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晖汪亚玲岳云璇

刘晖汪亚玲岳云璇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ICU科650031)

【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肺结核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2例,在拔除气管插管后予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52例,予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机械通气时间、成功脱机、VAP并发率及治疗后患者的PaO2、PaCO2、FEV1/FVC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成功脱机、VAP并发率及治疗后PaO2、PaCO2、FEV1/FV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并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

【关键词】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呼吸衰竭肺结核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1-0159-01

严重呼吸衰竭主要由于肺部换气或通气功能损伤引起,多见与重度肺结核患者中[1]。本研究对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肺结核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共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2例,男女比例为23:29,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为(57.83±6.52)岁;对照组52例,男女比例31:21,年龄49-71岁,平均年龄为(56±5.79)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抗结核、祛痰、抗感染等肺结核常规治疗,并接入机械通气。出现肺感染控制窗后,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降低SIMV与PSV水平进行脱机(SIMV降至6次/min,PSV降至5-7cmH2O),保持4-6h稳定的自主呼吸后可拔管。研究组拔除气管插管,予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采用S/T模式,戴口鼻面罩进行双水平NIPPV治疗,调整吸入气中氧浓度分数(FiO2)、压力支持通气(PSV)、吸气压力(IPAP)、呼吸压力(EPAP),其中IPAP维持在10-25cmH2O内,EPAP维持在4-8cmH2O内。至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0.90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分别处于45-60mmHg与65-90mmHg水平内,呼吸频率(RR)<28次/min,逐渐减少双水平NIPPV时间,配合降低IPAP、EPAP及PSV水平,直至患者能够进行稳定、正常的自主呼吸后脱机。

1.3疗效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机械通气的时间、成功脱机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并发率;观察治疗后患者的PaO2、PaCO2、FEV1/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水平[2],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包统计分析,一般资料应用标准差(x-±s)完成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完成检验,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成功脱机率及VAP并发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11.57±3.24)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16±2.81)d(P<0.05);另外,研究组脱机、VAP并发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成功脱机及VAP并发率对比

组别(n=52)成功脱机(%)VAP并发率(%)

研究组50(96.15)2(3.85)

对照组41(78.85)11(21.15)

2.2治疗后患者的PaO2、PaCO2、FEV1/FVC水平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的PaO2、PaCO2、FEV1/FV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见表2。

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PaCO2、FEV1/FVC水平对比(x-±s)

组别例数PaO2(mmHg)PaCO2(mmHg)FEV1/FVC(%)

研究组5287.48±8.5648.71±6.8978.23±5.83

对照组5279.24±7.6955.86±7.7557.34±4.55

3.讨论

肺结核表现在呼吸道中症状为胸闷、咳痰、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发展可引起呼吸道病变,引发呼吸衰竭。临床中针对肺结核引起呼吸衰竭的治疗,采用机械通气方式可有效减少肺泡的二氧化碳分压,保持肺泡内气体的正常交换[3]。本研究主要对患者采取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传统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插管时间与脱机时间较长,不利于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性的稳定呼吸。采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在肺感染控制创出现之后,采用口鼻面罩无创通气方式下的双水平NIPPV,以代替常规的气管插管通气,继续连接呼吸机械,从而减少了有创机械的通气时间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增加肺泡内的气体流动,改善患者的呼吸系统。观察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患者的机械通气的时间、成功脱机率及VAP并发率,可得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中机械通气时间(11.57±3.24)h,成功脱机率为96.15%。该结果说明在肺结核病症好转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加速恢复患者呼吸道内所受创伤,从而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提升脱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自主性稳定呼吸。

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PaCO2、FEV1/FVC水平,可得研究组的PaO2、PaCO2、FEV1/FV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该结果提示采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PaO2水平,同时降低PaCO2水平,调节肺泡内的酸碱平衡情况,从而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实现呼吸衰竭症状的缓解或消除。另外,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还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全程监测,以便及时调整呼吸机相关参数,保障机械通气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并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唐丽玲.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01):76-77.

[2]张国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严重呼吸衰竭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07):83-86.

[3]傅向东.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08):1160-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