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机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机制探讨

崔家裕

崔家裕新疆克拉玛依市市委党校电视大学基础一部体育组834000

摘要: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促进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氛围的形成,推动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资源的相互整合,营造全民健身的体育氛围。正是因为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能够相互促进,本文针对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研究,从动力、共享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以图为实现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共同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体育社区体育互动机制

在政府大力提倡高校资源向社会和全民开放、减少体育设施资源浪费的背景下,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逐渐呈现出良性互动、资源共享的局面,两者逐渐构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不管对哪一方来说,这都是一个美好的前景。尽管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前景不错,但是从目前两者之间互动的发展机制来看,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假如不能把这些问题妥善解决,将会严重限制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因此,对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明显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互动的动力机制

对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良性互动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可以从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动力机制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互动的内部动力机制。内部动力机制的建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社区在使用大学体育设施的时候支付给大学一定的补偿金。大学体育设施在假期的时候多数处于闲置状态,假如把大学校园的体育设施开放给社区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社区体育设施的不足。但是,假如免费提供,对大学来说相对不太公平,毕竟大学体育设施开放之后,社区居民的使用也会给大学的体育设施造成一定的磨损,这一费用落到大学头上,无形之中将会增加大学的费用,对大学来说也是不公平的。(2)社区为大学体育生提供一定的实习机会。这样既避免了学生自行寻找实行岗位、人身安全不能保障的问题,也丰富了社区体育锻炼的项目、提升了社区体育锻炼的水平。(3)社区体育可以帮助大学教师实现社会人格的完善。大学体育教师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社区体育人员给予辅导,可以让大学体育教师的个人价值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其次,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互动的外部动力机制。想要实现两者长时间的相互促进,不能忽略外部动力机制的影响。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付出努力:其一,国家制定有效的促进政策。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必须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这样才能保证其一直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其二,它们的相互促进还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相关的法律规定可以让两者之间的互动更规范,一切活动都能有法可依,从而可以更持久地发展。

二、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互动的共享机制

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要想实现更加灵活的互动,就一定要实现两者资源的共享。按照共享机制,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可以共享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基本设备共享。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想要实现两者的灵活互动,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基础设备的共享。大学校园中建设有很多的基础体育设备,其中包含足球场、羽毛球场等,这些都是进行体育锻炼需要的最基本的体育设备。这些设备在学生放假之后多数处于闲置状态,而这些基本的体育设备有的社区是不具备的。因此,实现这些设施的共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区体育提供的服务水平。但是,基础设备之间共享还需要一定的制度支持,需要相应的规范确定共享的内容和用途、涉及的金额和保障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提供方便。

其次,人力资源共享。大学和社区人力资源共享在于人才和工作岗位之间的相互提供。大学为社区提供人才支持,为社区输送体育辅导人员,提升社区体育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社区为大学提供体育专业学生的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既解决了大学体育生的实习问题,也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实现了大学和社区的双赢。

再次,体育文化共享。全民健身,只有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才能顺利开展。而这种氛围正是社区体育目前基本还没有形成的。大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体育文化座谈会、体育知识竞赛等方式来提升社区体育活动爱好者的体育素养,让他们多多接触先进的体育文化,增加对世界先进体育文化的了解。同时,社区体育文化爱好者也可以和大学体育教师之间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开展体育文化交流,多举办一些接近大自然的体育文化活动,从而让社区体育爱好者掌握更加丰富的体育锻炼知识,大学体育教师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总结

通过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互动机制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只有建立良性的动力机制、共享机制才能保证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相互促进,让两者携手共进、共同发展。因此,大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社区互动机制的探讨,为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田浅谈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的关系[J].成功(教育版),2011,08,(09),2-3。

[2]程晓在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J].科教文汇,2012,01,(15),123-124。

[3]姚建刚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J].教育革新,2010,1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