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胸部CT阅片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如何加强胸部CT阅片能力

李春梅

李春梅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目的:探讨加强胸部CT阅片能力的应用价值,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探讨更好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80份,包括CT影片及病史资料两部分。对实习医生进行胸部CT阅片能力培训,并考核实习医生培训前后阅片水平。结果:我院呼吸科的实习医生经过阅读胸部CT能力培训后,实习医生阅读胸部CT片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是目前内科检查中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提高医生胸部CT阅片能力,对于提高医生的治疗水平有一定的帮助,更好地诊断病患的疾病。

【关键词】胸部CT检查;阅片能力;治疗效果;

前言:在当今影像医学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各种不同类型的影像设备不断的更新换代,促使检查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在手术治疗之前行CT或核磁共振等检查进行术前判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就如何提高实习医生的胸部CT阅片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详细报告如下:现选取本院2014年32月-2015年12月收治患者80例,现将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CT影片及病史资料两部分,共80份。80例患者中男患者为52例,女患者为28例,患者的年龄在23~6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8.5左右,患者的病程在1~3年。其中肺气肿有22例、肺结核18例、肺炎29例、肺癌9例、气胸2例。所有患者最终诊断均符合手术病理及临床诊断PLID标准。所选择患者的排除标准:①合并腰椎滑脱、骨折、肿瘤、结核者。②合并严重的椎管狭窄者。③合并其他严重的代谢性疾病、精神疾病、脑血管病者。④图像质量差影响诊断者。

1.2方法

首先,在培训前对实习医生进行80份胸部CT阅片能力考核。其次,进行培训前对我院呼吸科的实习医生进行胸部CT阅片能力进行系统的培训。CT诊断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CT影像的特点、病理基础认识和分析、诊断思维方法等。为了能够使实习人员能够正确的阅读CT片,在读片的过程中一定要谨记CT诊断的原则和步骤,也就是全面观察、综合分析、结合临床经验等做出诊断。一份完整的CT资料一般包括:病人简介、扫描参数、胸部断面连续图像。在每一幅CT图像上均用汉语拼音及英文缩写可读出医院名称、病人姓名、性别年龄、CT编号、磁盘编号、扫描日期及时间。扫描参数包括电压(kV)、毫安秒(mAs)、扫描时间、层厚、层距、窗宽、窗位。其中窗宽(window?width)是指图像所包括的CT值范围,它影响图像的对比度。窗位(window?level)或称窗中心(window?centre)是指窗宽上下限的平均中心值,它影响图象的亮度。由于CT图象是体部结构横断面图像,无前后、左右、上下重叠之虞,因此必须熟悉并掌握体部断面的解剖结构,这是体部CT诊断的基础。胸椎CT检查前准备(1)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2)嘱咐病人在检查期间保持体位不动。(3)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扫描前4h禁食。(4)扫描前去除病人颈、胸部饰物及其他金属物品等。平扫?体位和范围: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臂上举抱头。根据临床要求扫描椎间盘或椎体。扫描基准线:横断面连续扫描。层厚和层距:扫描层厚:2~3mm;层距:2~3mm。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00~400HU。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增强扫描,对比剂:8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分次团注或加压快速手推团注、分次团注,2~3ml/s。扫描时间:注射60~80ml后开始连续扫描,必要时在注射对比剂后3~5min作延迟扫描。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注意事项:(1)较小的病灶应在体表放置定位标记。(2)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3)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4)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由2名以上经验丰富影像学医师共同判读图像结果并与手术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若判读出现异议则进行科内会诊讨论后确诊。最后,再次对实习医生80份胸部CT阅片能力考核。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习医生接受系统培训后对CT影像学的阅片能力明显高于接受系统培训前,差异显著(P<0.05)。

3.结论

影像医生有效的掌握阅片能力,通过阅片做出正确的诊断。但是,对于新到医院实习的医生缺乏实践经验,只依靠理论知识进行阅片,促使实习医生的阅片能力一般。由于阅片能力是需要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加强实习医生的实践经验。因此,予以实习医生系统的阅片能力培训,能够提高实习医生的阅片能力。阅读胸部CT影像中应掌握的重点。在观察肺内病变时首先应将病变用层层堆塑的方法明确是肿块性还是非肿块性的。其次要注意病变的外形、密度、钙化及周围结构。特别是要注意病变内有无一般胸片、体层片不能分辨的内在钙化小点,这对判断良、恶性会有所助益。第三对肺内单发结节灶而言,其绝对CT值并不可靠,因为有部分容积效应这一技术因素的影响。由于每一幅CT图像都具有一定的厚度,在单位体积(即象素面积)的厚度内,可包括多种组织,这时CT值也即为这几种组织CT值的平均数,因这种CT值所代表的组织密度并不存在,这种现象就称为部分容积效应。如水与气体加在一起的CT值类似脂肪。而小于1cm的钙化灶与气体加在一起时,其CT值类似软组织密度,不能表示出真正的钙化密度。当增厚的胸膜内发生钙化时,钙化多数情况下位于壁层胸膜;但慢性脓胸时发生的钙化主要存在于脏层胸膜。在众多累及肺间质的疾病中,明显的壁层胸膜增厚主要见于石棉肺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以上这些都应是在胸膜病变读片中注意的要点。

结束语:治疗疾病进行及时和有效的诊断是制定出合理治疗方案的基础。目前,影像技术是用来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CT检查诊断具有较好效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缓解患者压力。本文就对我院呼吸科实习医生进行胸部CT阅片能力培训,通过深刻体会CT诊断的原则和步骤、加强对基本病变CT片征象的认识和鉴别、异常影像表现病理基础的分析,实习医生的阅片能力有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勇,孔江明,高文军.螺旋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98-2799.

[2]徐海等.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特点与病理基础对照分析[J].使用放射学杂志,2011,27(5):702-703.

[3]张善娟,尹凤荣,李华.肺炎型肺癌24例影像学与病理对照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8,20(5):65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