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探究

杨荣玲

杨荣玲

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224600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各有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心肺功能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用力呼出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EVC)、正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FEV1、FEV1/FEVC、LVEF均明显较对照组高,且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优质护理干预;心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中较为常见与多发,具有较高发病率与病死率,目前临床中针对该症的治疗方法有限,因此有必要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增强患者心肺功能,改善预后[1]。本次研究将优质护理干预运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其心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观察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6:9,平均年龄(58.64±7.13)岁,平均病程(11.34±5.04)年;疾病分级:Ⅱ级18例,Ⅲ级7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9:6,平均年龄(59.17±7.64)岁,平均病程(12.06±5.13)年;疾病分级:Ⅱ级16例,Ⅲ级9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分级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前4周所有患者均无咳嗽、排痰、喘息加重、发热、针对性呼吸道症状用药改变等,排除严重心脏疾病、血糖及血压控制不满意、存在精神障碍及认知障碍者。

1.2方法

均给予两组β2受体激动剂、止咳平喘化痰、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知识、康复治疗注意事项、氧疗方法、戒烟及饮食等基本防治知识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遵照医嘱进行相应指导等。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具体实施如下:⑴设立主管护士,详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并定期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⑵从患者的临床资料出发,并充分考虑其身份、家庭背景及性格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案,以便于患者理解记忆以及运用;可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采用图片、PPT、知识讲座及动画视频等等向患者讲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同时还可邀请成功治愈患者进行现身说法;每周召开1次交流会,通过向患者体温、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等方式以增加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对患者家属进行培训,将相关护理技巧及呼吸功能锻炼要点等向其作耐心且详细讲解,以争取其能够协助护理人员的工作。⑶将腹式呼吸及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结合在一起对患者进行训练指导,以锻炼其心肺功能;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焦虑、紧张及恐惧等负性心理,并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以增强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正确认知,转变消极心态,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与表扬,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⑷鼓励并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蛋白质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饮食,并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同时适当增加鱼、鸡蛋、蔬菜、水果及谷类等食物的摄入,并增加水分的补充,保证每天饮水量应在1500ml以上,以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从而利于排痰,并嘱咐患者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养成勤漱口的良好习惯。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干预前后心肺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比,通过静态肺功能检查,测定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用力呼出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EVC)、正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者3项基本指标,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气流受限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干预前心肺功能指标如FEV1、FEV1/FEVC、LVEF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FEV1、FEV1/FEVC、LVEF均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两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中较为常见,目前针对该症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吸氧治疗,同时结合心理调适、饮食调节及加强锻炼等康复治疗,如何从护理角度出发,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以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作已成为临床研究的关注点[2-3]。优质护理干预本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除向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外,还从其实际临床资料出发,不断完善整体护理服务,对促进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通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加快患者身体康复[4-5]。本次研究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通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并结合针对性心理护理与饮食干预,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结果显示,患者FEV1、FEV1/FEVC、LVE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明显较同时期的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优质护理对于增强患者心肺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燕.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6):25-28.

[2]孙丽,黄惠雪,白雪,等.肺康复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04):434-438.

[3]胡贇皓,张炜.中医呼吸导引康复技术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02):414-417.

[4]邱亚平,王楠.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1):3073-3075.

[5]龚放华,杨燕妮,张婷.心肺康复训练对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09):1746-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