抗体不足,使红细胞不凝集。

1.6试验时间过短时间不够,较弱凝集就不能出现。玻片法不少于15min,不完全抗体配血不少于1h。

1.7反应温度不适当完全抗体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0℃左右,最低可至4℃;不完全抗体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7℃。

1.8轻度凝集误认为不凝集。

1.9不完全抗体遮断引起假阴性例如新生儿溶血病时。

2假阳性所至血型鉴定错误分析

假阳性就是本不凝集,却出现非特异性凝集现象。原因如下:

2.1红细胞缗钱形成可见于血浆蛋白紊乱,血沉加快的各种病例;实验中温度过高、作用时间过长,至水分蒸发,血清浓缩。

2.2寒冷凝集多数正常人的血清在0-2℃时能凝集本人红细胞,这种凝集素效价不超过1:16。这种凝集是可逆的,0-5℃最强,20℃时既可消失。但是在支原体肺炎、自身免疫性贫血、肝硬化、红斑狼疮等患者血清中,可出现高效价病理性自身冷性抗体。

2.3自身免疫温性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血清可有此抗体。特点:温度37℃比室温强或相同,能凝集自身和其他各型红细胞,造成假凝集。

2.4全凝集和多凝集人的红细胞含有一种无活性T隐形受体,被棒状杆菌污染可使T受体致活,而在正常血清有抗H抗体,所以能发生凝集,又称T凝集。

2.5类B抗原A型老年癌症患者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人,红细胞能被抗A血清凝集外,也能与抗B血清凝集,血清中仍含有正常抗B。将A型错定为AB型,0型错定成B型。

2.6抗贮存红细胞抗体红细胞37℃贮存2d,室温贮存4-7d,4℃冰箱贮存2-3个月后,能与少数人血清发生非特异凝集、造成定型错误。

3其他重要原因

3.1检验者工作粗心造成的错误血型检测的试管上未编号,拿错试管;工作精力不集中,填写笔误。

3.2临床医生错误看错化验单,输血申请单填写错误;填写输血申请单时被打扰,未仔细核对造成填写错误。

3.3未认真核对患者,护士错误抽取患者血液。

4小结

血型鉴定错误中有38%是假阴性或假阳性造成的,47%是检测者粗心大意,责任心不强造成,15%是护士或临床医生没执行严格查对制度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