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青少年群体性冷漠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探讨青少年群体性冷漠对策

侯志超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陕西西安户县710302

摘要:造成青少年群体性冷漠原因有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环境三个方面着手,营造互相关联的三位一体教育环境,帮助引导青少年走出冷漠,健康成长。

关键词:青少年;群体性冷漠;对策

笔者曾在《青少年群体性冷漠原因探析》一文中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造成青少年群体性冷漠的原因,在此,想谈谈解决这个问题的建议,笔者认为应该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着手,营造三方面互相关联的、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帮助有冷漠倾向的青少年健全人格,使正常的青少年更健康地成长。

一、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1、政府应把握舆论导向,引导媒体舆论传递社会正能量。

社会舆论是培养人们正常情感、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正确的舆论导向甚至可以抑制不良情感和行为的产生。政府应把握舆论导向,尤其要引导影视、广播、报刊等舆论传播媒体,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使之充分发挥优化社会环境的功能,从而为青少年改变冷漠、养成健全人格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2、要树立榜样,使其在社会上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榜样,我们要树立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劳动榜样、道德标兵、精神模范,使其在社会上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社会应该鼓励表扬模范,宣扬榜样的力量,谴责与不负责任、冷漠相关现象,形成公民冷漠罪恶感,增强责任感,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青少年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用相关法律制度来规范人们行为,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建设新的精神文明

近几十年,政府带领大家集中精力脱贫致富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将精力集中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要建立一个人心向善的社会,不仅要靠教育、宣传和文化建设,还要靠法律和制度的规导。美国有《救援责任法》和《善行法案》,加拿大有《见义勇为法》,其他如新加坡、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国的法律中,都有关于救助危难的责任义务规定。我们也应出台相关法律制度来规范人们行为,使大家在张扬个性和个人利益时,重视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强调权利时,弄清楚义务和责任,在需要帮助时,有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全体成员要在政府引导下,共同努力建设新时期的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帮助。让我们人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这样的社会环境能促使青少年改变冷漠,很好地释放他们的活力与热情。

4、规范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

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相关的网络法规,采取措施控制与引导网上信息的发布,净化网络环境。限制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上网的范围和时间,尽可能消除虚拟世界对青少年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完善学校德育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

1、要加强德育教育

学校教育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重视德育教育,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内容,使其与时代同步,引导学生构建以人生意义、强化责任心、理想信仰和终极价值关怀为核心的美好精神乐园。同时,改变传统注重理论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注重帮助学生增加阅历。学校应鼓励并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看到校园外的世界,使他们在书本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与品格,在生活中培养情操和修养。

2、创设健康向上、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社团的作用,经常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与不同的节日风俗相关的文体活动,交流、辩论、报告等形式的学术活动。给学生创造相互沟通、交流、关注的机会,引导学生互相尊重、关爱。建立学生日常行为档案,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与辅导。

三、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改变青少年冷漠的关键。

1、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家长要改变原来的有偏差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点及方法,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使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娇,给孩子更多独立的成长空间。应放开对孩子的束缚,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尊重孩子的意见,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让其真正体验生活。家庭成员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不要将孩子置于家庭的特殊地位,不要让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

2、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传,父母要以身作则,多用自己的切身行动和勤劳质朴的生活理念引导孩子。身为家长,从言行举止、生活态度等各个方面全面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给孩子传递正能量,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身素质不够高的家长,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质。

3、构建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

夫妻和睦、邻里友好、家里成员互相关心的的家庭环境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有助于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家长要多组织亲子出游或家庭活动,使孩子在活动中感受生活的意义,培养孩子应对困难的勇气。多在学习之外的事情上评价孩子,使孩子在生活细节上发现自己的优点或者缺点,避免只拿成绩评价孩子的片面思维,使孩子在奖励和鼓舞中获得自信心和荣誉感,获得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孩子与同龄人交往,克服因缺乏儿童伙伴的孤独感。总之,家长要想办法创造亲密温馨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家里能自由、自信地表达情感,养成宽厚、友善的待人处事品质。

总之,要解决青少年群体性冷漠的问题,家庭、学校与社会必须都行动起来,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学校完善和家长沟通的机制,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帮助家长做合格的父母,三方互相配合共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玲玲,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矫治的几点思考.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四期

2、吴晓东,我国青少年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