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术处理早期胚胎停育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人工流产术处理早期胚胎停育的临床观察

庄艺

庄艺

(福建省惠安县中医院福建惠安362100)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处理早期胚胎停育患者的临床可行性。方法观察人工流产术处理早期胚胎停育患者及正常早期妊娠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再次清宫比例,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次清宫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P<0.05)。结论直接用人工流产术处理早期胚胎停育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人工流产胚胎停育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155-02

ZhuangYi(The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FuJianHuiAn,362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testifythefeasibilityoftreatingembryodamagepatientswithartificialabortion.Methods:Treatingthepatientsofembryodamageandhealthypregnantwomeninfirsttrimesterwithartificialabortion.Comparingtheoperationtime,bleedingvolume,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andoncemoreoperationratiointhistwogroups.Results:Thebleedingvolume,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andoncemoreoperationratioaresimilarinbothgroups.Theoperationtimeisshorterinobservationgroupthanthecontrol.Conclusion:Usingartificialabortiontotreatpatientswithembryodamageinfirsttrimesteriseffectiveandsafe.

【Keywords】artificialabortionembryodamagecomplication

早期胚胎停育指因孕卵缺陷或母体存在不利妊娠的因素,导致妊娠早期胚胎死亡的一种病理状态,若不及时给予处理,坏死的胚胎组织滞留宫腔,可引起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给母体带来严重损害。早期胚胎停育的处理方法包括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药物流产患者多需住院,流血时间长,且多数流产不全,需再次清宫;而人工流产术操作简单,在门诊即可进行,患者易于接受。本研究对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妇科门诊手术室处理的135例早期胚胎停育患者,取同期具有可比性的因计划外妊娠而自愿终止的正常早期妊娠患者130例为对照,两组患者子宫均小于孕10周大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再次清宫比例,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妇科门诊手术室处理的135例早期胚胎停育患者,取同期具有可比性的因计划外妊娠而自愿终止的正常早期妊娠患者130例为对照。观察组患者年龄20至42岁,平均27.4岁,孕次1-5次,停经时间为7~13周不等;对照组年龄18-44岁,平均28.9岁,孕次1-6次,停经时间6-11周不等,两组患者子宫均小于孕10周大小,两组年龄、孕次、孕周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前常规妇检、B超、白带常规、血常规及凝血四项检查等排除手术禁忌。胚胎停育诊断标准为:停经后有阴道流血、腹痛症状或无症状,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等于或小于孕周,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升高,彩超检查为空孕囊或胚胎已死亡。

1.2方法按常规步骤行人工流产术,即会阴阴道消毒后,摸清子宫位置,用扩宫棒扩张宫颈,吸管负压吸引及刮宫。测定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发生人流综合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胸闷、气喘、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心律不齐等)例数。出血量:用有刻度的吸瓶来测量,以出血量≤50mL为出血量少,>50mL为出血量多。术后1周复查彩超,有残留及出血仍较多者行再次清宫。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

2结果

2.1手术时间观察组手术时间超过或等于5分钟者为38例,小于5分钟者97例,对照组手术时间超过或等于5分钟者70例,小于5分钟者60例。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1,P<0.05)。

2.2手术出血量二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出血少者102例,多者33例;对照组出血少者104例,出血多者26例,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P>0.05)。

2.3手术中并发症观察组中6例于清宫术中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129例未发生。对照组9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121未发生。

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P>0.05)。

2.4术后再次清宫手术情况观察组需行再次清宫手术者5例,另外130无需再清宫;对照组2例患者需行再次清宫,余下128例无需再清宫。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P>0.05)。

3讨论

胚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种原因导致发育停止,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停经后阴道出血,一般无腹痛,与先兆流产及异位妊娠不同。B超检查表现为妊娠囊内胎芽或胎儿形态不整,无胎心搏动,或表现为妊娠囊枯萎。一般情况下,B超监测胚胎,胎儿发育,如≥6周无妊娠囊,或虽有妊娠囊但变形皱缩,当妊娠囊已≥4cm却看不到胚芽,胚芽的头臀长≥1.5cm却无胎心博动,应高度怀疑胚胎停育。另外血β-HCG及孕酮的测定也有助于胚胎停育的诊断,如≥5周,血β-HCG<100IU/L;≥6周,血β-HCG<2000IU/L,提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动态观察其值不再上升者,则可判定绒毛上皮衰退,胚胎异常。近年来临床上发现妊娠早期胚胎停育患者发病人数在不断增加,约占全部妊娠的10-15%左右[1],其发生原因至今不明确,推测原因主要为染色体的缺陷,还有母体因素,包括生殖器畸形,肿瘤,损伤等;免疫因素,妊娠胚胎或胎儿实属同种异体移植,因为胎儿是父母的遗传物质的结合体和母体不可能完全相同,母--胎间的免疫不适应而引起母体对胎儿的排斥,常见于母体患有自身免疫疾病或生殖免疫等;另外还有感染因素、环境因素等[2]。目前处理早期胚胎停育的方法有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药物主要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各种文献均报道临床效果较好,但药物说明书上仅写明米非司酮用于终止49天以内的妊娠,未写明可用于胚胎停育的处理,故临床使用合理不合法,且口服药物有恶心、呕吐,寒战等副反应,患者多需住院观察,增加经济负担,药流后阴道流血时间较长,增加感染机会,另外,药流后流产不全发生率高,需再次清宫等。

人工流产术是指妊娠14周以内,因母体、胎儿或非法妊娠等原因而采用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包括负压吸宫及钳刮术。人工流产术为妇产科常规的小手术,可盲视操作或可视操作,操作难度不大,但也有一定风险及相应的手术并发症。主要近期并发症有术中出血、人流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胸闷、气喘、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心律不齐等)、子宫穿孔、漏吸、羊水栓塞、感染等,远期并发症包括宫颈粘连、宫腔粘连、月经不调及继发不孕等[3][4]。

本研究用人工流产术处理两组患者,通过病例对照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及再次清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因此认为早期胚胎停育患者直接行人工流产术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其理由在于:胚胎停育患者胚胎已死亡,就诊时多数有阴道出血,说明妊娠组织易于从子宫壁剥离而清出;且此时宫颈口较松,手术时免去宫颈扩张时间及减少扩张时的不适感,减少术中的疼痛和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另外,此法操作简单安全,门诊即可进行,费用相对较低,患者易于接受;还可同时取标本送病理检查,以免药物对标本的影响;另外也可同时取、放宫内节育器。既往理论多认为稽留流产患者由于胎盘组织机化,与子宫壁紧密粘连,清宫时有发生子宫穿孔的危险,且一次不能刮净,需多次清宫,增加了感染机会等,但是通过本研究,有理由认为早期胚胎停育应该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稽留流产,此类患者多数停经时间不长,胚胎死亡时间短,妊娠物小,发生组织机化的可能性不大,且凝血功能多数正常,故直接行人工流产手术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建议可以用人工流产术处理早期胚胎停育,子宫在孕10周大小以内,术前凝血功能检查正常的患者。至于中期妊娠以上的胚胎停育患者是否也适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苏应宽,徐增祥,江森,主编.实用产科学[M].第2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72.

[2]张月萍,周先荣.x染色体非随机失活与反复自然流产[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33(3):159—162.

[3]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7-40.

[4]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