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及护理体会

刘莎

刘莎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患肢功能锻炼与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选取4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25例,对照组2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患肢功能锻炼及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好;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预防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乳腺癌;功能锻炼;护理

乳腺癌为临床较为高发恶性肿瘤,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及生活方式改变,该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女性健康及生命安全产生较大影响[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较有效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存活率。但临床观察发现,该手术后,患者易出现患侧上肢活动功能障碍,同时与心理问题,并发症问题相互作用,严重影响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本研究对两组患者护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患肢功能锻炼与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选取4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25例,年龄33-57岁,平均(46.2±3.4)岁,TNM分期:157例为Ⅰ期,68例为Ⅱ期,患侧:103例为右侧,115例为左侧,7例为双侧。对照组225例,年龄35-58岁,平均(45.9±3.6)岁,TNM分期:152例为Ⅰ期,73例为Ⅱ期,患侧:105例为右侧,112例为左侧,8例为双侧。纳入标准:无手术禁忌征患者;术前无活动障碍患者;与本研究配合者;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术后行放化疗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给予一般心理干预、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对患者行患肢功能锻炼,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具体方法为:

1.2.1患肢功能锻炼:

患者患肢功能训练需遵循循序渐进,有计划过渡原则进行,在术后1-2d,患者行床上被动训练,护理人员辅助患者完成关节屈伸、回旋及握拳动作,以减少疤痕挛缩对患肢功能造成的影响,10min/次,3次/d;在第3-4d,患者一定恢复后,可增加活动范围,主要为区肘动作。第5d,练习患侧手掌摸对侧肩部以及同侧耳廓。术后第7d,可指导患者行肩部活动,术后第9-12d,可以适当将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加,将患肢逐渐抬高,并可做手指爬墙运动。在术后第14d,指导患者将患侧手掌在颈后放置,开始为低头位,逐渐变换为抬头挺胸位,并继续对上肢旋转活动进行练习。活动后,对情况详细记录,了解自己的锻炼情况。将患侧功能锻炼到与健侧相近时,可以逐渐减少锻炼次数,但是也需要每日作肩臂功能锻炼[2]。对于伤口存在积水或恢复效果较差患者,严禁进行肘关节以上相关锻炼。

1.2.2综合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手术后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均会产生不同程度不良情绪。需要主动关心与安慰患者,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规律生活作息。向患者多讲诉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消除恐惧感,积极与临床配合,提高治疗信心[3]。指导家属多鼓励、关心患者,家庭需要为患者建立宣泄的平台。护理人员也需要多关心患者,适当给予家属心理疏导,告知家属正确的关心,了解患者心理特点,创造良好的氛围。

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可多进食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与蛋白质,增强机体免疫力。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营养为主,帮助患者建立起健康的生活规律。帮助患者戒烟、戒酒。保持合理的膳食平衡,每日限制热量摄入,以免增加机体负担。每日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可以降低癌症复发率。

并发症护理:由于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因此造成血液循环不畅,护理人员需对患肢进行按摩,同时对恢复较好患者进行自我按压指导,防治淋巴水肿等并发症发生[4]。

出院指导:术后一个月内需要作一次化疗,完成后,告知患者3周化疗一次,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不同的化疗方案,其次数也会有明显差异。完成化疗后,一般3个月复诊一次,6个月后需要6个月复诊一次,今后为每年复诊一次。告知患者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患者前屈、外展、后伸、外旋角度越大,功能恢复越好,并记录两组患者上肢并发症发生情况,作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所得数据,在SPSS19.0软件中录入,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观察组患肢功能恢复效果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好,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对比(±s,°)

3.讨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综合护理除一般护理外,还包括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康复锻炼等,且患肢功能的恢复是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锻炼的方法也应根据康复的不同程度进行调整,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优,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果同相关文献报道一致[6]。综上所述,对于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及功能锻炼,效果确切,可明显对患者患肢功能进行恢复,同时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罗燕群,陈妹宜,何媛连等.乳腺癌病人术后早期患肢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2,10(16):1494-1495.

[2]吴美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心理及患肢功能康复的护理[J].河北医药,2012,34(7):1100-1101.

[3]侯文霞,孟庆慧,齐欣泰等.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12,44(2):134-136.

[4]俞美善,周杰.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综合护理对患肢功能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11):361-362.

[5]张雪英.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护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4,17(35):7974-7974.

[6]周丽.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