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后的关节肿痛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后的关节肿痛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潘军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241000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后的关节肿痛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术后关节肿胀与疼痛问题做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患者患处肿胀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在术后2d至3d时间上,观察组各项肿胀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d至3d时间内,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后的关节肿痛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疼痛与肿胀情况,提升恢复效果。

【关键词】膝关节镜手术;关节肿痛;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关节镜手术可以有效的促使骨关节疾病得到更好的检查与治疗,有效的降低有关手术治疗的创伤,提升术后恢复速度,保证治疗效果。在膝关节镜手术后,容易引发关节肿胀与疼痛等常见并发症,需要积极的配合护理服务来改善并发症问题,提升患者恢复质量。本文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分析对患者运用护理干预后的患处肿胀与疼痛评分情况,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24岁至65岁,平均为(32.5±4.5)岁;损伤情况中,交叉韧带受损为18例,半月板受损为15例,关节内游离体受损为17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22岁至63岁,平均为(34.2±3.8)岁;损伤情况中,交叉韧带受损为19例,半月板受损为16例,关节内游离体受损为15例;两组患者在基本信息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术后关节肿胀与疼痛问题做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如下所示:

1.2.1健康教育

要依据患者疾病情况做针对性健康教育,在术前就告知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肿胀情况,同时要让患者了解改善与控制肿胀、疼痛的方法,让患者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1]。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情况做好术前与术后护理计划,同时做好患者沟通了解。要指导患者做好术前活动训练,让股四头肌肌力与膝关节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有效的规避术后膝关节功能退行性变化[2]。指导患者了解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与踝泵训练等。

1.2.2冷敷

术后需要运用冰袋针对患处做好3d的持续冷敷,而后依据冷敷效果状况做接下来的间断性冰敷[3]。冰敷中需要运用冰袋外包干布进行,由此来规避局部组织温度太低引发的损伤。同时冰袋不可以与伤口做直接接触。冰敷中需要了解患处血运循环、知觉情况,避免刺痛、麻痹、过冷等引发的冻伤。要运用水胶带将冰袋做较好包裹,避免冰袋渗水引发的伤口感染。在伤口冰敷处需要保证纱布等垫放材料,避免冻伤,保持护理舒适度。冰敷不可以运用在无知觉的区域,例如瘫痪与麻醉等组织,避免产生意外情况。

1.2.3功能训练

但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需要做好对应的活动训练,例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由此来针对肌肉微循环产生刺激,促使血管更好的扩张,促使相关组织获取充分的营养,避免肌肉萎缩,有助于肌力水平的提升,通过肌肉收缩能力来有效的促使患处水肿与膝关节积液情况更好的改善消除。术后2天内进行直腿抬高,保持仰卧位,足尖保护朝上,保证腿部肌肉处于紧绷状态,而后进行脱离床面的腿部抬升,距离保持10cm,持续5至6s,而后进行肌肉放松,再做反复性训练。术后第三天可以开始进行膝关节屈伸训练,保持仰卧位,足尖朝上,保持支腿抬高,让肢体与床面成为45°幅度,保持膝关节的屈曲状态,而后再伸直,再将肢体放松放下,保持肌肉松弛,反复操作。在训练中需要做好充分指导与操作安全监护,同时要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保持操作的灵活合宜性。

1.2.4中药敷贴

可以在术后2天之后运用专业的中药膏,例如当归、牛膝、川断、制乳香、骨碎补、茯苓与桃仁等材料制作而成,针对足三里、委中、阴陵泉、阳陵泉、承山等穴位敷贴。每天2次。

1.3评估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至3天时间内每天患处的肿胀值与疼痛评分情况,疼痛评分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范围为0至10分,10分为剧痛,0分为无痛,评分越低代表疼痛程度越低;在肿胀值上,主要是患处膝周长减去健侧周长所得。

1.4统计学分析

将治疗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1至3天时间内患肢肿胀情况

如表1所示,在术后2d至3d时间上,观察组各项肿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1至3天时间内患肢肿胀情况(?x±s,cm)

注:两组对比,p<0.05

3讨论

膝关节镜手术中针对术后关节中肿胀与疼痛可能发生的原因入手,做好生理状况的调节,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让护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有效的改善与控制疼痛与肿胀情况,让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更好,减少术后不良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带来的压力,因此护理干预运用在此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舒适度与效果,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曹媛.膝关节镜手术后关节疼痛和肿胀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5,(3):249-251.

[2]夏杰琼,沈慧,陈晓虹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8):1369-1371.

[3]王其花,郁静,尹继兰等.综合护理干预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6):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