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王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王玺

王玺1汪军2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公路交通节能环保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安徽合肥230088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创新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在此过程中有效融合可拓思维模式能够使其更好地满足现代建筑行业具体需求。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拓思维模式

1建筑设计创新原则

1.1可行性原则

相对于以往建筑设计工作而言,在进行建筑设计创新时,必须严格遵守不同地区所具有的特殊条件和限制性因素,如果完全基于理论模式展开相关工作,不仅不能对其作业成绩进行有效保证,同时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创新工作时,必须做到严格遵守可行性原则,在选择设计方法和手段时需要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同时在进行建筑设计创新作业时,需要对社会存在的部分特殊需求进行深入考虑,例如在设计民用建筑时,需要在设计体系内纳入老年人保护手段,确保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1.2可持续原则

就客观角度而言,创新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建筑综合水平的有效提升,促使其实现更为丰富的设计体系。但是,建筑设计创新工作在短期内并不能取得直接成绩,需要坚持长期发展,在这种状况下,实施建筑设计创新过程中必须有效落实可持续原则。在进行设计工作过程中,不同于常规形态的建筑在短期内可以迅速占据市场,但是就长远目标而言,该类建筑对空间资源应用和城市规划工作会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同时需要消耗大量原料,不能满足现代建筑行业发展需求,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其外形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建筑能够符合大众审美,避免对其他领域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在选择建筑设计材料时,需要确保其环保性,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需要确保合理掌握各项资源,确保在实现环保性能和降低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地方建筑发展。

2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的内涵

建筑创新设计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筑创新设计就是建筑设计人员能够按照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创新性设计,在满足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满足客户在其他方面的需求,如建筑的外观、人文特色、节能环保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创新设计逐渐成为一种流行与时尚。建筑设计在兼具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同时,还要具有时尚性和人文气息,在具有城市发展特点的同时还要符合节能环保的主题。可拓学是一种致力于分析现实世界的问题并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科,是一种类似于数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横断学科。可拓思维主要来源于可拓学,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在解决一些思维矛盾问题时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且帮助设计人员进行创新设计工作。一般情况下,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主要依赖于自身的灵感,一旦灵感缺乏,很难进行设计创新。因此,很多时候设计者比较依赖于传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依靠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因此,考虑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可拓思维。将可拓思维应用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菱形思维、逆向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等相关思维模式在现有思维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全新的构建与创新,有利于激发设计者的创新思维,引导相关人员进行建筑设计创新。

3可拓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

3.1菱形思维模式

菱形思维模式的主要方式是先分散、后收敛,也就是对分散与收敛的有效整合,更多是强调一种循环和多级性。目前,这个模式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首先,分散。思维的分散是一个根据原来的思维中心进行拓展再扩展的过程,通过各种思维的发散实现设计创新思维的扩散,找到很多设计的点,进行整合。其次,收敛。菱形思维的收敛过程是对发散思维的一个整合与调节的过程。根据相容性、优劣性、真假性以及可行性等多方面进行判断与分析,最后将分析筛选后的资源进行整合,进入创新设计的第二个步骤。这就是菱形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上的主要应用过程。总体上是对资源的一次整合利用,是具有一定思维步骤的整合,菱形思维能够将一些设计创新中的不足和虚假的条件进行筛选排除,打开设计思路,促进建筑设计的不断优化和创新。

3.2逆向思维模式

逆向思维模式,就是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使用反方向的思维进行创新探索,与人们正常看待事物的方向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往往能够找到一些独特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然后进行创新设计。但是,要利用逆向思维模式进行建筑设计,首先要求设计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能够正确使用逆向思维的逻辑,打破传统思维的枷锁,否则只会陷入一个思维混乱的怪圈。现阶段,逆向思维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较多,但是更多的是利用逆向思维进行思维的扩展与思考,并将逆向思维的结果与传统思维进行对比参考,而不是直接利用逆向思维进行建筑设计。可拓思维模式在逆向思维模式上应用相对具有一定的形式化,对此在可拓思维模式中逆向思维形式有着要的作用。

3.3共轭思维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可拓性思维非常重视2种不同事物之间的转换,更多的是表现在对事物虚实和硬软件方面的控制,而共轭思维主要重视事物的个性化发展以及事物分析中对于事物个性化可拓性的理解与创新。共轭思维是一种比较重视逻辑思维的模式,与可拓性思维是比较相似的模式,这2种模式之间的学习与转换能够详细地分析出事物内部的构造建设,然后清晰地找到设计发展的目标。可拓性思维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中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是可拓性思维的一个薄弱点,建筑设计中有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需要利用共轭思维来进行解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如果遇见了一些麻烦与困难,可以利用传导思维进行思考与梳理,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然后利用这种思维模式进行整个建筑设计的规划与设计。例如,利用共轭思维的模式进行一个大型体育馆的设计时,因为体育馆设计需要保证体育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要具有和谐性,同时,要有体育馆的特色,因此,设计时,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4传导思维模式

人的思维受限于大脑,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主要工具,即一个人的行为主要受他的大脑和思维的限制,因此,也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行为判断他的思维能力,这就是传导思维模式的主要原理。传导思维模式与传统的思维模式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也是传导思维模式所具有的局限性,但是传导思维模式还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经验的作用,能够将一些经验与数据提供给设计者,帮助设计者更快地了解建筑设计的主要构造,然后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发挥影响力,例如,在现代铁路隧道建设中,传导思维可以发挥其思维作用,让施工队意识到那些废弃的石料石块可以用来建豆砂石厂,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传导思维的一个主要作用。

4结论

总而言之,可拓思维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应用中能够发发挥很好的作用,菱形思维模式、逆向思维模式、共轭思维模式和传导思维模式都能够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发挥作用,而且能够推动思维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可拓思维有助于建筑设计人员开拓思路,进行创新,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忠.建筑设计创新中可拓思维模式的运用解析[J].居业,2017(12):50+52.

[2]江五英.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建材与装饰,2017(50):106-107.

[3]任永虎.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J].建材与装饰,2017(48):112-113.

[4]高京龙.可拓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9):25-26.