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慢作用抗风湿药联用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糖皮质激素、慢作用抗风湿药联用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分析

张松

张松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人民医院四川达州6351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采取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针对我院风湿免疫科病房进行研究,选取在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入院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RF、ESR、CRP方面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慢作用药的基础上采取小剂量的激素药物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关节情况,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慢作用抗风湿药;类风湿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184-02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病灶主要在患者关节周围分布,而主要累及患者周围关节,是一种系统性炎症性的免疫疾病。在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女性中发病较多,其患病率为0.32%~0.36%。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清楚,现已明确的包括感染因子、遗传因素以及激素刺激等。由于其病因尚不明确,所以在治疗方法也无法根治。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采取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我院风湿免疫科病房进行研究,选取在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入院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98例,女性52例,年龄为39~66岁,平均年龄为49.3±4.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97例,女性53例,年龄为39~66岁,平均年龄为48.2±3.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进行治疗:甲氨蝶呤治疗:30mg~50mg/次,静注,5~10日1次。扶他林25mg一天三次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强的松10mg口服,一天一次[1]。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值的变化。(2)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6]。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75%;血沉及C反应蛋白(CRP)正常或明显改善或接近正常。进步: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50%;血沉及C反应蛋白(CRP)有改善。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30%;血沉及C反应蛋白(CRP)有改善或无改善。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30%;血沉及C反应蛋白(CRP)无改善[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140/15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120/150)人,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RF、ESR、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征为关节滑膜炎症的产生。现如今,临床上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致病因素尚不明确,但有大部分专家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患者自身的免疫有关,属于一种慢性综合征。对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上的治疗原则一直主张及时控制患者的炎症反应,同时抑制病情发展。才药物选择上,一般主张采取非甾体类药物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物进行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够抑制环氧化酶,则化生四烯酸不能转变为前列腺素,从而导致炎症介质相应减少。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相比,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的起效时间较长,所以称之为慢作用药,但慢作用药能够显著的抑制类风湿炎症的发展,所以又称为改变病情药物。现临床上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慢作用药为甲氨蝶呤,其能够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从而干扰核苷酸的生成,阻断DNA和RNA的合成,并且能够抑制IL-1和IL-6等细胞因子的释放[3]。

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原则中,一直主张不同激素药物,但有系统性伤害表现,包括肺间质纤维化以及关节肿胀明显时,采取非甾体类药物又不能及时控制,所以可以少量的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使用后,能够通过受体抑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有道NO以及环氧化酶2的表达,从而产生抗炎效果,治疗患者的病情。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RF、ESR、CRP方面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慢作用药的基础上采取小剂量的激素药物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关节情况,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何静.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5):50-51.

[2]李爽,杨旭玲.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7,20(1):42-44.

[3]陶洪.托珠单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