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曾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曾晋

曾晋

(邵阳市中医医院医学影像科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目的总结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均接受CT与MRI检查,并比较两种方式的在各类型颅脑损伤的诊断、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对于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表现典型者,CT与MRI均可获得理想的诊断效果,但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者临床需注意鉴别;CT在急性颅脑损伤检查中优势体现在检查速度快、操作简便,基本无禁忌症,适用于病情的初始评估,其局限性表现在对于非出血性病变敏感性较低;MRI有助于明确患者出血或肺出血病变,但其局限性在于检查时间长,对运动较为敏感。结论:CT与MRI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中均具有较好效果,最优化检查仍需针对患者临床症状与神经状态稳定性选择CT与MRI的组合检查方法,以此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CT;MRI;诊断;鉴别诊断

急性颅脑损伤在现代流行病学中表现高发,且临床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多见于交通事故等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病情具有急、进展快、神经状态不稳定等特点,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均存在神经系统创伤,增加了诊疗难度[1-2]。CT与MRI均是临床疾病的常见诊断方式,均在急性颅脑损伤中表现出独特优势,现对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以此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本组病历资料均收集于我院急诊科、神经外科等,患者资料均保存完整;本组病例入院均获得急性脑损伤的确诊,符合临床的诊断标准[3];本组病例中男性84例,女性36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6.36±5.26)岁;受伤原因分为交通事故伤55例,坠落伤36例,暴力打击伤14例,跌倒伤10例,其他5例;所有病例入院均表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程度不一的呕吐、头痛、颈项强直、昏迷、意识丧失等;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4]、患者对外界刺激与肌肉反映分为三个程度:轻度损伤为GCS为13~15分,本组74例;中度GCS为8~12分,本组30例;重度GCS不足8分,本组16例。

1.2方法

选择螺旋CT扫描机(ASTION4型),采用常规轴位扫描,基线为OM线,层厚8mm,层距8mm;选择MRI扫描仪(飞利浦PhilipsAchieva1.5T),包括T1WI、T2WI、DWI、FLAIR等序列,完成矢状位、横轴与纵轴位、冠状位扫描。

2结果

2.1软组织损伤

本组颅脑损伤患者中,头部软组织损伤者103例(85.83%),均为混合损伤,表现为撕脱伤、裂伤、头皮血肿等;MRI通过T1WI、T2WI序列可明确其解剖结构,影像学特征表现与CT一致,即:出现头皮“新月形”异常信号影、密度增高硬;其中存在5例(4.17%)皮下存在金属异物,在MRI中表现磁敏感效应较大,在CT中出现金属伪影,对周边脑组织图像造成影响。

2.2颅骨骨折

本组病例中72例(60%)存在颅脑损伤,且伴有程度不一的颅骨骨折,主要为线性骨折与粉碎性骨折,在MRI与CT中均发现骨折表现,相比之下,CT表现更加敏感,出现颅骨内外板连续性中断,其中凹陷性骨折颅骨表现局限性凹陷,粉碎性骨折伴有一定程度的骨碎片表现;颅缝分离5例(4.17%),判定为线性骨折特殊特性,CT下可见颅缝异常增宽,相较于对侧表现出不对称,差距≥1.5mm;另有3例生长性颅骨骨折,CT下可见增宽骨折线骨质缺损,在MRI中T1WI、T2WI、FLAIR序列均表现出明显的信号改变。

2.3原发性出血

本组病例中出现原发性出血者112例(93.33%),表现为脑实质与血管损伤,包括硬膜外与下血肿、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内出血、闹市内出血等。其中硬膜外出血者39例(32.50%),在MRI与CT中表现形态相符,以“双凸镜样”改变,颅板内表现异常密度影,内缘表现光滑,于MRI中出现梭形血肿,且在脑组织间表现弧形细黑线,以此可区分硬膜外与硬膜下血肿;血肿处于超急性期,即24h内在T1WI加权像中表现等信号,T2WI加权像中为低信号,急性期T1WI加权像中表现等信号,T2WI加权像表现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亚急性期T1WI加权像与T2WI加权像均为高信号。

2.4原发神经损伤

其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者9例(7.50%),在CT下可见双侧大脑半球皮髓质交界区域出现诸多小片状密度影,表现为边界模糊;在MRI中皮髓质交界处T1WI加权像与T2WI加权像均可见斑点状高新号;此型患者表现出GCS评分偏低,症状与体征较重。

2.5脑膜-蛛网膜损伤

CT下可见明显低密度影,MRI中处T1WI加权像与T2WI加权像表现长信号。

3讨论

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injury)属于一组常见外伤,可单独出现,亦可与其他损伤合并共存,依据人体颅脑的解剖部位又可分为头皮损伤、脑损伤、颅骨损伤,其中头皮损伤有涉及到头皮血肿、头皮撕脱伤、头皮裂伤;颅骨骨折则涵盖了颅盖骨线状骨折、凹陷性骨折、颅底骨折;脑损伤则涉及弥漫性皱缩损伤、脑震荡、脑干损伤、脑挫裂伤[4]。CT在急性颅脑损伤各类型中表现出检查速度快、无明显禁忌症等优势,适合疾病的初步诊断,但其局限性则体现在非出血性病变中敏感性不足;相比之下,MRI扫描更利于出血性与非出血性病变的判定,但其同样存在局限性,如检查时间较长、对患者运动较为敏感等[5]。从本次研究中可见,本组病例均为急性创伤后就诊患者,依据其部位存在明显的头皮软组织损伤、脑实质与血管损伤、颅骨骨折、软脑膜损伤、神经皱缩损伤等类型。关于CT与MRI的鉴别诊断其实并不难,如颅骨骨折应注意颅缝分离与间接征象的复查;又如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可依据“梭形”、范围小、“占位效应”、边缘光滑表现、“新月形”密度影等完成等[6]。总之CT与MRI在急性颅脑损伤中均可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与局限性,临床应用中应重视二者选择。

综上所述,CT与MRI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中均具有较好效果,最优化检查仍需针对患者临床症状与神经状态稳定性选择CT与MRI的组合检查方法,以此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琳.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6):111-111.

[2]曹一杨.CT与MRI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0):25-26.

[3]龚河军.CT和MRI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农村卫生,2017,4(15):33-33.

[4]陈淑玲.急性颅脑损伤中CT与MRI诊断价值比较[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12(6):126-127.

[5]王建辉.急性颅脑损伤CT与MRI诊断的应用比较[J].当代医学,2017,23(7):121-122.

[6]林声造,沈长青.急性闭合型颅脑损伤患者HRI及CT影像学特点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