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管理工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文物管理工作分析

杨哨

(重庆市酉阳县文物管理所,重庆酉阳409800)

摘要:近年来,文物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党中央对相关工作也愈来愈重视。从整体上来看,部分地区文物保护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人才队伍存在缺失,体系建设有待完善。文物保护工作任道而重远,要落实相关工作,不仅需要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发挥宏观引导作用,还要加强相关法律工作。另外,需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其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文物保护社会风气,通过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推动文物保护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物;管理;工作

1文物保护管理存在的缺陷

1.1文物遗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如今,文物保护工作中最大的问题便是遗失,不少文化遗迹都遭到了外界因素的破坏,一些年代较久的文物也出现了遗失。另外,当前人们对于文物管理的概念比较模糊,缺乏重视,使得许多文物由于时间的原因而受到破坏。我国历史文物正处于不断递减的状态。

1.2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很多地区在文物保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专业人员缺失问题,实际的人员建设一直滞后于文物保护管理过工作发展的需要,并且也没有一个长远的文物保护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一人担负重任的情况十分普遍。那么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人才作为文物保护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条件,可以说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队伍专业水平的高低,就会直接影响到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首先在专业能力上,一些工作人员自身缺乏对于文物保护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容易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处理不当,从而造成文物被破坏的情况。其次技术能力的不足,从而导致在实际的文物保护管理过程中,无法有效结合现代化的技术,导致难以发挥信息技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1.3缺乏管理系统

通常而言,文物管理的体系主要由工作人员、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三个层面共同组成,工作标准是整个管理的基础。一旦该系统内部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整个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现如今我国文物管理系统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未能得到及时更新,导致管理效果不佳。

2新时期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完善文物保护制度

在提倡文物保护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落实到制度层面的规定,要严格建立文物保护制度,设立法律法规,并将责任落实到文物管理的各个部门。文化管理的各级部门都要切实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形成国家保护为主,全社会都参与到其中来的制度条例,协调在文物保护和建设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在城市规划以及城乡建筑规划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文物保护的各个环节。具体实施上述策略前,要有地方文物部门的配合,对地下文物进行提前勘探,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保护该地区的地下文物。同时,政府还有要有古建筑和古文物方面的保护制度和规定,合理调整农民建房和保护文物之间的关系。不断细分文物管理的责任制度,确保各部门的文物保护职责,落实好基层的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对乡镇和农村的保护监督。按照国家的规定,有效地实现不同岗位的责任划分,并将其和文物管理相结合,不断加大对文物的保护程度。

2.2提高保护力度

在执行文物保护的同时,还要提高对文物保护的资金支持,将地方政府的各项措施和法规落实到实处。文物保护资金是工作的得以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要提高地方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支持力度,做好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专项资金预算。在实际的工作中,通过多种渠道实现融资,为文物的提供足够的物质方面的支持。合理利用该保护资金,杜绝浪费和其他不当的利用,保障文物的安全管理:首先,实行以奖代补,增加对文物的补助,要去企业进行融资,将文物进行分类,对于继续修理的文物,要调拨资金进行修缮。另外,还要保护文物的安全,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还要使经费合理利用,规划好消防器材的购置,做好资金预算,在各个文物建筑周围设置消防器材,在古建筑的周围也要备好消防器材,对这些器材做到定期检查,有隐患的要及时更换。

2.3加强文物的宣传教育

历史文物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艺术观赏价值以及科学研究价值。如果未能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则会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带来一定的影响,阻碍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根据调查所知,当前人们普遍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不足,认为文物保护的工作仅仅只是相关保护单位自己的事情。这种想法显然过于片面,文物的保护与我国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参与。所以,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宣传,依靠多种不同的方式,积极开展法律宣传的活动,逐步提升人们文物保护的基本意识,激发人们保护文物的积极性,以此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持续发展。首先,景区寺院需要加强建设,为所有前往观赏的人群进行讲解,向其普及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其次,景区寺院还要定期开设展览活动,邀请多方人士参加,针对具有独特价值的文物重点讲解和宣传,让人们感受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再者,景区寺院工作人员需要和学校与社区加强联系,印制相应的法律宣传资料,向更多的人群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2.4做好文物收集抢救的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国家对于文物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然而,当前文物失传的问题也变得越发严重。所以,为了能够提升文物抢救工作的力度,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相关部门逐渐对此提高了重视。对一些遗失在外的文物也需要妥善保管,并且能够从本质上出发进行解决。对于具体抢救工作,首先要对工作的目标进行明确,将文物的保护作为主要工作,收集工作则为辅,以此防止我国文物遭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破损。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需要从全局角度出发,将主要工作和辅助工作有机结合,以此开展文物的抢救工作。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强宣传,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

2.5保证文物安全

实现对区县重点文物的定期安全检查,注意在重大节日时的检查力度,重视文物库房的消防安全,保证文物展出的消防安全和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及早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彻底消除。不断修改和完善文物的保护方案,要开展文物保护的专项整治活动,例如,开展安全生产月,实现在保护中的安排有序,落实检查的效果,促进文物保护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艰巨且重要的任务,只有及时解决新时代文物保护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才能够提升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真正有效优化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也为我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学军.对文物及博物馆馆藏文物若干问题的再认识[J].孔庙国子监论丛,2016(00):177-187.

[2]湖南省文物局.构建文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N].中国文物报,2016-11-25(006).

[3]范冬雪.文物博物馆管理体制创新分析[J].民营科技,2016(07):116.

[4]廖志杰.文物古迹的旅游开发与保护[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03):94-95.

[5]来小鹏.网络技术发展与文物知识产权保护[J].中国博物馆,2016(01):36-40.

作者简介:杨哨,(1963年5月19日)男,汉族,重庆酉阳人,大专学历,中级职称,工作单位为重庆市酉阳县文物管理所,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