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士职业道德标准与心理健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浅谈护士职业道德标准与心理健康

王聪垢建华

王聪垢建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体检中心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3-073-02

【摘要】通过对护士职业道德素质与意识的培养来加强自身心理耐受力的培养和积累训练,提高心理防卫能力。

【关键词】职业道德心理健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护理科学发展突飞猛进,人们对当代护士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一名专业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好坏、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防病、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影响着护患关系和社会文明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求专业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高尚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才无愧于这一崇高的职业。

1热爱护理,甘于奉献

热爱护理职业,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不谋私利、不辞辛苦、不畏风险,千方百计为患者解决病痛,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护士每天只身面对形形色色的病痛和生死离别的场景,经常处于抢救应急状态或参与身心高度紧张的抢救工作,在这样一个充满诸多职业应激源的环境中,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的产生都是不可避免的,极易导致身体疲劳,加重心理负荷,削弱自制力[1]。护士要把维护患者生命、增进人类健康作为崇高职责;遇到危重患者,尽力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抢救时机。发扬南丁格尔精神,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科学施护,技术精湛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赢得社会的理解和认可。社会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活动,人对社会环境刺激的心理反应是有意识的、主动的。由此说明,护士只有正确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自尊自爱,自强不息,不断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特别是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学习,既有助于自我调节与善解人意,又可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评价能力,促进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个性心理品质的修养,本着“求真、求实、求好”的服务宗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赢得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坚定职业信念。

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重“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和“四新”:新业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学习,不断更新丰富知识结构,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做好护理工作。

3视患如亲,温馨周全

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重患者平等就医的权利。任何情况下不得用任何手段轻视和侮辱患者,对患者充满信心、热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视同亲人,切记不可将自己的情绪与不满带入工作中。

4医护协作,严谨规范

护士应理智地、忠实地执行医嘱,在医护人员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同志式的关系,加强医护之间沟通交流和配合。积极创造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适时合理地释放不良情绪。护士要善于、乐于与人交流,并主动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工作生活环境及健康的心理环境,要善解人意,以真诚、宽容、尊重、友爱的态度对待病人、同事、亲友,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当遇到挫折、不愉快时,应采取恰当的方式,选择适宜的对象,适时合理地释放不良情绪,取得理解与心理支持,以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5慎独守密,诚信为先

以诚实守信为基本准则,对工作求真务实、恪守职责,维护患者利益,单独进行护理操作时,无论有无监督,不做有损于患者利益之事。尊重患者生命价值和人格,实行保护性医疗,为病人保守医密。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保持病案材料、统计资料的原始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6仪表端庄,举止稳健

仪容自然端庄,衣着整洁协调,工作岗位穿职业装,佩戴胸牌规范。举止稳健、言行得体、态度谦和、精神饱满。与他人交往中,文明礼貌、热情大方,使用文明用语和普通话。

7护士怎样自我维护心理健康

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境:首先,护士应正确认识自己、人生和社会,找准自己在社会、工作群体中的位置,客观地评价和接受现实中的自我。其二,适时调节好自己的心理需要,实现自我层次需要时,应选择适当的目标,不做好高骛远、自不量力之事,正确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才能保持心理上的自我平衡。其三,注重培养豁达稳定、积极进取的性格,努力充当乐观情绪的使者,自觉营造并维护生活、工作环境愉悦的心理氛围。

加强自身心理耐受力的培养和积累训练,提高心理防卫能力。平素多参加实践活动进行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心理压力训练,培养提高自己对事物的洞察力和正确判断力,掌握并积累在各种情况下稳定情绪和克服心理压力的经验,提高自控力及心理防卫能力,并根据自己的心理和生活周期特点,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控平衡[2]。学会休闲。合理安排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和时间,丰富业余生活。可通过探亲访友、朋友聚会、体育运动以及旅游等娱乐活动或者是一些社会性活动,藉此既可陶冶情操又可愉悦身心,劳逸结合,增长知识,获得健康好时光。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34-35.

[2]姚爱群,胡娟,何淑燕.护理纠纷后护士的心理调查及对策.现代护理,2001,7(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