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平喘方治疗小儿寒热夹杂型哮喘8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自拟平喘方治疗小儿寒热夹杂型哮喘80例疗效观察

陈卫英

陈卫英(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201400)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平喘方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哮喘门诊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按病情需要给予解痉、抗炎、给氧、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自拟平喘方治疗。7d-10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平喘方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快,治愈率高,安全有效。

【关键词】自拟平喘方寒热夹杂型小儿哮喘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351-02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作性喘促气急、喉间痰吼哮鸣、呼气延长为特征,婴幼儿及学龄前期最为多见,本病四季都有,好发于春秋两季,素有遗传夙根或为过敏体质,遇上气候骤变,寒温失常而引发。鱼腥发物、花粉、绒毛及特殊气味,也是诱发因素。一般发病较急,有的来势凶猛,病情容易反复,严重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本院儿科应用自拟平喘方治疗小儿哮喘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0年3月~2013年6月本院儿科门诊的小儿哮喘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20例,男女比例1:1;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4±1.4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21例,男女比例约1:1;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4±1.2岁。病程最长三年,最短两周。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200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修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和分期分级标准[1]。中医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哮证发作期标准,属于寒热夹杂型。

1.2.1纳入标准

符合哮喘的诊断标准,分期为发作期,证型属寒热夹杂型,年龄在2-8岁。

1.2.2排除标准

处于哮喘缓解期,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精神病者,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者。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按病情需要给予解痉、抗炎、吸氧等系统治疗。

1.3.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服自拟平喘方,主方:炙麻黄6g杏仁9g炙苏子9g白芥子9g莱菔子9g葶苈子9g黄芩9g地龙9g桃仁6g。鼻痒、打喷嚏加苍耳子9g、辛夷6g,咳喘哮吼加射干9g、桑白皮9g。上方剂量为4-8岁量,可随年龄大小加减,每日1剂,每日3次。服药期间忌服鱼、虾、蟹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1.3.3疗程两组均7d-10d后判定疗效。

1.4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痊愈:症状消失,两肺喘鸣音消失,X线胸片显示正常。好转:症状明显减轻,两肺喘鸣音消失,X线胸片显示肺透明度增高,肺纹理增多。无效:症状减轻,两肺喘鸣音及X线胸片无改变。

2结果

治疗7d-10d后判定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2。

表1两组治疗结果(%)

组别n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4021(52.5%)16(40%)3(7.5%)92.5

对照组4012(30%)21(52.5%)7(17.5%)82.5

3讨论

小儿哮喘急性期西医治疗主要以解痉、抗炎为主,首选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治疗,临床上经系统治疗后,大多可以痊愈,但仍有一部分患儿不能缓解,而且易复发。

中医学对哮喘记载甚多,《丹溪心法•喘论》首先命名为“哮喘”,提出“哮喘专主于痰”,并有哮证已发,攻邪为主。儿科医籍首见于《幼科发挥•喘嗽》,说:“或有喘病,遇寒冷而发,发则连绵不已,发过如常,有时复发,此为宿疾,不可除也。”已认识到本病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点。哮喘的发作都是内因责之于伏痰,与素体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气以及嗜食酸、甜、腥、辣。其发作病机为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结合闭阻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根据患儿哮喘发作急性期的特点,依据中医辨证为寒热夹杂,选取自拟平喘方治疗,方中炙麻黄、杏仁宣肺平喘,白芥子、葶苈子、炙苏子、莱菔子行气化痰,泻肺平喘,地龙解痉涤痰平喘,桃仁止咳平喘,黄芩清肺热。全方共奏祛痰解痉、行气平喘之功效,针对哮喘急性期寒热夹杂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支气管哮喘病学组﹒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2008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