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癌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老年肺癌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张琪吴素冰李宝兰

张琪吴素冰李宝兰(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332000)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009-02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肺癌术后呼吸道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对40例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进行了系统地呼吸道护理,措施包括加强对呼吸的观察,深呼吸指导,协助排痰,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35例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术后发生肺复张不全4例,肺不张1例,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后好转出院。结论老年肺癌术后着重做好呼吸道的护理,能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平稳康复,对确保手术效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肺癌老年人术后呼吸道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胸外科住院手术的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不断升高。老年肺癌患者由于呼吸道生理特点及某些病理特点,术后更易出现呼吸道并发症,使术后恢复期延长,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死亡。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是肺癌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后应着重做好呼吸道的护理,以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平稳康复。我们对40例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进行了系统地呼吸道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5月共收治肺癌患者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65~82岁;其中鳞状上皮细胞癌25例,小细胞癌9例,腺癌6例。左肺癌10例,右肺癌30例;其中合并肺气肿5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15例;肺叶切除者33例,全肺切者7例。

2术后呼吸道护理

2.1呼吸的观察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及幅度。术后患者回房时都立即听诊两肺呼吸音,每隔3~4小时再听诊一次。当患者出现呼吸音异常、呼吸急促、胸闷、心率增快、口唇紫绀,血氧饱和度低于90%,及时报告医师处理。40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术后回病房时的呼吸音较弱,并且有哮鸣音,有10例患者术后6至8小时出现了心率加快,呼吸音异常,在患者麻醉清醒后都及时给予了刺激胸骨上窝的气管,引起咳嗽反应,帮助患者咳出气道内的痰液,经过及时的清理呼吸道,患者的心率下降至正常范围,呼吸平稳。

2.2氧气吸入肺切除术后,因肺通气量和弥散面积减少,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缺氧[1]。手术结束患者回房后应及时给予患者氧气吸入,40例患者均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30例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给予鼻塞吸氧,氧流量为3~4升/分;10例患者血氧饱和度低于95%给予高流量面罩给氧,氧流量为6~8升/分,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将鼻塞给氧改为面罩给氧或者面罩给氧改为低流量鼻塞给氧,一般吸氧2~3天,全肺切病人适当延长,然后逐渐停氧,让患者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避免突然停氧引发低氧血症。如患者血氧饱和度一直在90%以下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避免呼吸衰竭和ARDS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2]。本组20例患者因痰堵塞呼吸道血氧饱和度一度在90%以下,其中10例患者经过刺激咳嗽咳痰后血氧饱和升至95%以上,10例患者因不能很好的配合咳嗽,通过经鼻气管内吸痰后血氧饱和度升至95%以上。

2.3深呼吸指导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及时给予深呼吸指导,每2小时重复一次。深呼吸有利于肺扩张,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肺的顺应性。通过临床观察,术后及时给予深呼吸指导者比从术后第一天给予患者指导者肺扩张的时间要提前2~3天。

2.4湿化呼吸道全麻开胸病人术后因肺功能受损、呼吸道黏液分泌紊乱和清除障碍,且病人因伤口疼痛害怕咳嗽,容易形成痰液潴留,易并发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3]。我院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常规用于湿化痰液、协助排痰,是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主要措施之一。常用的湿化祛痰剂为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再根据病情酌情加入氨溴索,吸入的目的为减少黏液与支气管壁的黏着性、促进痰液的稀释和排除。方法为术后第一天开始,或者根据术后肺部听诊情况,术后当天麻醉清醒后临时给予患者超声雾化一次,一般为每天2~3次,或者根据患者的病情每8小时做一次超声雾化,避开用餐时间1~2小时,避免因刺激咽喉部引起呕吐。超声雾化前鼓励病人咳嗽、排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因为雾化后黏稠的痰液可因吸湿而膨胀,使原来部分堵塞的支气管完全被堵塞[4]。因此我们根据这40例患者痰液的情况来掌握吸入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到20分钟,雾量控制在中等,不能过大,防止吸入的间隔时间过长,痰液黏稠、排痰困难,吸入过量,超过了气管、肺对水份的清除能力导致痰液量生成过多,出现肺水肿等。40例患者均未出现肺部感染。

2.5协助排痰由于麻药抑制咳嗽反射,加上疼痛,不能有效咳嗽,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小气管功能差,常有呼吸道储留物,痰液较多需协助排痰[5]。先听诊肺部呼吸音,如有痰鸣音,手术当天全麻清醒后就协助患者排痰,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在胸骨上窝处轻轻按压至触及气管,引发咳嗽反射;能坐起来的患者给予拍背或者震动排痰。根据患者肺部情况决定排痰次数,40例患者均给予了震动排痰和拍背,震动排痰一天2次,痰液多的病人增加一次。40例病人中因5人没有在第一时间清除痰液,增加了排痰的难度,有4人出现了肺复张不全,1人出现肺不张,经过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加强震动排痰、拍背后好转。

2.6充分镇痛因术后伤口疼痛患者不敢咳嗽而影响了有效咳嗽和排痰,因此术后充分镇痛能有利于患者有效咳嗽和排痰,从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因手术本身创伤较大,而手术切口和引流管等都能引起剧烈疼痛,剧烈疼痛又能引起患者自行抑制呼吸和咳嗽,因此,我们给予患者术后48小时镇痛泵连续镇痛,再根据患者疼痛情况酌情增加镇痛药物肌肉注射,如强痛定注射液或着哌替啶注射液,以减少手术切口疼痛,利于患者痰液的咳出。

2.7夜间呼吸道的管理由于夜间老年患者常受自主神经功能失衡;昼夜温差与呼吸道热量、水分的丢失,24小时用药不均匀分布,纤毛运动减弱和呼吸道廓清除率降低这几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痰液浓缩,加之切口疼痛,排痰不利,分泌物聚集而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的并发症[6],因此夜间我们应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根据听诊患者肺部的情况,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前提下,增加超声雾化1到2次,增加震动排痰1到2次,先做超声雾化,再做震动排痰,最后再给患者拍背,协助其咳嗽咳痰,如还不能咳出痰液就给予患者气管内吸痰。40例患者均能很好的配合,其中5例患者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比2009年10月前做手术的患者呼吸道情况要好得多。由于2009年10月之前的手术患者没有特别注重夜间呼吸道的管理,有一小部分患者呼吸道通畅的时间较晚,发生了肺部感染。

2.8心理护理因老年人术前身体就比较虚弱,对手术的耐受程度较差,手术后身体就更虚弱,再加上对疾病的疑虑、恐惧等心理因素,往往精神高度紧张,害怕活动和咳嗽时引起的刀口疼痛,此时我们给予患者充分的安慰和鼓励,讲明咳嗽排痰的重要性及正确的方法,消除顾虑。

2.9健康教育老年肺癌手术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配合知识往往缺乏,住院期间信息来源主要由医护人员提供,所以,护理人员做到:术后反复强调咳嗽排痰的作用及重要性,重复示范有效咳嗽的方法,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自我责任感[7]。当患者经过我们护理人员的安慰和鼓励,咳出痰液后,病人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改善后,患者会很配合的咳嗽、排痰。

3结果

40例患者中35例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术后发生肺复张不全4例,肺不张1例,都经及时有效地治疗和护理后,好转出院。住院时间10~24天,平均住院12±1.4天;住院天数比2009年10月前没有经过呼吸道系统护理的病人缩短了3~5天。

4体会

4.1加强老年患者术后呼吸道的管理和健康教育,可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如减轻患者术后排痰困难和术后切口疼痛,从而达到增加肺通气量,改善缺氧,可预防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的目的。本组40例患者,未发生肺部感染;虽发生肺复张不全4例,肺不张1例,发生率为12.5%,低于新医学学刊文献报道。

4.2正确指导患者术后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能及时有效地的帮助患者排出呼吸道的痰液,特别是不能很好配合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患者吸痰排出痰液,通过指导其正确有效的咳嗽、排痰的方法,一来能增加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减少疼痛,二来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呼吸道的感染。

4.3加强术后患者夜间呼吸道的管理,能有效地降低术后肺部感染。通过加强对夜间呼吸道的观察,增加超声雾化,震动排痰或者气管内吸痰的次数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由于夜间自主神经功能失衡,昼夜温差与呼吸道热量、水份的丢失;纤毛运动减弱和呼吸道廓清除率降低等这几种因素的影响。本组40例患者无一例发生肺部感染和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现象。

参考文献

[1]周琨,王丽娟,赵秋月,等.肺癌术后复发患者再次行余肺切除术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58760.

[2]金玉琴.50例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天津护理,2008,16(1):24.

[3]王建荣,张黎明,魏畅,等.不同雾化吸入方案对肺切除病人术后痰液黏弹性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00503.

[4]叶向柳.肺癌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医学文选,2005,24(6):965966.

[5]刘清芳.肺癌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新医学学刊,2008,5(11):20662067.

[6]周雁荣.胸外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夜间呼吸道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2122.

[7]汪滢莉,梁继娟,周丽华,等.影响老年肺癌术后病人有效咳嗽的原因及对策.现代临床护理,2007,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