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机电设备的智能控制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大型机电设备的智能控制方法

姚亮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型机电设备中,智能控制方法应用日益广泛。当前,智能控制过程中,忽略了机电设备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对设备运行造成的影响,无法确定机电设备位置,定位不精确。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大型机电设备智能控制方法相关知识,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关键词:大型机电设备;智能控制;方法

引言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重要转型时期,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广泛应用智能化技术,有效提高了大型机电设备智能化控制水平。大型机电设备中,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工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工业生产运营效率与成本降低,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1、相关知识概述

1.1智能控制技术内涵

智能控制指不用人工干预,智能化机械设备可自主根据相关指令完成任务目标,即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类思维活动,以此有效提高智能控制要求。人类发展中,智能控制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应用空间,大型机电设备中,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以智能化推动自我驱动操作目标的实现,顺利完成各种复杂控制任务。当前,智能控制技术发展时间不长,但目前已由传统简单控制向多学科交叉控制转变。实际控制工作中,运筹学、信息论与自控论是主要研究内容。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在智能控制结构、高阶层核心与非线性特点控制中,智能控制技术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1.2控制系统种类划分

(1)分级控制。其是对智能分级递阶控制的简写。此系统中,i自组织与自适应控制为基础,完成运作任务。通常,分级控制过程中,主要包含协调、组织及执行等控制基面,而每一层级都有独特的功效。(2)学习性控制。该系统是在自身认知、辨识与调整内部结构基础上,使用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循环输入处理,以此保障整个系统有效运行。另外,系统实际运行时,该控制系统还能参照非预制性信息实现自控任务。(3)专家性控制。从本质上来讲,此系统是整合人的知识、技能与经验,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有效应用的方式。系统实际运行中,该系统可根据计算机所发的相关指令程序完成不同操作。该控制系统中,通常因所储存的理论知识与经验比较多,因而面对各类实际问题,在有效辨识基础上,快速处理这些问题,从而获得有效的处理结果。(4)神经性网络控制。现阶段,该网络控制系统应用较为广泛。该智能化控制系统是参照人体神经网络布设控制结构的,借助人工神经元与细胞,构成整个控制系统。

2、大型机电设备智能控制发展的现状

2.1智能控制方法

机械化发展中,大型机电设备是重要构成内容,对机电设备智能控制方法进行分析,正确认识机电设备中原控制方法产生效果,便于人员合理选用智能控制方法对大型机电设备做好管理。实际工作中,原有智能控制方法,包含机电设备控制、驱动及制定等三部分机构实现设备管理,将机电设备各项工作内容落实到位,从根本上保障机电设备根据控制方法开展各项工作。但机电设备实际运行中,设备驱动工作作用影响下,大型机电设备工作的灵活性需求有待提高,机电设备难以获得预期工作效率。实际工作中,大型机电设备驱动机直接影响到机电设备,如果工作中控制设备无法实现稳定运行,就会导致机电设备工作准确性得不到保障,进而对大型机电设备实际运行效果造成影响。因而,原有控制方法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深入研究大型机电设备中所用控制方法造成的影响,对机电设备运行情况做好详细记录,由此为引入智能控制技术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2.2大型机电设备智能控制的弊端探究

大型机电设备运行中,根据其实际运行效果,工作人员要明确原控制方法对机电设备控制造成的弊端。工作人员积极研究机电设备控制存在的弊端,合理引用智能控制技术,确保大型机电设备运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机电设备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因而,大型机电设备运行中,其控制弊端主要表现为:(1)智能控制中,大型机电设备对人力控制经验有很大的依赖性,受人力控制能力限制,机电设备运行极易出现各种问题,对设备工作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通常应用角度控制函数控制大型机电设备,对机电设备运行造成了很大的束缚,机电设备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因而,工作人员必须要有效预防机电设备智能控制存在的弊端,合理选用智能控制技术,从根本上增强大型机电设备运行效率。

3、大型机电设备运行中,智能控制方法分析

3.1以机电设备参数构建系统模型

大型机电设备运行中,工作人员采用智能控制技术管理设备时,要通过机电设备相关参数为设备构建对应模型,积极使用设备参数,获得设备运行控制效果,促使机电设备高效运行。工作人员通过设备参数构建模型过程中,要根据大型机电设备不断变化的角度开展工作,以此对机电设备转动范围进行合理控制,促使设备高效开展智能控制。因而,机电设备运行中,工作人员要根据设备运行参数计算方法,为机电设备合理构建坐标体系,对设备运动范围做好全面分析,对不定性数据参数内容进行合理计算,在此基础上,严格掌控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设备工作水平得到提升。

3.2设备角度控制法的应用

大型机电设备运行中,角度控制直接影响到设备实际运行状况,工作人员要合理应用机电设备角度控制法开展智能控制工作。设备角度控制主要包含设备转动与位移,如果机电设备发生主动或位移,直接引起设备能量发生改变,工作人员要选用智能控制技术,积极管理设备存在的转动与位移。另外,工作人员应用智能控制技术时,要尽可能排除设备干扰因素,合理转化机电设备运动能力,为大型机电设备方便智能控制管理工作。干扰量排除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明确设备力量转换内容,全面实现设备智能控制目标。应用这一角度控制方法,确保智能控制方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便于机电设备顺利运行,设备运行能力加强。

3.3位置矢量控制机电设备

机电设备运行中,位置矢量控制是根据某一时间内设备运行状况,为大型机电设备构建坐标体系,基于设备位置原点,以机电设备运行位置明确有向线段,为工作人员方便使用智能控制技术管理机电设备,以对应变换矩阵明确大型机电设备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为机电设备运行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明确设备角度变换范围,确定角度最大空间变换范围,如果机电设备运行状态达到极致,对机电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智能化控制,便于机电设备灵活运行,促使工作人员合理选用智能控制方法管理大型机电设备运行状况。

3.4仿真实验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大型机电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机电设备管理,开展设备仿真实验,对设备使用效果进行逐步完善。设备仿真实验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要通过计算机构建模拟实验室,方便快速获得实验数据,获得准确实验结果;其次,将机电设备控制时间的引入作为实验参数,确保智能控制技术推动机电设备稳定运行;再次,为机电设备确定运行振幅参数,明确设备各运行数据,确保设备保持正常运行;最后,明确方针实验结果,确定角度定位,从根本上提升智能控制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大型机电设备运行中,智能控制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因其“高效能与高质量”特点,更多传统控制方式呗取代。所以,大型机电设备运行中,加强智能控制技术研究,积极探索控制经验并灵活应用于实践,有效保障设备操作效率,在此基础上推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振瑜.大型机电设备的智能控制方法[J].电子测试,2018(09):121-122.

[2]杨丽琴.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的应用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8,37(02):48-50.

[3]杨洋,刘兵.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的应用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16-17.

[4]闫妍.大型机电设备的智能控制方法[J].电子制作,201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