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新课标下有效数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1

如何提升新课标下有效数学教学

张晓静

濮阳市清丰县柳格镇柳格集小学张晓静

【中图分类号】G548.20【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17-01

一、把握教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开车最怕路不熟”,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最怕教材不熟,不管课改如何改,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是老师永远的基本功,对于教材,我们教师不但要理清一节课编者的意图思路,还要把握住一单元、一册书和整个学段的逻辑线索,把所教学科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在教学中不管从哪个知识点切入都能把各种知识链接起来。

例如:我在讲到分数的运算时,我及时地让学生联系起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学到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时,让学生联系三年级上册学的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我把新旧知识纵向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二、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转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自己去了解一个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规律是如何应用的,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感悟、发展。

例如:在求长方形面积时,我发给每位学生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准确的算出所选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然后让学生自己用学具动手操作出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导入长方形面积=长×宽。这样,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成探索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地去参与去体验,最终理解和掌握。这时,我又及时地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知识都是通过人们的艰苦努力发现和探索得到的。

三、课堂上巧设情景,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维的启发剂,有疑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为此,我常常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实践我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以疑激欲。

心理学家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油然而生。例如:我在讲“比例尺”时,我首先提出了这样的两个问题:李大伯看到地图,不用实地测量,就知道从北京到广州的实际距离,工人叔叔看到图纸就可以制造出符合要求的零件,是谁暗中帮助了他们?我及时板书:“比例尺”。通过刚才的话,同学们已感受到“比例尺”神奇的力量,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2、以情激欲。

数学概念知识本身蕴藏着一定的魅力,我应用数学教学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学生,学生才会被数学所吸引。例如:在学习相遇问题时,为了扫清障碍,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同学们自愿结合,两人一组演示“相遇、相距、相向、同时,”四个词的含义,通过演示同学们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索。

四、注重实践运用,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实践数学

新课标的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去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想身边的事物,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位置”后,让学生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并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一下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又如:在学习了“统计”后,问学生:你准备统计什么?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了解数学在现实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五、注重学生在开放性教学中获取个性的发展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关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鼓励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见解。

例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时,我不采用唯一的固定的短除法分解质因数,而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这样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选择,培养了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每个学生获取个性的发展。

总之,教师良好的业务水平加上有效的教学方法,相信数学课堂一定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