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式护理干预在降低产妇剖宫产率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激励式护理干预在降低产妇剖宫产率中的效果

潘泉艳

潘泉艳

(宜州市九龙路中医院产后区产科546300)

【摘要】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在降低产妇剖宫产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采用激励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结果:从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激励式护理;护理干预;剖宫产率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288-02

随着医疗行业剖宫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大部分城市医院的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具有快速上升的趋势[1]。社会因素属于非临床因素,由于现阶段的大部分产妇大多数是独生女,具有依赖性强、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及畏惧疼痛等特点,孕产妇家属在没有医学指征的前提下,主动要求进行剖宫产。为了降低非自然分娩方式对产妇和新生儿带来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以激励式护理干预为主题,分析研究了激励式护理干预在降低产妇剖宫产率中的护理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的足月孕妇,均为头先露、胎儿大小适中、胎监评分好、羊水无浑浊,入院后常规检查,无高血压、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排除早产因素,孕周37~42周,年龄18~35岁,平均26.5±2.1岁,将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产妇。两组产妇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的产妇接受的是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的产妇接受常规的护理加上激励式的护理干预。激励式护理干预属于心理护理,形式比较多样化,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也可以采用心理测试进行心理护理的授课指导。孕期护理是由本院经验丰富的资深护士经过一定的激励式护理培训后担任的,由于孕妇的家人在社会因素的剖宫产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所以在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也要求孕妇的家长全程陪同。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统计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并采用t检验,技术数据采用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组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的几率也日益增加,为了提高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在临床护理中采取激励式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激励式护理的方式包括:①加强产前教育:护理人员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向孕妇及其家人讲解有关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之间的利,使产妇和家人能够清楚的了解剖宫产的弊端,比如剖宫产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感染、大出血等,剖宫产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而自然分娩可以激发婴儿主动参与分娩过程的潜能,具有相对安全的后期恢复效果。向孕妇及其家人耐心讲解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利弊关系,可以让其放弃剖宫产的想法[2]。②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大多数孕妇选择剖宫产主要是由于自身存在对自然分娩的疼痛无法忍受,认为自己无法克服心理的恐惧。所以护理人员在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应该明确孕妇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切实的为孕妇的安全和健康考虑,可以采用播放视频的形式,让孕妇真实的看到整个分娩过程,减轻其对自然分娩的恐惧感,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所以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积极鼓励其勇敢面对自然分娩,消除产妇的紧张、害怕的心理[3]。③与孕妇的家人共同协作:孕妇处于紧张、恐惧的时期,最强大的心理依赖就是家人的开导和关怀。医护人员除了要激励孕妇本人勇敢接受自然分娩,还要对孕妇的家人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正确看待孕妇和婴儿的健康分娩,鼓励家人支持孕妇采用自然分娩方式,减少产妇的心理负担。④鼓励孕妇参加孕期课程:孕期课程主要是针对孕妇在孕期的各种注意事项以及心理调节而开设的一种护理课程。在孕期课程中,指导老师可以帮助孕妇提前体验一下自然分娩的过程,或者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通过耐心的指导和心理安抚,可以消除或者减缓孕妇对自然分娩疼痛的抵触情绪。孕期课程面对的对象都是同样处于孕期的准妈妈,大家可以就怀孕以及分娩等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并相互鼓励,参加这样的孕期课程对降低产妇剖宫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4.总结

剖宫产作为解决产科中产妇难产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当前的产妇分娩中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4]。特别是产妇及其家属在没有医学指征的前提下,主动要求进行剖宫产,已经引起了产科界的高度关注。自然分娩是一个正常、健康的分娩过程,但是产妇的心理压力是造成自然分娩困难的主要因素,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孕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以及对阴道分娩的信心直接影响着剖宫产率的波动[5]。焦虑感和恐惧感会使孕妇对疼痛更加敏感,加大了自然分娩的困难。因此,在孕妇的待产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式护理干预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妇对自然分娩疼痛的焦虑感,鼓励其勇敢克服困难,为自己和即将出生的婴儿选择一个安全、健康的分娩方式。

综上所述,加强对孕妇的心理护理干预,采取激励式的护理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是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护理干预措施。另外,不仅仅是医护人员要积极鼓励孕妇正确看待分娩,也需要孕妇的家人协助医护人员,共同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分娩条件。本研究的探讨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说明临床上的激励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并且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极大的减轻了产妇分娩的心理压力,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艳侠.护理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0,(8):1546-1547.

[2]李文.孕期心理护理干预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中临床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5,07:99-100.

[3]赵丽.护理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J].现代养生,2014,06:153.

[4]李颖.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17):700-701.

[5]任瑛.护理新模式在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0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