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美,搞活高校政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3

寓教于美,搞活高校政治教学

张波

张波

[摘要]高校政治教学,强调理论,重概括性,语言缺乏形象性趣味性,不易吸引学生兴趣,课堂沉闷单调,教学效果不佳,为搞活高校政治教学,有意识尝试把政治课当作艺术,传授政治课知识的过程,也是欣赏艺术美的过程。

[关键词]美;高校;政治

席勒说过:“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1],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就是通过美的言辞、美的理性、美的结构,揭示新思想、新学科的科学性、真理性,使之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使受教育者在陶冶过程中净化心灵,培养理想的人格。如我在讲授秦刚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想方设法挖掘美来欣赏,让理论性语言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以名言开头,显示语言美。

首先,我以《少年中国说》内容作为引子来开场白,我说戊戌变法代表人物梁启超曾在文章中写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2]在文章中提到“富强、独立、自由和进步”是仁人志士在近代100年来追求的梦想。这就引出对近代中国的屈辱的历史回顾,接着板书:近代中国人民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相辅相成的,那么这两个任务又是怎样去完成,谁是领导者,又靠什么力量去完成的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历览中国的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如: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汉之交,政出豪门,权力世袭,出于一种对政治地位不平等发出呐喊;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宗教迷信的口号号召人民造反;宋王小波、李顺起义“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观点,开全世界政治理论中平均主义先河;宋末种相、杨幺起义:“等贵贱,均贫富”,要求政治平等,物质享受相同;明末起义:“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提出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均的口号等等。口号象一面旗帜,引导饥寒交迫的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农民起义目的非常明确,既要求享受平等的政治待遇,又要求得到同等的物质利益。虽然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当时的黑暗统治,但起义无一例外都被镇压下去。究其原因:缺乏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历史已经明证,实践需要理论作指导,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实践,科学理论能指导成就伟大的实践,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同样中华民族想屹立于世界之林,从事伟大实践,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离不开科学理论指导。

无论是农民起义、开明士绅的改良维新、先进知识分子传播西方学说,还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不可能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小组在中国遍地开花,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无产阶级作为新的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诞生。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任务,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指引下胜利完成的,并形成重要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而作为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第二历史任务,巨大的重担落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身上。邓小平立足现实,坚持社会主义;立足时代,坚持改革开放;立足国情,坚持中国特色。

二、挖掘内涵,折射思想美。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人民翻身解放,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在进行社会主义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等三大改造之后,取得新民主主义胜利,建立基本社会主义制度,就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有自己的明确的思路:以苏联为鉴,但不走苏联的弯路。对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政策进行初步探索:政治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制度;在经济上: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计划经济;在文化上,坚持“双百方针”;在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和反对霸权主义等。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著作中体现出这种思想。

由于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口众多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也是伟大的创举,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资借鉴,再加上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具有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对中国社会光明前途充满信心,如“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显示其豪迈的革命激情。同时建国初期,在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学成回国后,在较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了两弹一星,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大涨中国人民的志气,极大地增强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无形增强了人们自力更生的雄心壮志,也潜意识地膨胀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科技的卫星胜利腾空,而农业生产也随之而来,也要放卫星,提高产量,出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毛泽东受群众热情的感染,错误地估计形势,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导致生产“大跃进”。

由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受思想的局限:一方面没有明确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一则认为社会主义处于暂短时期,可以超越这个阶段,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出现急躁冒进的极左路线,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二则又把社会主义看作是过渡时期,导致他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偏离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他的探索始终贯穿“革命思维”和“斗争思维”,致使出现“右倾扩大化”、“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由于毛泽东存在这两个方面的局限,没能认识中国建设的发展前途和趋势。

邓小平通过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拒绝走过的老路,否定社会主义歪路,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正处于长期处于的初级阶段,而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以改革和发展思维代替革命和斗争思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其最重要的内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拓者,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给予一个明确的答复。

而以江泽民为代表的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针对时代变化,任务变化,对于执政党坚持依法治党从严治党。即治国必须治党,治党必须从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政治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思路,扩大了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视野、则增添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等三个理论成果一脉相承,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遵循规律的发展,体现出“美”,折射出理论的“美”的光芒。

三、理清思路脉络,揭示结构逻辑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其思路清晰,脉络井然,三个组成部分环环相扣,逻辑性强,体现逻辑美。

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找准立足点。曹操之所以写出《观沧海》这脍炙人口的壮丽篇章,在于他找到一个恰当的立足点,即碣石,他站在碣石山上,极目远眺:那海水浩荡、山岛高耸、草木郁葱、秋风悲凉、海浪翻腾等一览无余,美不胜收。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壮丽事业,必须找准立足点,这立足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弄清阶段,才能立足现实、立足国情,正确提出现阶段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关键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其次要清楚“路在何方?”,即必须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的思路就是改变“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然后在此基础上,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四个方面的建设,分别体现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的“四位一体”的格局。再次,勾画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即战略规划,这规划是高屋建瓴、气势恢宏。主要是:坚持政治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等,对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再次,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的途径是改革开放,改革就是要打破僵化半僵化的模式;开放就是破除封闭半封闭的状态。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项伟大的历史变革,同时也是必然的选择。

而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论、道路论、战略论、动力论显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要求,具体内容是围绕总体要求进行全面展开,如:经济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政治上:坚持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和坚持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即民主;文化上: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发展具有民族和时代特色的多样化文化;社会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国防军队:坚持军队的“三化”:即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三个坚持”:坚持人民军队宗旨、坚持科技强军、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同时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以党的为领导核心,实现强国富民等,总体而言,体现出来是一种总—分结构的逻辑美。

四、追根溯源,探索孕育理论的环境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诞生,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孕育出这种理论,滋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呵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长。

(一)理论环境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学说的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而中国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发展趋势;而社会主义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原则。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人类社会主义历史,论证了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探索了实现社会主义道路、途径。

(二)历史环境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借鉴苏联和一系列其他社会主义的兴盛成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逐渐形成。苏联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理论建设,进行初步探索:大力发展生产力、实行计划经济、提倡民主经济;斯大林在位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也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一体制有利于恢复生产、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弊端在于导致“肃反扩大化”、“波匈事件”。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改革,由于改革没有把握问题的实质,出现改向,如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国家由多变少,社会主义运动陷入困境,甚至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改旗易帜走上了歧途。而邓小平立足现实,坚持社会主义;立足时代,坚持改革;立足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不走没有前途的老路,也不走使历史倒退的邪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由于历史条件(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不同,社会主义具有不同的特点,没有固定的模式,体现多样化的统一。

(三)实践环境美。主要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既推动了党的理论创新,又检验已有的理论。十一届三中全,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新进程。改革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在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破除人民公社体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农村经济变化,农民自主性增强,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开辟农村城镇化的新道路;改革由农村发展城市,城市改革的重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严重排斥市场,导致企业失去活力、动力。从经济领域改革扩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与此同时,开放:在国内由经济特区到沿海城市再到内陆边境、沿江城市、省会城市;在国外既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又要对发展中国家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改革和建设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

(四)时代环境美。冷战结束后,由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操纵世界秩序的局面被打破,政治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合作、社会要发展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在经济文化与合作,增强世界性交往,经济相互依存,冲淡、超越了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差异,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利益已经成为发展国家关系主导因素;科技发展的高速化,促进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以科技和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成为决定国家强弱以及前途命运关键因素;思想文化激荡化:不同文化既相互吸引、交融,渗透又相互排斥、斗争、抵御,各民族思想文化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吸纳先进文化,发展完善自己,但也反对腐朽、落后文化渗透,增强中华文化应对外来文化冲击和挑战……面对世界形势的复杂变化,邓小平审视时代变化、观察世界发展,提出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注:

[1]德·席勒《美育书简》【M】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司1984年9月版.

[2]梁启超《饮冰室文集》【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年7月版

[3]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467页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

邮编:467000

(责任编辑董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