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险涵闸安全运行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关于病险涵闸安全运行管理分析

王远忠李亚强王亚波

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433100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不断加强水利建设以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水利建设投资规模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我国自建国以来都比较注重水利工程建设,部分工程由于建设年代较为久远,已经出现部分状况不能满足当前的生产生活需要,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病险涵闸的故障排查和检修,做好其安全运行,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本文将对病险涵闸安全运行管理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病险涵闸;安全运行;管理;分析

1病险涵闸概述

我国在长期的发展中都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建国以来全国各地都不断进行水库、水渠、堤岸的建设和设计。水利工程的建设为我国农业和工业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长期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发挥作用。但是由于部分工程建设历史较长,其设计和施工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病险涵闸。病险涵闸主要表现在其设计标准较低,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水利工程设计标准较低,工程闸身抗滑稳定性系数不能满足当代工程设计要求,闸身的防渗长度设计不足,工程的消力池长度较短,工程的抗震性亦不能够满足安全需求。在水利工程的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建设时采用建材质量的限制,部分工程的混凝土出现较为严重的碳化现象,闸身也出现贯穿裂缝,致使工程出现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修复和管理,工程将失去作用,亦将成为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全隐患。

2病险涵闸安全运行管理分析

2.1注重病险涵闸的制度化检测

病险涵闸的制度化检测能够有效把握病险涵闸的实际情况,能够及时为技术人员提供相关参数,有利于管理人员制定出科学的应对措施,提高病险涵闸的预警级别,最大限度的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建立病险涵闸的检测制度,针对病险涵闸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检测计划,长期有计划的对病险涵闸进行检测,分析病险涵闸的故障成因,并通过检测数据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分析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对病险涵闸进行修复,最大限度的保证病险涵闸的安全性。病险涵闸的检测需要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化机构进行,其需要在行业内具有良好的美誉度,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需要具有较高的公信度和准确度。科学的检测报告将会直接为病险涵闸管理机构提供最为有效的信息,帮助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化的决策。针对病险涵闸的检测需要不间断的进行,定期检测,并且不定期的抽检,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需要及时建档存储,为后期管理人员的调阅和参考提供最为有效的资料。科学化的检测能够保证病险涵闸的安全性运行。

2.2及时处理安全隐含保证病险涵闸的安全性运行

病险涵闸由于其自身设计标准较低,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管理人员需要健全病险涵闸的养护机制,通过专业化的检测,及时排查病险涵闸急需修复的故障,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管理机构需要对病险涵闸的养护人员进行专业化、科学化的培训,提高养护人员的养护技能,提高养护人员处理各种可能存在的险情和故障。病险涵闸由于建设时间较长,设施陈旧,机电设备老化,以及工程本身防渗性能和抗震性能均不能保证其安全运行。这些实际情况均要求养护人员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并且具有丰富的处理故障的经验,能够针对病险涵闸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科学化的处置方案,将病险涵闸的危情处置在最初阶段,防止危险扩大化,最大限度的保障病险涵闸的运行。病险涵闸的日常巡查制度亦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养护人员思想意识教育,提高养护人员的日常巡查力度和危险意识,通过科学的巡查制度建立保证病险涵闸能够时时刻刻处于管理人员的监控之中,保证管理人员及时对病险涵闸的险情进行分析和处理。养护人员的专业化和敬业精神将是病险涵闸养护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管理机构需要不断对养护人员进行培训,并加强养护人员责任感的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病险涵闸日常巡查的有效性,进而提高病险涵闸运行的安全性。

2.3加强病险涵闸施工质量监管提高其运行安全性

病险涵闸在运行中由于其自身设计标准的限制将会出现各种未知的状况,管理人员在进行危险涵闸故障修复时需要以较高标准进行,提高施工标准,保证病险涵闸的施工质量进而提高病险涵闸的运行安全性。工程施工需要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施工企业进行,针对出现的故障情况经过针对性科学性的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制定出科学的施工计划。建议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要严格按设计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特别是隐蔽工程必须按照程序执行,出现问题及时与监理、建设管理单位和设计单位联系,做到施工与设计相一致。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需要严格根据施工计划进行,病险涵闸管理机构需要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工程施工进行进行监督,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提高,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最大限度的保证病险涵闸的安全性运行。病险涵闸在施工时需要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进行,避免因为施工造成病险涵闸出现其他不可预知的问题和故障。高标准的施工能够最有效的保证病险涵闸安全有效的运行。

2.4提高病险涵闸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管理人员在进行病险涵闸的管理中需要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监测管理的自动化水平。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对病险涵闸进行相关采样和监测设备的安装,并利用当前较为发达的互联网进行网络化监测。为了给管水工作提供方便,提高效益,设计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设计,作了一些变更。因此建议设计单位在设计期间能够充分收集设计的第一手资料;对工程的地理环境、地质情况、人员素质等做一个充分的评估,以避免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造成不必要的误工和施工变更。同时设计合理性,可以减少运行管理人员的操作过程,节省管理人员。及时更换病险涵闸的机电设备,提高病险涵闸的动力化水平,不断加强病险涵闸的改造和施工,最大限度的保证病险涵闸的运行安全性,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营造出安全的环境和氛围。

3结语

病险涵闸在日常运行中需要管理人员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认真度进行,通过管理人员科学化的管理和监测,及时处理病险涵闸出现的问题,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最可靠的环境,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海军,高健,周军.做好病险涵闸安全运行管理的对策与认识[J].江苏水利,2011,(1):31-32.DOI:10.3969/j.issn.1007-7839.2011.01.014.

[2]何明.中型水库管理及病险水库控制运行方案研究[J].魅力中国,2014,(14):266-266.

[3]万斌.梅山水库大坝病险期间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4(9):736-737.DOI:10.3969/j.issn.1006-7175.2008.09.023.

[4]朱莉华,杨立俊,王波.田关闸有偿运行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9):73-73.DOI:10.3969/j.issn.1673-1328.2008.29.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