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排石病患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中药排石病患的效果观察

陈红东

陈红东

广东高州市人民医院525200

【摘要】目的:通过采用外敷中药排石膏药治疗胆道结石溶石、排石的临床作用,以期寻求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排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70例胆结石患者的病史资料,均在治疗前进行PTC、CT以及B超等相关影像学检查,确定结石的部位以及患者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给予在肝部前后外敷排石膏药各1贴,间隔2至3天或者洗澡时取下并将膏药进行几次对折后再对肝胆疼痛区域外敷,使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每周进行更换1次膏药。结果:570例结石患者采用外敷排石膏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4%,其中胆囊结石的总有效率为92.16%,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总有效率为90.43%,治疗外胆管、肝内结石的总有效率为94.09%,治疗胆道术后残留结石、再生结石的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采用外敷中药排石膏药治疗胆结石患者,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关键词】外敷中药膏;溶石;排石

胆石病是指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的总称。胆石病虽然在诊断上不是很困难,但是对术后再生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在治疗和预防上还没有较好的方法,所以无法治愈[1]。本文对中药进行排石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70例胆结石患者的病史资料,其中男性患者138例,女性患者432例,最小年龄为6岁,最大年龄为81岁,平均年龄为(42.38±7.14)岁,最小病程为5天,最大病程为29年,平均病程为(11.72±4.08)年。其中胆囊结石患者51例,胆囊合并肝外胆管结石94例,原发外胆管、肝内结石254例,胆道术后外胆管或者肝内的残留结石、再生结石171例。临床表现:黄疸429例,寒战发热510例,右上腹痛527例,38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本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PTC、CT以及B超等相关影像学检查,确定结石的部位以及患者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2.方法

本组570例患者均给予在肝部前后外敷排石膏药各1贴,间隔2至3天或者洗澡时取下并将膏药进行几次对折后再对肝胆疼痛区域外敷,使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每周进行更换1次膏药。肝胆排石膏药具有利胆排石、消炎止痛、疏肝理气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其主要成份:香附、附子以及南星各10g,大黄、没药、乳香、丁香、肉桂以及当归各20g,地龙、陈皮、木香以及灵脂各30g,荆芥以及防风各40g,香油以及广丹各1000g,按照传统方法进行炮制。

3.疗效评定

①治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经PTC、

CT或者B超等影像学检查后,结石已经消失;

②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结石缩小或者减少1/2以上;

③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减轻现象,结石缩小或者减少;

④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者加重,结石未发迹;

⑤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本组例数×100%。

二、结果

1.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表1)

表1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

结石类型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胆囊结石5124(47.59)12(23.53)11(21.57)4(7.84)92.16

胆囊并胆总管结石9441(43.62)23(24.47)21(22.34)9(9.57)90.43

外胆管、肝内结石254154(60.63)47(18.50)38(14.96)15(5.91)94.09

胆道术后残留结石、再生结石171115(67.25)31(18.13)16(9.36)9(5.26)94.74

合计570334(58.60)113(19.82)86(15.09)37(6.49)93.51

通过表1可知,本组570例结石患者采用外敷排石膏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4%,其中胆囊结石的总有效率为92.16%,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总有效率为90.43%,治疗外胆管、肝内结石的总有效率为94.09%,治疗胆道术后残留结石、再生结石的总有效率为94.74%。

三、讨论

1西医碎石、溶石、排石。在西医的治疗中使用液电效应碎石术、超声波碎石术、机械碎石术等治疗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不好,所以不再使用。使用口服鹅(熊)脱氧胆酸进行治疗,但是该治疗方法的溶石率较低,费用和复发率较高,还会损害肝肾,在临床中不建议使用。而灌注甲基叔丁醚、心酸甘油单酯会对患者的胆道有刺激,引起剧痛,所以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停止使用[2]。

2外敷中药排石的方法是使用药贴敷在患者的脏器体表,使皮肤吸收药物,增加脏器的血流量,加快新陈代谢,达到消炎利胆、通利攻下的作用。外敷中药溶石、排石主要有以下优点:价格较低;不良作用少;排石的成功率较高,所以该方法一直得到患者的认可[3]。中药的溶石方法不仅仅是单纯的进行溶石、排石,而是要改善脏腑的功能,调整代谢的紊乱,平衡阴阳,通过正确的清热利湿、养阴活血、疏肝利胆的方法,恢复肝之疏泄的功能,达到溶石、防石的目的。外敷中药排石的疗效较为方便可靠,降低了胆石病的手术并发症和手术率,降低了患者胆道结石的复发,改善了患者的肝胆代谢情况。在治疗结石再生、肝内、外胆管结石、残留结石等疾病的临床中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四、参考文献:

[1]吴金术.临床胆石病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18-232.

[2]SimeoneJT,FerrucciJT.Newtrendsingallbladderimaging.JAMA1981;246:380.

[3]外科学第一版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56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