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胎儿开放性脊柱裂的超声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谈胎儿开放性脊柱裂的超声诊断

陈湘洁

陈湘洁

(桐乡市妇幼保健院浙江桐乡314500)

【摘要】目的:讨论超声对开放性脊柱裂的运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15年6月经超声检查发现并经引产后证实的10例胎儿开放性脊柱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超声检查出的开放性脊柱裂10例,产前超声诊断于产后完全符合9例,正确率90%。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开放性脊柱裂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产前诊断;超声检查;开放性脊柱裂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066-02

脊柱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又称椎管闭合不全,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椎管发育不全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从较小的畸形,如棘突缺如或者椎板闭合不全到严重的畸形。产前诊断领域目前对开放性脊柱裂和闭合性脊柱裂区分的是根据是否有神经组织(神经基板)暴露在外及是否有完整的皮肤覆盖。超声诊断在产科胎儿脊柱裂疾病上应用已相当广泛,它能观察胎儿结构及在母体的发育情况,并具有准确及时、操作简单、无痛无损伤并可多次观察的优点,是围产医学的检测指标,为优生学的一方面,是现代妇产科临床工作中首选的检查及诊断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选取所在医院产检病例为样本,时间截取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孕妇中,10例诊断为胎儿开放性脊柱裂病例,并经引产后证实。此10例妊娠妇女均为单胎,在孕18~29周,平均孕周为21.5周。孕妇年龄在19-38岁,平均24.9岁。

1.2仪器及检查方法

仪器:现我院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8MHz。检查中孕妇一般取仰卧位,必要时采取侧卧位,充分暴露腹部。进行胎儿常规检查,记录胎儿羊水、胎盘等结构并对胎儿骨骼系统进行全方面扫查,重点观察脊柱形状及清楚显示并确认胎儿背部皮肤。还需要矢状切面、横切面、冠状切面多切面扫查。在矢状切面扫查时应沿脊柱走形连续显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另还需重点检查颅骨、羊水量。典型图像全部摄片留档。

2.结果

本组10例胎儿开放性脊柱裂,其中4例为脊膜膨出,6例为脊髓脊膜膨出;6例发生于骶尾部(见图一),1例发生胸段部,2例发生发生于颈部,其中1例发生于腰段部;5例合并脑积水(见图二),3例合并无脑儿,2例无合并其他畸形;6例合并羊水过多,1例合并羊水过少,余3例羊水量正常。此10例开放性脊柱裂均已终止妊娠,在我院引产8例,其中1例合并无脑畸形同时合并足内翻畸形漏诊,2例在外院引产后追踪证实。此类胎儿脊柱裂的声像图特征,矢状切面上显示:受累脊柱位于后方的强回声线连续性中断,在脊柱病变的部位,皮肤皮下软组织也有缺损,皮肤延续性中断,局部见大小不等,边界清晰,有薄壁的囊性膨出物在羊水中漂动,内可有脊膜,马尾神经或脊髓组织,可伴有脊柱后凸或侧凸畸形。脊柱横切面上显示,在椎管外围由椎体和椎弓组成的闭合性三角形变成开放性,两个椎弓分开,呈典型的“U”、“V”改变。脊柱冠状切面显示后方的两个椎弓骨化中心距离增大。脑部声像图可有香蕉小脑征、柠檬头征、颅后窝池消失、侧脑室扩大和脑积水。

图一:

3.讨论

有学者认为,胎儿脊柱裂与妊娠早期胚胎受到化学性或物理性的损伤有关,胚胎第3周时两侧的神经向背侧中线融合构成神经管,其从中部开始(相当于胸段),再向上下两端发展,于第4周时闭合,神经管形成后,逐渐与表皮分离,并移向深部。后在该管的头端形成脑泡,于胚胎第3周时由两侧的中胚叶形成脊柱部分,并呈环形包绕神经管,而构成椎管,此时如果神经管不闭合,则椎弓根也无法闭合,而保持开放状态,并可发展形成脊髓、脊膜膨出。超声诊断是一种非损伤性和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一门新兴的学科,产科是超声诊断运用最广泛最深入的领域之一。[1]从我院这几例胎儿脊柱裂病例中提示我们,超声诊断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医生应该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仔细询问病史,认真观察胎儿每个结构,特别是在发现主要畸形后,仍要全面观察是否有其他畸形同时存在,并考虑到合并多发畸形,这例漏诊病例发现合并无脑儿后未再仔细观察四肢发育情况。诊断足内翻畸形的标准为足底拇指和胫腓骨长轴在同一切面显示,不随下肢运动而改变(2)对存在脑部声像改变的孕妇尤其应该仔细检查,小脑横切面上主要用于观察颅后窝池的大小和小脑大小与形态,可根据颅后窝池的有无和小脑形态来筛查开放性脊柱裂。[2](3)对并发羊水量异常的孕妇,应再次仔细检查脊柱发育情况。(4)对于产前筛查中胎儿神经管畸形的高风险的孕妇应提高警惕。胎儿畸形超声筛选时间,多数定在妊娠18-22周,胎儿脊柱裂也在此期为发现的最佳时期,本院此10例胎儿开放性脊柱裂畸形在18~22周检出7例,检出率为70%。这个时期胎儿各系统基本发育成熟,解剖结构已近形成,胎儿的大小及羊水量适中,受骨骼回声影响较小,图像清晰,胎儿畸形易被检出,对某些疑似病例应不同时期多次复诊,应尽量避免误诊和漏诊。[3]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迅猛发展,超声技术不断成熟,三维超声应用于临床,胎儿畸形的筛查率大大提高了,三维彩超不仅可以观察到胎儿成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诊断胎儿畸形的主要手段。胎儿在羊膜腔内被液体包绕,是三维超声良好的成像条件。图像立体,形象直观,可任意调整角度,通过三个切面的旋转,可观察到可疑的结构,对胎儿大体结构的畸形可以一目了然,极大地提高了诊疗的质量,减少误诊、漏诊。三维超声对胎儿脊柱进行容积数据采集,透明成像等后处理成像技术,使皮肤软组织显示更为清晰。

在超声诊断检查的时间和剂量范围内一般不至于对胎儿造成影响,超声诊断胎儿脊柱裂准确可靠,方法简便,快捷省力,并可多次观察,可满足临床需要,胎儿开放性脊柱裂应尽早发现,早检查,以便及时处理,优生优育。

【参考文献】

[1]蔡爱露,刘守君.妇产科三维超声诊断频谱.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2.

[2]李胜利,顾莉莉,文华轩.胎儿开放性脊柱裂与闭合性脊柱裂的产前诊断及分类.中国医学超声杂志.2011(8).

[3]李春燕,沈严严.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脊柱裂的临床诊断.海南医学.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