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篮球竞赛中的非语言交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浅谈篮球竞赛中的非语言交际

徐遥刘琳娜

(1克拉玛依第十中学,新疆克拉玛依834000;2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乌鲁木齐新疆830054)

摘要:在篮球比赛中,非语言行为层出不穷。充分利用非语言,加强非语言交际是裁判员准确执法,教练员有效指挥,队员默契配合的前提和基础,是球队赢得比赛胜利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篮球竞赛;非语言;体态语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172-02

人类在交际过程中不仅有语言行为,还有非语言行为。因此人类交际就有语言交际系统与非语言交际系统两个系统。一般来讲,语言交流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但是在体育竞技中,非语言交际更是保证运动员、运动员与教练员、裁判员之间的正常交往,使得竞赛顺利进行的主要交际工具。

一、非语言交际在篮球比赛中的基本类型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基本功是用于交际,非语言交际往往是语言交际的辅助工具。但是,在体育竞赛中非语言交际却有其特殊的作用,甚至是语言所不能代替的。关于非语言的类型众说不一,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K.W.Back将非语言分为动态无声的、静态无声的和有声的三类,胡文仲教授则把非语言分成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四类。

下面笔者将谈一下篮球竞赛中非语言交际的类型、特征、结构功能及特殊作用。

二、篮球比赛中非语言交际的分类。

湖南体育学院的赵辉老师,将篮球比赛中的非语言交际的类型划分成五类,其中包括衣着,表情与眼神,姿态动作,触摸行为,空间与距离,笔者在综合借鉴的基础上,对分类稍做了改动,增加了“声音传递”和“副语言”这两种类型。声音传递在这里不是指具体的语言交流,而是指裁判员哨声和时钟声和30秒钟声;副语言是人发出来的声音现象,如:有时会有队员发出“哎哟”的声音以示提醒裁判员对方队员犯规了。

三、非语言交际的特征

1.非语言交际参与言语交际。无论在场上还是在场下队员、队员与教练之间兼用语言和非语言手段(体态语)交际;同时裁判也可用这两种手段与队员交流。如教练画的进攻图或防守图,用手势代替跑位,用道具代替队员等等。

2.以视觉形象和声音代替具体事物。如计时屏幕、计分牌;比赛开始、中场休息和比赛结束的哨声等。

3.在交际过程中产生明确所指。裁判员、教练员和队员的手势。裁判员的裁判手势分为得分、时间、号码、违例、犯规和其他六大类。如:伸四个手指表示四号队员;双手握拳在胸前环绕,表示带球走;双手成掌在胸前上下运动,表示两次运球等。

4.准确快捷。为了保证比赛的有效时间,提高比赛的紧凑感和观赏性,就要求队员迅速了解队友、对手、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意图,做到行动敏捷,令行禁止。

四、非语言交际的结构功能

任何一场比赛中,可能会有多次的暂停,教练员通常会为下场的运动员进行技战术部署。因为时间有限,教练通常说的同时连比带划。这时非语言交际又突显出其新的结构功能。

有这样一个语料。“在进攻的时候,你(用手指某一队员)从这儿(手指着画板)突破到这个位置上(画一条线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练员的手势是一个非语言交际。

本段语料不是全部意思都用语言表达,而是教练员用手势表达了具体的人、物、和事情,而后的“……”部分意图就很明显了,就是让队员传球给跑到位置上的另一队员;另外加大了话语的信息量(具体跑位的路线);再次“你”(用手指队员)明确了所指,并不是其他队员,最后,“从这”“到这个位置上”并辅助理解了路线的内容。其中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非语言交际在结构功能上的新特点:1、填补句位空白。2、语义功能3、排除歧义4、辅助理解指示语的功能。

五、非语言交际在球场上的特殊作用

人类多种能力与生俱来,语言交际主要产生声觉效果,而非语言交际主要产生视觉、触觉、动觉及其他感觉效果。人们可以不进行语言交际,但在许多情况下无法抑制非语言交际,特别是在运动竞赛中就显得更为突出。

1.表达感情,如:球员和教练员的面部表情:微笑一般可以表示认可,严厉表情可能是无言的批评,无奈地摇头或许是对比赛的失望,忘情的鼓掌可示为激动等等。

2.传递信息:库珀(Cooper,1988)曾经说过:“必须记住,每一信息都包括内容和关系两个方面。姿势、面部表现、体触行为等等,都会对信息内容产生影响。除此而外,传递交际关系的信息主要是通过非语言形式。”特别是在比赛中,战略战术起着事关成败的作用,而非语言手段的交流,无疑增加了赛事的保密性。

队员间由于经过长期的训练与合作,相互之间有微妙的默契感,除了语言上的交流外,往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口哨,对方都能心领神会。从而准确把握时机,改变作战策略,达到好的比赛效果。队员和教练之间也是因为长期的磨合,在比赛中,队员能够很好的理解教练的手势,随时改变跑位,调整进攻或防守策略。

3.代替语言:出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和各异的场合,交际中发话者和受话者常常使用非言语语来代替自然语言进行交际,这给话语交际增加了特殊的表现力。

(1)裁判员是比赛中的执法者,其一般用哨声和手势代替语言。同时,队员和教练员也应当尊重裁判,主动与之建立一种良好的非语言沟通途径。如:五种表示违例的手势、十种表示犯规的手势、号码、时间、得分等等。

(2)教练的非语言行为是队员们的指挥棒,除了为队员们提供战术外,也是同裁判交流的重要工具。如:教练员将左手成掌举于头前,右手食指顶在左手掌心,表示请求暂停;双手成掌在头前交叉,表示请求替换队员。

(3)竞赛工作人员虽然并不参与比赛,但他们及其使用的符号语和副语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篮球比赛中计时员、记分员及其他记录员。篮球比赛中的符号语包括计时员操纵的时钟、30秒钟装置、队员犯规次数标志牌、全队犯规标志和全队犯规指示器,他们利用这些非语言手段向球场的主体和客体(观众)传达着整个比赛的状况。

(4)表示礼仪:在一定的场合下,人们的姿态和风度,行为举止体现出他的个人修养和受教育程度,如赛前、赛后与对方握握手,在动作太大侵犯到对方时,拍拍对方的肩膀,这既是一种礼貌友好的表现也是同对手沟通感情渠道。1

(5)调节作用:队友进球后,相互击掌以示鼓励,比赛中运动员庆祝提高士气的扣篮用胸部互相撞击动作;打出漂亮的配合后击掌相庆等叫调节势。2如果在比赛中双方队员发生冲突,队友会选择把队员拉开,或者裁判用手势加以制止;队员与裁判发生矛盾时,场下的教练一般则会用眼神传达“让队员冷静”的意思,从而调节场上一触即发的战争。

(6)欺骗作用:有时候,人们会通过作假的非语言行为进行欺骗,如球场上的假动作。

(7)暗示作用:暗示往往是一个球队通过内部共有的而他人不了解的手势、眼神等,相互传达信息。如每个球队都有自己特殊的战术手势,暗含着准确信息。

一场篮球赛,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也不管比赛双方是否专业,球场主体(队员、教练及裁判)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语言,完全可以通过非语言进行交流,有效避免语言给篮球场上交流带来的障碍,促使比赛能够更顺利地进行和完成。④①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王冬竹.论非语言手段的语言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

[4]薛常明.非语言交际概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2

[5]刘明阁.非言语语的交际功能[J]安阳师范大学学报,2002

[6]秦为民.非语言交际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4

[7]赵辉.篮球比赛中的语言体态初探[J],文史博览·理论2006,8

作者简介:徐遥,男(1982.10—),民族:汉族,籍贯:新疆;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