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余学娇

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安全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土建监测的效率,有效地防止了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地铁工程的安全稳定施工,为地铁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前言

目前,我国获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城市已达43个,规划总里程约8600km,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将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建设高峰时期。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建在地质条件复杂,管道密集的市区地下,并且周边建筑物、桥梁、道路较多,大大增加了轨道交通建设风险。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土建施工安全监控成为保障地铁工程建设质量、建设安全及保护沿线建筑环境的重要手段。

1影响地铁施工安全的因素

1.1环境因素

分析在进行地铁施工的过程中,其很容易受到诸多的限制性条件的影响,比如恶劣的天气情况的影响等,这些影响因素将会给施工建设的进度起到很大的阻碍,而且如果在样不佳的天气环境下仍旧继续施工那么就会给施工的安全带来诸多的问题,甚至使得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影响,在遭遇恶劣天气的情况下,会增加涌砂、塌方亦或是渗漏的现象发生的几率,总之,这样的情况不仅会对地铁的施工进程起到阻碍的作用,还会使得地铁施工附近的人们群众的财产安全受到影响。

1.2人为要素

1.2.1设计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缺乏风险观念和意识,导致在设计中产生较大的误差,设计方案不合理。

1.2.2现场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在现场施工操作中,操作的方法不当、没有使用良好的防护用具、安全质量的观念差、存在违章施工的现象。

1.2.3现场管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体现在现场管理人员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劳动分配不合理、没有制定完善的施工操作流程和规范,没有严格践行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因此埋下了安全隐患。

1.3材料要素

材料对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材料的状态、适用性等。材料的状态因素包括材料在整理、存储时有漏洞,材料的适用性因素是指材料在设计时出现失误。

1.4机械要素

机械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机械的状态、适用性等。机械的状态主要包括机械设备不良,零部件老化、机械设备的维护不当等因素;机械的适用性是指机械的强度不合格,因此机械设备不能在正常的状态下运行。

2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监控要点

2.1探明地质情况

在对地铁工程建设进行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路线设计,而设计人员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全面考虑问题,不仅要考虑地铁工程建设的质量,还要充分考虑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投入运行后的安全性,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做好对建设现场的勘测工作,对地铁路线所经过的地方进行详细的地质检测,确保地质符合地铁工程建设要求。

2.2强化监理单位的监督与巡查

与施工单位一样,监理单位的参与贯穿于整个地铁建设施工过程,要重视对每一个过程的监督。而对于监理部门来说,一定要安排经验、资质较高的监理工作者来进行地铁工程建设的监理;此外,还要强化现场日常巡视,就地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实施已解决发现的问题,如遇情况比较严重的话,监理单位必须要将实际情况如实上报给地铁工程建设企业。

2.3开发地铁施工安全监控与预警决策信息系统

一,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预警以及监管机制,对建设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对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际监控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展开问题分析,并将问题以主动推送的方式及时推送给相关负责人。二,建立远程监督及考核管理机制,监管系统需要将建设单位、检测单位、监理单位以及设计单位等有关部门联系到一起,使他们能够互相沟通与交流,把所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信息数据全部上传到系统平台上,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让相关单位能够根据其他部门提供的信息数据来对工程实施建设,能够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效果。三,建立便携式移动信息交流平台,让相关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来实现对地铁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更加便捷,从而提高安全风险控制效率。四,实现盾构实时数据管理。系统利用收集到的盾构掘进参数等信息,进行时间统计、单环数据、多环数据、材料消耗等实时和历史信息分析。通过系统信息分析处理,为下一阶段的盾构推进提供合理、科学的掘进参数,也为其它类似地质的盾构掘进提供参考依据。五,实现试验检测闭环管理。增加试验检测模块,以实现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试验检测的全过程控制,确保全线施工质量,以利于打造精品工程。福州地铁目前采用RFID技术全程追踪混凝土试件的见证取样和送检情况,确保混凝土试件的真实性和检测报告的有效性,落实责任制,动态跟踪质量处理过程,从而提高地铁的混凝土质量水平。

2.4强化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要想使地铁工程建设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地铁工程建设企业必须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定期对他们进行安全生产技术以及相关操作规范培训,使他们掌握最先进、最科学的地铁安全施工技术,并使他们的安全意识能够提升,确保工程建设中能够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并上报给安全管理人员,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此外,还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监测体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采用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实时监督,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的存在并予以解决。同时,还应当建立责任制度及奖罚制度,增强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使地铁工程建设能够高安全、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施工。

2.5加强施工环节安全检测

只有加强对施工环节的安全检测,才能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地铁施工的安全事故的抽查和定期检测,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的检查方式,即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通过这样的方式,督促施工环节达标。一旦出现施工环节不达标的情况,就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一经查出,严肃处理,同时,也要加强对施工劳动保护的检查工作,一经发现没有有效做好劳动保护的施工方和个人,就要对其行为严厉查处。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地铁施工达标率。

2.6安全风险管控信息化措施

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根据地铁工程施工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管控系统,体现出安全风险管控的信息化,提升管控效率,及时发现风险,并对风险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管理人员必须要对其安全风险有足够的判断,并加强对施工安全检查工作。对工作人员要加强有效的安全意识教育,减少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随着整个工程的不断推进,所面临的现实情况也在不断变化。为了提高综合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着重从信息互联、安全系统建立与移动智能运营系统构建等方面入手,提高综合监控系统的整体性能,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更高层应用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磊.综合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5,12(01):50~51.

[2]王建文,唐敏.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7(06):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